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鐘表 教學反思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基礎知識出發進行教學。“在教學”認識鐘表“這一課時 ,我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身心特點,抓住了學生的年齡特征,在第一個環節上,我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引出鐘表 ,接著我又問學生在哪里見過鐘表?它是什么樣子的,這時學生紛紛暢所欲言。有回答長方形的,有回答圓形的,有回答草莓形狀的。接著我又用課件出示了生活中多姿多彩的鐘表。學生驚嘆連連,引發了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了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了良好的情境。 21教育網第二個環節我從認識鐘面上著手 ,因為考慮到一年級的學生年齡還太小,而且在這一課題的教學中不需考慮秒針,所以我在選用課件時 ,用了兩根指針的鐘面的課件(即只有時針和分針)。這樣就避免了秒針在學生區分時針和分針時的干擾。在學生區分時針和分針的不同時,我采用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安排了男女生互考,而且還安排了師生互考,多樣化的記憶方式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鞏固了學生的印象,而且更為下一個環節初步認識整時奠定了基礎。 21cnjy.com第三個環節我用課件出示了3個整時的時間,讓生仔細觀察,小組間討論,:時針和分針的指向有什么特點,學生很快得出結論:分針都是指向12的,時針的指向不同。這時師及時指出,分針指向12,無論他的時針指向幾,都叫整時。因為有了學生的主動參與,使學生在掌握整時這個概念時輕松自如,接著我再告知學生怎樣認整時,接下來的兩個鐘面由學生探究解決,問題很快迎刃而解。這時我在適時的指出數學中把幾點稱作幾時, 比如八點,用數學的語言就說成是8時。學生很快記住了。 21·cn·jy·com第四個環節我安排了幾個學生上來撥整時給其他生認,這個環節不近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也更進一步鞏固了學生掌握整時的概念。 在拓展訓練這一環節上我出示了小明一天生活安排的課件,然后再讓學生結合畫面說說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安排的,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同時也讓學生能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所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緊密聯系。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縱觀本堂課,本節課成功之處有三:1.創設了學習情境,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信息技術的運用,優化數學課堂教學。3.關注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當然亦存在有不足之處:其一:如事先設計的課件:同樣是十點鐘,為什么第一幅圖上的小朋友坐在教室里上課,而另一位小朋友卻在睡覺呢?因為在集體備課時,眾多老師給出的意見都是安排內容可能過滿而刪除了這一拓展環節。如若用上這一課件可以讓學生明白同樣一個時間,有白天和黑夜之分,而且還可培養學生 的觀察能力。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如果增添上這個環節時間是充裕的。其二 ,在學生動手撥時間時,因為教具的旋鈕不太好使,而沒有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 www.21-cn-jy.com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從學生的興趣與實際出發,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暢所欲言,學得輕松,快樂。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置上也會更加的有彈性并且合理化。讓學數學課堂煥發出更強的活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