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PAGE期末自我評估(本試卷滿分12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下面的有序數對的寫法正確的是( )A.(1、3) B.(x,y) C.2,4 D.(ab)2.下列各數:-2.1,,0,,,-1.020 020 002...(相鄰兩個2之間0的個數依次加1),其中無理數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3.在△ABC中,∠A,∠B,∠C的對邊分別是a,b,c,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則△ABC不是直角三角形B.若,則△ABC不是直角三角形C.若,則△ABC不是直角三角形D.若,則△ABC是直角三角形4.如圖1,下面所給的角的關系中,能判定的是( )A. B.C. D.圖1 圖25.勾股定理是人類數學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是用代數思想解決幾何問題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數形結合的紐帶之一.如圖2,工人師傅砌門時,常用木條EF固定長方形門框ABCD使其不變形.若AF=1米,AE=2米,則木條EF等于( )A.米 B.米 C.米 D.米6.如果方程組的解滿足方程,那么a的值是( )A.-10 B.-15 C.20 D.-57.安全工作是學校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為提高同學們的防溺水意識和掌握防溺水技能,我市某學校舉行了“防溺水安全知識”競賽,甲、乙兩個班參加了競賽,他們成績的平均數、中位數、方差如下表所示:參加人數 平均數 中位數 方差甲 45 93 92 5.2乙 45 93 94 4.7規定成績大于等于95分為優異,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班成績優異的人數比乙班多 B.甲、乙兩班競賽成績的眾數相同C.甲班的成績比乙班的成績穩定 D.甲、乙兩班的平均水平相同8.已知正比例函數y=ax的函數值y隨x的增大而增大,則一次函數y=-ax+a的圖象可能是( )A B C D如圖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若點E的坐標為(m,n),則(-m,n-1)對應的點可能是( )A.M B.N C.P D.Q圖310.已知a,b,c分別是的三條邊長,c為斜邊長,,我們把關于x的形如ax+b=cy的二元一次方程稱為“勾股二元一次方程”.若是“勾股二元一次方程”ax+b=cy的解,且的面積是4,則c的值是( )A. B.24 C. D.12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11. 命題“和為180°的兩個角互為補角”的條件是 ,結論是 .12.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將在哈爾濱舉行.圖4是本屆亞冬會的會徽“超越”,將其放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若A,C兩點的坐標分別為(2,1),(0,2),則點B的坐標為 .圖313. 如圖4,直線y=2x與相交于點,則關于x的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_.圖4 圖5 圖614. 實數和數軸上的點是一一對應的,如圖5,,在數軸上點A所表示的數為 .15.【跨學科】圖6所示是地球截面圖,其中AB,EF分別表示南回歸線和北回歸線,CD表示赤道,點P表示某市的位置.現已知地球南回歸線的緯度是南緯23°26′(∠BOD=23°26′),該市的緯度是北緯37°32′(∠POD=37°32′),而冬至正午時,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光線MB的延長線經過地心O),則該市冬至正午時,太陽光線與地面水平線PQ(此處OP⊥PQ)的夾角α(∠QPN)的度數是____________.16.已知A,B兩地相距100千米,甲車從A地到B地,乙車從B地到A地,乙車先出發,甲、乙兩車之間的距離y(千米)與行駛的時間x(小時)的函數關系圖象如圖7所示.下列說法:①乙車比甲車先出發0.5小時;②甲車的速度是每小時80千米;③甲車到B地比乙車到A地早小時.其中正確的有 .(填序號)圖7三、解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66分)17.(每小題4分,共12分)(1)計算:;(2)計算:;(3)解方程組:18.(6分)已知:如圖8,在△ABC中,∠A=60°,∠C=70°,點D,E分別在AB和AC上,且∠ADE=50°.求證:DE∥BC,并寫出最后一步推理的依據.圖819.(8分)(1)如圖9,在Rt△ABC中,∠C=90°,D為AC上一點,且DA=DB=12 cm,△DAB的面積為60 cm2,求CD的長.圖9(2)如圖10,正方形網格中的每個小正方形邊長都是1,每個小格的頂點叫做格點,以格點為頂點按要求畫圖形.要求:在圖10中畫出一個以BC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使它們的三邊長都是無理數且都不相等.圖1020.