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單元分數乘法檢測卷(難題篇)-2025-2026學年數學六年級上冊人教版一、選擇題1.某市民廣場面積約40000平方米,把面積縮小到它的,縮小后的面積相當于( )的面積。A.一張課桌 B.一間教室 C.一個操場 D.一本課本2.如圖關于每幅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3.甲乙兩根繩子一樣長,甲繩剪掉,乙繩剪掉米,則剩下的部分( )。A.甲繩長 B.乙繩長 C.一樣長 D.無法比較4.如圖所示,大三角形由幾個大小一樣的底角為60°的等腰梯形和一個小三角形組成,則陰影部分的面積占大等邊三角形面積的( )。A. B. C. D.5.我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有“米谷粒分”題:糧倉開倉收糧,有人送來米1534石,驗得米內夾谷,抽樣取米一把,數得254粒內夾谷28粒,這批米內夾谷約為( )。(石為古代記數單位)A.134石 B.169石 C.338石 D.238石6.、、都是非0自然數,,下面排序正確的是( )。A. B.C. D.二、填空題7.4個相加的和是( ),噸的是( )噸。8.李師傅需要把2.4米長的圓木平均截成6段,每一段長米,占全長的;如果每截一段需要分鐘,截完這些圓木一共要( )分鐘。9.一本書120頁,第一天看了全書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又5頁,第三天應從第( )頁看起。10.一個乒乓球從50米高的地方下落,每次彈起的高度是下落時高度的,這個乒乓球第三次下落時的高度是( )米。11.一個足球的價格是150元,一個排球的價格是一個足球的,一個排球( )元。一個籃球的價格是一個排球的,一個籃球( )元。12.某創客社團最近舉辦了“傳承工匠精神,解密非遺風采”的魯班鎖主題活動。在魯班鎖速解比賽中,小天用時分,小力用時分,小強用時84秒,( )最快。三、判斷題13.5kg的與1kg的相等。( )14.一個數乘一個假分數,積一定比原數大。( )15.一件牛奶先降價,再提價,牛奶的價格沒變。( )16.明明在計算時,錯看成了,得到的結果會比正確的結果少6。( )17.一堆煤分兩次運走,第一次運走,第二次運走噸,兩次相比,第二次運走的多。( )四、計算題18.直接寫出得數。 19.計算,能簡算的要簡算。 20.看圖列式計算。五、解答題21.服裝廠今年計劃加工6000套童裝,第一季度完成計劃的,第二季度加工的童裝是第一季度的。第二季度加工多少套童裝?22.五(1)班42名學生參加學校舉行的“數學文化節”活動。其中的學生參加數獨游戲,的學生參加“24點”游戲,的學生參加七巧板游戲,其余的學生擔任文化節的工作人員。(1)該班擔任文化節工作人員的學生有多少人?(2)請你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解答。23.某社區組織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其中廚余垃圾占垃圾總量的,可回收垃圾占垃圾總量的,若該社區一天產生的垃圾總量為30噸,產生的可回收垃圾有多少噸?24.甲、乙兩個水杯,甲杯里有水1千克,乙杯是空的,第一次將甲杯里的水的倒入乙杯里,第二次將乙杯里的水的倒回到甲杯里,第三次將甲杯里的水的倒入乙杯里,第四次將乙杯里的水的倒回甲杯里,照這樣來回倒下去,一直倒了2000次之后,甲杯里還有水多少千克?25.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甜甜最近在看《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共450頁,她第一天看了全書的,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了多少頁?《第1單元分數乘法檢測卷(難題篇)-2025-2026學年數學六年級上冊人教版》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答案 A C D D B A1.A【分析】縮小后的面積=市民廣場原來的面積×,計算可知,縮小后的面積是0.4平方米,聯系生活實際可知,一間教室和一個操場的面積相對較大,用0.4平方米表示它們的面積不合適,而一本課本的面積相對較小,用0.4平方米表示也不不合適,縮小后的面積相當于實際生活中一張課桌的面積,據此解答。【詳解】40000×=0.4(平方米)分析可知,一張課桌的面積接近0.4平方米,一間教室和一個操場的面積一定大于0.4平方米,而一本課本的面積一定小于0.4平方米。故答案為:A2.C【分析】①根據小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是0.1,把0.1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是0.01。②把整個線段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A在第5份的位置,5份是。③把2千克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涂色部分是1份,2千克的是2×(千克)。④正方形面積被平均分成10×10=100格,涂色占3格,占總面積的。1公頃=10000平方米,大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涂色部分的面積是10000×=300(平方米)。