資源簡介 專題大招2 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解法大招1 十字相乘法十字相乘法實際是因式分解法的一種.下面用例題 講解怎么使用十字相乘法.將從左到右各項標為A=a ,B=3a,C=-4.(1)將A 項進行拆解,就例題來說,A項的拆解過程比較簡單,只要拆解為a·a;(2)接下來拆解C項,此例題C項為—4,可拆解為—1×4、—2×2和—4×1這三種情況,碰到這種情況,至于要取哪種拆解結果,就要看接下來的計算結果,看哪種結果符合我們的拆解要求;(3)這個步驟是十字相乘法的核心,十字相乘法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因為這個步驟,我們需要將在第1,第 2步驟的拆解結果進行十字相乘再相加,看計算結果哪個恰好等于 B 項,那么這個拆解結果就是我們想要的拆解情況.本例題我們所要的拆解情況就是A項為a·a,C項為-1×4.如圖,(4)將我們得到的數據帶回到原方程中,這道題我們可以得到(a+4)(a-1)=0,由此即可得到方程的解.注意事項:十字相乘法熟練使用,對于數值比較小的題目,其速度優勢會很明顯,換句話說,當碰到數值很大的數據,并不建議使用這個方法,最好使用公式法.從考試中看,十字相乘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必要掌握方法,基本都會設置使用該方法的題目,所以很有必要掌握此種方法.1.利用十字相乘法解方程:(1)(2025·河南駐馬店期末)(2)(2025·廣東梅州樂昌期末))2.利用十字相乘法解方程:(1)(2025·湖北咸寧赤壁期中(2)(2025·海南瓊中期中大招2 換元法解數學題時,把某個式子看成一個整體,用一個變量去代替它,從而使問題得到簡化,這叫換元法.換元的實質是轉化,關鍵是構造元和設元,理論依據是等量代換,目的是變換研究對象,將問題移至新對象的知識背景中去研究,從而使非標準型問題標準化、復雜問題簡單化.我們常用的是整體換元法,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當某個代數式幾次出現時,用一個字母來代替它從而簡化問題,當然有時候要通過變形才能發現.把一些形式復雜的方程通過換元的方法變成一元二次方程,從而達到降次的目的.3.(2025·河南南陽南召期中)閱讀下列材料:整體思想是數學解題中常見的一種思想方法.下面是某同學對多項式 進行因式分解的過程:解:設原式=y(y+2)+1(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問題:(1)該同學沒有完成因式分解,請你直接寫出最后的結果 ;(2)請你結合以上的思想方法對多項式 進行因式分解;(3)若( 求 y 的值.4.(2025·山東濟寧梁山期中)閱讀下列材料:解方程: 這是一個一元四次方程,根據該方程的特點,它的解法通常是:設 那么 于是原方程可變為解這個方程得當y=1時,當y=5時,所以原方程有四個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利用換元法達到降次的目的,體現了轉化的數學思想.(1)解方程( 時,若設 則原方程可轉化為 ;(2)若( 則 ;(3)參照上面解題的思想方法解方程:專題大招2 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解法1.(1)x -2x-3=0,∴(x-3)(x+1)=0,∴x-3=0或x+1=0,解得(2)x -2x-15=0,∴(x-5)(x+3)=0,∴x-5=0或x+3=0,解得2.(1)3x -5x-2=0,∴(x-2)(3x+1)=0,∴x-2=0或3x+1=0,解得(2)2x -7x+5=0,∴(2x-5)(x-1)=0,∴2x-5=0,x-1=0,解得3.(1)(x+1) [解析]由題知(2)令 ,則原式=(3)令 則由 得(m+1)(m-1)=63,解得m=±8.因為 所以m=8,則(2)4 [解析]設 則原方程可變為t(t-1)=12,解得t =4,t =-3(舍去),設 則 原方程變形為∴y -4y+4=0,∴(y-2) =0,解得去分母,得解得經檢驗 和 是上述分式方程的根,∴原方程的解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