(8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體育組對九年級隨機抽取部分學生進行了立定跳遠項目的測試,得到一組測試分數的數據,并將測試所得分數繪制成圖11所示的統計圖,圖中從左到右的學生人數之比為2∶3∶4∶1,且成績為8分的學生有12人.請根據信息解答下列問題:(1)隨機抽取的部分學生數為 ;(2)這組數據的眾數是 ,中位數是 ;(3)若該校九年級共有520名學生,8分及8分以上的測試成績為合格,請估計該年級有多少名學生的測試成績合格?圖1121.(10分)共享電動車是一種新理念下的交通工具:主要面向3~10 km的出行市場,給我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現有A,B兩種品牌的共享電動車,其中A品牌的收費y1(元),B品牌的收費y2(元)與騎行時間x(min)之間的函數關系如圖12所示.(1)當x= min時,A,B兩種品牌收費相同,此時收費 元,B品牌共享電動車騎行10 min后,每分鐘收費 元;(2)求騎行B品牌共享電動車超過10 min后的函數表達式;(3)如果小明每天早上需要騎行A品牌或B品牌的共享電動車去工廠上班,已知兩種品牌共享電動車的平均行駛速度均為20 km/h,小明家到工廠的距離為9 km,那么小明選擇哪個品牌的共享電動車更省錢?可以省多少?圖1222.(10分)隨著“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理念的普及,新能源汽車正逐漸成為人們喜愛的交通工具,某汽車銷售公司計劃購進一批新能源汽車進行銷售,據了解,輛A型汽車,輛B型汽車的進價共計115萬元;輛A型汽車,3輛B型汽車的進價共計130萬元.(1)求:A,B兩種型號的汽車每輛進價分別為多少萬元?(2)若該公司計劃正好用150萬元購進以上兩種型號的新能源汽車(兩種型號的汽車均購買),銷售輛A型汽車可獲利6000元,銷售輛B型汽車可獲利4000元,求該公司共有幾種購買方案?假如這些新能源汽車全部售出,最大利潤是多少元?23.(12分)如圖1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次函數y=kx+b(k≠0)的圖象經過點C(4,-6),分別與x軸,y軸相交于點A,B,且點B的坐標為(0,6),D(0,-3)為y軸上一點,P為線段BC上的一個動點.(1)求直線AB的函數表達式;(2)①連接DP,若△DCP的面積為△DCB面積的,則點P的坐標為 ;②若射線DP平分∠BDC,求點P的坐標.圖13第⑨期 期末自我評估(一)參考答案答案速覽一、1.B 2.C 3.D 4.B 5.C 6.A 7.D 8.C 9.C 10.A 二、11.兩個角的和為180° 這兩個角互為補角 12.(-1,-2) 13. x=1 14. 15.29°2′ 16.①②三、解答題見“答案詳解”答案詳解10.A 解析:因為是ax+b=cy的解,所以-a+b=c.又因為a,b,c分別是Rt△ABC的三條邊長,∠C=90°,Rt△ABC的面積是4,所以a2+b2=c2,ab=4.所以ab=8.將-a+b=c兩邊平方,得(a-b)2=c2.所以a2+b2-2ab=c2.所以c2-2×8=c2.解得c=2.三、17.(1)原式=;(2)原式=;(3)18.證明:因為∠A=60°,∠C=70°,所以∠B=180°-∠A-∠C=50°.因為∠ADE=50°,所以∠B=∠ADE=50°.所以DE∥BC(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19.解:(1)因為S△DAB=DA·BC,所以×12BC=60,解得BC=10 cm.因為DB=12 cm,所以CD== cm.(2)作圖如圖1所示:圖120.解:(1)40(2)9 8.5(3)520×=416(人).答:估計該年級有416名學生的測試成績合格.21.解:(1)20 8 0.2(2)設騎行B品牌共享電動車超過10 min后的函數表達式為.將(10,6),(20,8)代入,得解得所以騎行B品牌共享電動車超過10 min后的函數表達式為.(3)解:20 km/h= km/min..設y1=k1x,將(20,8)代入y1=k1x,得20k1=8,解得.所以.當x=27時,,.因為,且,所以小明選擇B品牌的共享電動車更省錢,可以省元.22. 解:(1)設型汽車每輛的進價為萬元,型汽車每輛的進價為萬元.由題意,得解得所以型汽車每輛的進價為25萬元,型汽車每輛的進價為10萬元.(2)設購買型汽車m輛,B型汽車n輛.由題意,得,且.所以.因為為正整數,所以或所以該公司共有兩種購買方案:當購買型汽車2輛,型汽車10輛時,獲得的利潤為(元).當購買型汽車輛,型汽車輛時,獲得的利潤為(元).所以該公司共有兩種購買方案,最大利潤為52 000元.23.解:(1)設直線AB的函數表達式為y=kx+b.將B(0,6),C(4,-6)分別代入y=kx+b,得b=6,4k+b=-6,解得k=-3.所以直線AB的函數表達式為y=-3x+6.①P(,)解析:過點P作PE⊥y軸于點E.則S△DCB=BD·|xc|=[6-(-3)]×4=18.因為S△DCP=S△DCB,所以S△DPB=S△DCB=PE·BD=.因為BD=9,所以PE=.所以y=-3×+6=.所以P(,).②如圖2,過點P作PM⊥BD,PN⊥CD,垂足分別為M,N.因為DP平分∠BDC,所以PM=PN.因為S△DCB=PM·BD+PN·CD=18,CD==5.所以PM=.當x=時,y=-3×+6=.所以P(,). 圖2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