【詳解】①涂色部分可表示0.16,該說法正確;②A在第5份的位置,可以用表示,該說法正確;③2×(千克),涂色部分表示的質量是千克,該說法錯誤;④10×10=100(格),涂色占。1公頃=10000平方米,10000×=300(平方米),涂色部分的面積是300平方米。該說法錯誤。所以描述正確的是①②。故答案為:C3.D【分析】甲繩剪掉,分率,與繩子原長相關。乙繩剪掉米,是具體長度。繩子原長不確定,所以無法比較剩下部分的長短。【詳解】假設繩子原長為1米:甲:(米),乙繩剪掉米,此時兩根繩子剪掉的長度相同,剩下部分一樣長。假設繩子原長為2米:甲:(米),,此時甲剪掉的更多,剩下部分乙繩長。假設繩子原長小于1米(如米):甲:(米),,此時乙剪掉的更多,剩下部分甲繩長。由于繩子原長不確定,剩下部分的長度無法比較。故答案為:D4.D【分析】由圖可知,紅色部分面積之和占整個圖形面積的,把該部分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即,此時陰影部分的面積占整個圖形面積的的,即陰影部分的面積占大等邊三角形面積的×,據此解答。【詳解】×=分析可知,陰影部分的面積占大等邊三角形面積的。故答案為:D5.B【分析】已知抽樣取米254粒,其中夾谷28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除法計算,所以樣本中谷的占比為28÷254=;已知這批米共有1534石,由于樣本占比與總體占比相同,所以這批米中谷的占比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據此解答。【詳解】28÷254==1534×≈169(石)所以這批米內夾谷約為169石。故答案為:B6.A【分析】積不變的規律,在積相等的情況下,一個因數越大,另一個因數就越小。通過比較等式中三個因數的大小,來判斷a、b、c的大小關系。已知,為方便比較,先將化為分母是15的分數,。此時三個等式中的因數分別為、、。因為<<,即。由于三個式子的積相等,根據積不變規律:積相等時,一個因數越大,另一個因數越小。據此分析比較即可。【詳解】<<積相等時,一個因數越大,另一個因數越小,所以a>b>c。故答案為:A7.【分析】(1)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簡便計算即×4;(2)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即,要約分。【詳解】===4個相加的和是,噸的是噸。8.;;2【分析】(1)用圓木的總長度除以段數可得到每段的長度,再根據小數化分數的方法把每段的長度化成分數即可;(2)把圓木的總長度看作單位“1”,用1除以段數即可得到每段占全長的幾分之幾;(3)先根據截的次數=段數-1求出一共截了幾次,再用次數乘每次截的時間即可解答。【詳解】2.4÷6=0.4==(米)1÷6=×(6-1)=×5=2(分)李師傅需要把2.4米長的圓木平均截成6段,每一段長米,占全長的;如果每截一段需要分鐘,截完這些圓木一共要2分鐘。9.66【分析】已知一本書120頁,第一天看了全書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即第一天看的頁數為120×=30頁;用全書的頁數減去第一天看的頁數等于第一天看后還剩下的頁數,即120-30=90頁;又已知第二天看了余下的又5頁,第二天看的頁數為90×+5=35頁;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頁數和加1即為第三天開始看的頁數。據此解答。【詳解】120×=30(頁)120-30=90(頁)90×+5=30+5=35(頁)30+35+1=65+1=66(頁)所以第三天應該從第66頁看起。10.8【分析】第一次乒乓球從50米高的地方下落,彈起的高度是下落時高度的,把下落時的高度看作單位“1”,單位“1”已知,用第一次下落的高度乘,求出第一次彈起的高度,也是第二次下落時的高度;再把第二次下落時的高度看作單位“1”,彈起的高度是下落時高度的,單位“1”已知,用第二次下落時的高度乘,求出第二次彈起的高度,也是第三次下落時的高度。【詳解】50××=20×=8(米)這個乒乓球第三次下落時的高度是(8)米。11. 135 120【分析】將一個足球的價格看作單位“1”,一個足球的價格×一個排球的對應分率=一個排球的價格;將一個排球的價格看作單位“1”,一個排球的價格×一個籃球的對應分率=一個籃球的價格,據此列式計算。【詳解】150×=135(元)135×=120(元)一個排球135元。一個籃球120元。12.小強【分析】根據1分鐘=60秒,高級單位化低級單位乘進率,低級單位化高級單位除以進率;即分和分轉化為以秒為單位,再比較三人的用時,用時短的就更快。【詳解】=×60=105分=105秒×60=88分=88秒因為84<88<105,所以小強最快。13.√【分析】根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分別計算出5kg的與1kg的的實際質量,比較即可。【詳解】(kg)(kg)兩者計算結果均為kg,因此相等。故答案為:√14.×【分析】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數是假分數,所以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一個非0的數乘1積等于這個數,一個非0的數乘一個大于1的數積大于這個數,0乘任何數都得0,據此可知一個數乘一個假分數積大于或等于這個數,據此解答。