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單元分數乘法檢測卷(難題篇)-2025-2026學年數學六年級上冊蘇教版一、選擇題1.兩根同樣長的鐵絲,第一根截去它的,第二根截去。剩下的鐵絲相比,( )。A.第一根更長 B.第二根更長 C.一樣長 D.無法比較2.甲、乙、丙是三個大于0的數,乙數是甲數的,丙數是乙數的。甲、乙、丙三個數的大小關系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乙>甲>丙3.4位同學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了對“”的理解,其中正確的有( )個。涂色部分占 紅絲帶的長度是黃絲帶的 4張餅平均分給3個人 每人分得張 4米的A.1 B.2 C.3 D.44.兩個自然數,它們的倒數之和是,這兩個數可能是( )。A.1和2 B.4和6 C.4和12 D.6和125.如果數大于0,那么和相比較,( )。A. B. C.一樣大 D.無法確定6.在下面四個實際問題中,不能用“一個數×幾分之幾=另一個數”這個關系式解決的是( )。A.一共包了840個粽子,把其中的送出,送出的粽子有多少個B.讀一本220頁的書,已經讀了這本書的,已經讀了多少頁C.每個中國結用紅絲帶2m、黃絲帶,制作一個這樣的中國結共需多少米絲帶D.故宮的占地面積是72公頃,天安門廣場占地面積是故宮的,天安門廣場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公頃二、填空題7.時=( )分 4800千克=( )噸 0.08升=( )毫升8.可以表示( )個相加。9.一根電纜長20米,用去,還剩( )米,再用去米,還剩( )米。10.認真觀察方框里的算式,能發現什么規律? 請寫出下面算式的結果。( )。11.古代著作《莊子·天下》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尺之錘,日取一半,萬世不竭。”意思是一尺長的木棍,每天截去一半,永遠也截不完。像這樣,第五次截去后剩下,第( )次截去后剩下。12.把和填入里。使每條線上3個數的乘積都是1.三、判斷題13.一個數的倒數一定比這個數小。( )14.1千克鐵的和3千克棉花的一樣重。( )15.蘋果1月份的銷售量比12月份增長,是把12月份的銷售量看作單位“1”。( )16.一位同學把錯當成進行計算,得到的結果比正確結果少3b。( )17.一杯果汁,小馬第一次喝了三分之一,第二次喝了余下的三分之一,兩次喝的果汁同樣多。( )四、計算題18.計算下面各題。 19.計算。 20.看圖列式計算。五、解答題21.兩根同樣長的繩子,一根用去米,另一根用去,哪根繩子用去的部分長?為什么?(提示:有三種情況)22.某超市一瓶果汁的價格為18元,一瓶牛奶的價格是果汁的,一瓶可樂的價格是牛奶的,一瓶可樂多少元?(根據題意先把線段圖畫完整,再解答。)23.根據“圖中表示的是一塊面積為1公頃的長方形空地”完成下面的操作。(1)請你先涂色表示種蔬菜的面積是公頃,再畫斜線表示蔬菜中的面積種油菜。(2)請你求出種油菜的面積是多少公頃?24.修一條長千米長的鄉村公路,第一周修了千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了。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了多少千米?25.一輛汽車的油箱形狀是長方體,從里面量,長米,寬米,高米,油箱里油深米,油箱里現有油多少立方米?《第2單元分數乘法檢測卷(難題篇)-2025-2026學年數學六年級上冊蘇教版》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答案 D A D C B C1.D【分析】第一根截去的是鐵絲長度的(分率),第二根截去的是米(具體的長度)。因為鐵絲原來的長度不確定,和米不能直接比較,所以要分情況討論。【詳解】情況1:假設鐵絲原來長是1米。第一根剩余長度:(米)第二根剩余長度:(米)米=米,所以兩根鐵絲剩余部分一樣長。情況2:假設鐵絲原來長度大于1米,比如是2米。第一根剩余長度:(米)第二根剩余長度:(米)米米,所以第二根鐵絲剩余部分長。情況3:假設鐵絲原來長度小于1米,比如是米。第一根剩余長度:(米)第二根剩余長度:(米)米米,所以第一根鐵絲剩余部分長。綜上所述,由于鐵絲原來長度不確定,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所以剩下的鐵絲長度無法比較。【點睛】表示第一根鐵絲截去部分的長度占鐵絲總長度的分率;米表示第二根鐵絲截去的具體長度,兩者不能直接比較大小。2.A【分析】已知甲、乙、丙三個數的關系,要比較三個數的大小。我們可以通過假設法,快速求解,把其中一個數先假設出具體數值,然后求出另外兩個數,再進行比較。【詳解】假設甲數是20(方便計算,能被4、5整除)則乙數:,丙數:因為201512,所以甲乙丙3.D【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為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分別對4位同學的圖示進行分析,據此判斷。