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商的近似數 教學反思 小數除法經常會出現除不盡的情況,或者商的小數位數較多的情況。但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并不總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數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求一個小數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數乘法的積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里只是通過例7一道計算錢數的應用題,讓學生自己想一想,怎樣取商的近似值。由于計算錢數時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題中的結果應保留兩位小數,除的時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數。然后讓學生自己確定,怎樣把小數點后面第三位小數按“四舍五入法”處理。。接著,讓學生試算練習題。這一題是讓學生根據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使學生更明確,算出的小數位數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1、在讀題中理解題意,滲透思想教育。例題給學生留出了更為自由發揮的空間,一句“從中讀出了什么信息”的開放問題,引導著學生建立條件與條件間的聯系,培養了學生根據條件提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水平。2、在試算中發現問題,聯系舊知思考。教師有意制造“除不盡”的矛盾沖突,把學生推到自主探究的前臺。學生聯系求小數的近似數這一舊知,明確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取近似數;把握題目中的一個“元”字,結合已有的關于人民幣的處理經驗,獲得了保留兩位小數的信息,使學生親歷了“做數學”的過程,學會了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策略,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3、在交流中相互啟發,探尋取值方法。除到小數位數的哪一位是求商的近似值的關鍵,教師以同一問題“還要繼續除下去嗎?”充分開發和利用教學中的現有資源,加強生生之間的互動,在對比中探尋取值方法,把教學建立在更廣闊的交流背景之上,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4、在小結中對比溝通,形成整體認識。充分利用課堂,致力于學生反思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把零碎的知識串聯起來,建構自己的知識系統;讓每一位學生站在元認知的高度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習方式,這既是對知識本身的反思,更是對整個學習過程的反思,對知識、情感、能力、方法等各個方面的反思,這無論是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還是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從課后的練習中來看,學生對于這部分內容的算法是清楚的,但是在筆算的錯誤率還比較高,還需要對計算技能進行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