【詳解】一個數乘一個假分數,積可能等于原數,也可能大于原數。故答案為:×15.×【分析】分析題目,把牛奶的原價看作單位“1”,則降價后的價格是(1-);再把降價后的價格看作單位“1”,則再提價后的價格是(1-)×(1+),據此求出牛奶現在的價格,再和原價比較大小即可。【詳解】(1-)×(1+)=×=1>一件牛奶先降價,再提價,牛奶的價格與原來相比:降低了。故答案為:×16.√【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等于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加起來,結果不變。據此先將原算式變為,再與錯看成的算式()進行比較,據此判斷。【詳解】正確的結果:因此正確的結果會比錯看成得到的結果多6,也就是錯看成,得到的結果比正確的結果少6,原題干的說法是正確的。故答案為:√17.×【分析】把這一堆煤的質量看作單位“1”, 分兩次運走,第一次運走,則第二次運走了(1-),再進行大小比較,第二次運走噸是指這堆煤的(1-)是噸,不能直接比較。即可解答。【詳解】1-=>因此兩次相比,第一次運走的多。原題表述錯誤。故答案為:×18.5;;0.04;015;1;14;6【詳解】略19.;;【分析】(1)先通分,再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2)根據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算把原式化為:(-)×進行簡算;(3)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4)根據加法交換律和減法的性質,把原式化為(+)-(+)進行簡算。【詳解】=++=+==(-)×=1×= =×==(+)-(+)=-1=20.42米【分析】看圖可知,甲的長度是單位“1”,乙的長度是甲的(1+),甲的長度×乙的對應分率=乙的長度,據此列式計算。【詳解】35×(1+)=35×=42(米)乙的長度是42米。21.1500套【分析】分析題目,先把計劃加工的數量看作單位“1”,根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求出第一季度加工的數量,再把第一季度加工的數量看作單位“1”,用第一季度加工的數量乘即可得到第二季度加工的數量。【詳解】6000××=1800×=1500(套)答:第二季度加工1500套童裝。22.(1)2人;(2)參加數獨游戲的學生比參加七巧板游戲的多多少人?14人【分析】(1)把五(1)班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根據分數減法的意義,可知擔任文化節的工作人員數量占總人數的(1---),然后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用總人數乘擔任文化節的工作人員數量占總人數的分率,即可求出擔任文化節工作人員的數量。(2)可提出與人數比較或總和相關的數學問題,例如比較兩項活動的人數差異,根據分數乘法分別求出兩項活動的人數,再用減法求出相差的人數。【詳解】(1)42×(1---)=42×=2(人)答:該班擔任文化節工作人員的學生有2人。(2)示例問題及解答:問題:參加數獨游戲的學生比參加七巧板游戲的多多少人?42×-42×=21-7=14(人)答:參加數獨游戲的學生比參加七巧板游戲的多14人。(答案不唯一)23.6噸【分析】已知垃圾總量為30噸,可回收垃圾占總量的,求可回收垃圾的重量。根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即可。【詳解】(噸)答:產生的可回收垃圾有6噸。24.【分析】計算出每倒一次甲杯的存水量:第一次倒后存,第二次將乙杯里的水的倒回到甲杯里,即倒出(千克),這時甲杯還有千克;第三次將甲杯里的水的倒入乙杯里,即倒出(千克),這時甲杯還有千克;第四次將乙杯里的水的倒回甲杯里,即倒出(千克),這時甲杯還有千克;第五次將甲杯里的水的倒入乙杯,即(千克),倒入乙杯里,這時甲杯還有千克;第六次將乙杯里的水的倒入甲杯,即(千克),倒入甲杯里,這時甲杯還有千克;第七次將甲杯里的水的倒入乙杯,即(千克),倒入乙杯里,這時甲杯還有千克……發現規律,倒奇數次都是,而偶數次都是將乙杯里的倒回到甲杯里。第1999次甲乙兩杯都是,據此可推算出第2000次之后甲杯里還有水的質量。【詳解】據分析發現甲杯剩下的為:,,,,,,…到1999次甲乙兩杯都是,第2000次,從乙倒給甲,倒出(千克),這時甲還有(千克)。答:一直倒了2000次之后,甲杯里還有水千克。25.30頁【分析】把這本書的總頁數看作單位“1”,第一天看了全書的,用這本書的總頁數×,求出第一天看的頁數;再把第一天看的頁數看作單位“1”,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用第一天看的頁數×,求得第二天看的頁數,再用第一天看的頁數-第二天看的頁數,即可求得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的頁數,據此解答。【詳解】450×-450××=90-90×=90-60=30(頁)答: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了30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