【詳解】同學1:把整個圖形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了3份,陰影部分占4份,用分數表示是,該同學的說法是正確的;同學2:黃絲帶占3份,紅絲帶占4份,紅絲帶的長度是黃絲帶的,該同學的說法是正確的;同學3:把4張餅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分得張餅,該同學的說法是正確的;同學4:把4米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了3份,1份表示4米的也就是米,該同學的說法是正確的。因此4位同學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的理解,正確的有4個。故答案為:D4.C【分析】根據倒數的意義: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據此求出各選項的倒數,再把它們相加,即可解答。【詳解】A.1和21的倒數是1;2的倒數是;1+=,≠,這兩個數不是1和2,不符合題意;B.4和64的倒數是;6的倒數是;+=+=≠,這兩個數不是4和6,不符合題意;C.4和124的倒數是,12的倒數是;+=+==,這兩個數可能是4和12,符合題意;D.6和126的倒數是,12的倒數是;+=+=≠,這兩個數不可能是6和12,不符合題意。兩個自然數,它們的倒數之和是,這兩個數可能是3和12。故答案為:C5.B【分析】一個非0數乘大于1的數,積大于這個非0數,一個非0數乘小于1的數,積小于這個非0數,一個非0數乘1,積還得原數;一個大于0的數加上一個數,得數要大于它本身。【詳解】因為大于0,所以所以故答案為:B【點睛】本題考查的是分數大小的比較,掌握一個數乘大于0小于1的數,得數小于這個數是解答關鍵。6.C【分析】能用“一個數×幾分之幾=另一數”說明單位“1”是已知的,由此分析各個選項,找出單位“1”,看能否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得出等量關系,從而解決問題。【詳解】A.把包粽子的總數看成單位“1”,其中的送出,則:粽子的總數×=送出的個數;粽子的總數是840個是已知的,所以可以用“一個數×幾分之幾=另一數”這個關系式解決;B.把一本書的頁數看成單位“1”,它的就是已經讀了的頁數,則:總頁數×=已經讀了的頁數;總頁數是220頁,所以可以用“一個數×幾分之幾=另一數”這個關系式列式解決;C.每個中國結用紅絲帶2m,黃色絲帶,則:紅絲帶的長度+黃絲帶的長度=一個中國結需要絲帶的總長度;沒有單位“1”,所以不能用“一個數×幾分之幾=另一數”這個關系式解決;D.把故宮的占地面積看成單位“1”,它的就是天安門的面積,則,故宮面積×=天安門廣場的占地面積,故宮占地面積是72公頃,所以可以用“一個數×幾分之幾=另一數”這個關系式列式解決;故答案為:C7. 45 4.8// 80【分析】1時=60分,1噸=1000千克,1升=1000毫升,高級單位轉化為低級單位乘進率,低級單位轉化為高級單位除以進率。據此解答。【詳解】(分)(噸)或(噸)或(噸)(毫升)時=45分 4800千克=4.8(或或)噸 0.08升=80毫升8.5;【分析】分數乘整數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據此可知:可以表示5個相加。【詳解】根據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可知:可以表示5個相加。9. 4 //3.2【分析】把這根電纜的全長看作單位“1”,根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用20×列式求出用去的米數,再用20減去用去的米數就是剩下的米數;根據減法的意義,用去米后還剩的米數減去米就是還剩的米數。【詳解】20-20×=20-16=4(米)4-=(米)所以一根電纜長20米,用去,還剩4米,再用去米,還剩米。10.規律;【分析】觀察可知,3比2大1,,4比3大1,, 觀察可知規律:,算式中的,據此類推,計算即可得解。【詳解】規律是:11.32;九【分析】將一尺長的木棍看作單位“1”,用單位“1”乘,求出第一天截取的分率,截取的和剩下的相等,再將第一天剩下的分率看作單位“1”,求出第二天截取的分率,由此可知,每一次都是前一次的,由此解答。【詳解】1×××××=××××=×××=××=×=第六次截取后剩下:×=第七次截取后剩下:×=第八次截取后剩下:×=第九次截取后剩下:×=第五次截去后剩下,第九次截去后剩下。12.;;;;【分析】根據題意,先找出中間數,因為有兩個分數的分母相乘為16,即、;還有兩個分數的分母相乘為16,即、,所以中間數的分子要為16才能相約分,即中間數為,而且、要在同一條線上,、也要在同一條線上。【詳解】××==1××==1如圖:13.×【分析】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可以舉例說明。【詳解】例如:的倒數是3,3>;1的倒數是1,1=1;所以一個數的倒數不一定比這個數??;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掌握倒數的定義是解題的關鍵。14.√【分析】根據分數的意義可知,1千克鐵的為:千克,3千克棉花的為千克,所以1千克鐵的和3千克棉花的一樣重。【詳解】(千克)(千克);所以,1千克鐵的和3千克棉花的一樣重。故答案為:√【點睛】先根據分數的意義求出1千克鐵的和3千克棉花的各重多少克是完成本題的關鍵。15.√【分析】蘋果1月份的銷售量比12月份增長,是把12月份的銷售量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1月份的銷售量比12月份增長的相當于其中的一份。【詳解】蘋果1月份的銷售量比12月份增長,是把12月份的銷售量看作單位“1”。所以答案為:√【點睛】本題主要是考查單位“1”的確定。通常確定單位“1”的方法是:誰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誰是單位“1”;和誰比誰是單位“1”。16.√【分析】根據乘法分配律,即原式=4b+×4,由于錯寫成b+×4,即用4b+×4減b+×4,算出結果即可判斷。【詳解】=4b+×44b+×4-(b+×4)=4b+×4-b-×4=3b故答案為:√。【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熟練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公式是解題的關鍵。17.×【分析】小馬第一次喝了,還剩下全部的(1-),第二次喝了余下的,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第二次喝了全部的(1-)×,計算出結果后比較即可。【詳解】(1-)×=×=小馬第一次喝了,第二次喝了,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完成本題要注意,第二次喝了余下的,而不是全部的。18.;;;;;【解析】略19.;;【分析】,先約分再計算;,先約分再計算;,先約分再計算。【詳解】20.140只【分析】由圖形可知:雞有490只,將雞的只數平均分成7份,則鴨的只數有6份,即鴨的只數占雞的;如果將鴨的只數平均分成3份,則鵝的只數有1份,即鵝的只數占鴨的,鵝有多少只?“鴨的只數占雞的”,雞的只數是單位“1”,單位“1”已知,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用雞的只數乘計算出鴨的只數。“鵝的只數占鴨的”,鴨的只數是單位“1”,單位“1”已知,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用鴨的只數乘計算出鵝的只數。據此列式計算即可。【詳解】==140(只)所以鵝有140只。21.見詳解【分析】假設兩根繩子的長度等于1米,大于1米,小于1米(大于米)時的長度,分別計算第二根繩子用去部分的長度,再和第一根繩子用去部分的長度比較大小,據此解答。【詳解】情況1:假設兩根繩子的長度為1米。第一根繩子用去部分的長度:米第二根繩子用去部分的長度:1×=(米)因為米=米,所以兩根繩子用去的長度相等。情況2:假設兩根繩子的長度為米。第一根繩子用去部分的長度:米第二根繩子用去部分的長度:×=(米)因為米<米,所以第二根繩子用去的長度長。情況3:假設兩根繩子的長度為米。第一根繩子用去部分的長度:米第二根繩子用去部分的長度:×=(米)因為米>米,所以第一根繩子用去的長度長。答:當兩根繩子的長度為1米時,這兩根繩子用去的長度一樣長;當兩根繩子的長度大于1米時,用去的繩子用去部分長;當兩根繩子的長度小于1米時,用去米的繩子用去部分長。【點睛】題目中米是具體的長度是分率,注意區分二者,繩子的長度不同時第二根用去部分的長度也不相同,所以兩根繩子用去部分的長短無法比較。22.畫圖見詳解;元【分析】一瓶牛奶的價格=果汁的價格×,一瓶可樂的價格=牛奶的價格×,由此計算一瓶可樂多少元。【詳解】18××=3×=(元)答:一瓶可樂元。23.(1)畫圖見詳解(2)公頃【分析】(1)將面積為1公頃的長方形空地看作單位“1”,種蔬菜的面積是公頃,就是將這個長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再將公頃看成單位“1”,平均分成3份,斜線就是取其中的2份;(2)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即油菜面積=種蔬菜的面積×,由此列式計算油菜面積。【詳解】(1)(2)×=(公頃)答:種油菜的面積是公頃。24.千米【分析】根據題意,第一周修了千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了,把第一周修的長度看作單位“1”,則第二周修的長度是第一周的(1+),單位“1”已知,用第一周修的長度乘(1+),求出第二周修的長度;再用第二周修的長度減去第一周修的長度,即是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的長度。【詳解】第二周修了:×(1+)=×=(千米)多修:-=(千米)答: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了千米。25.立方米【分析】求油箱里現有油的容積,就是求長米,寬米,高米長方體的容積,根據長方體容積公式:容積=長×寬×高,代入數據,即可解答。【詳解】××=×=(立方米)答:油箱里現有油立方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