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數乘整數 教學實錄 一、情境引入課題:師:同學們看,老師今天把誰帶來了?(大屏幕顯示海寶圖片)生:海寶。(生微笑)師:喜歡它嗎?生:喜歡。(學生喜悅!)師:同學看,用這些錢(大屏幕顯示人民幣3個1元、1個5角和2個2角)能買一個海寶,這是多少錢?生:3元9角。(生用心數后回答)師:3元9角還可以說成多少元?生: 3.9元師:那老師買3個海寶需要多少元?誰來列算式?生: 3.9×3。(師板書)師:買3個海寶需要多少元,為什么要這樣列算式?生:因為買3個海寶,每個都是3.9元,所以求3個3.9的和是多少,就用3.9×3。師:哦,求3個3.9的和是多少就用3.9乘3。很好!師:看來大家對于乘法大家都不陌生,那這個算式跟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以前都是整數,這個算式里有小數。師:你觀察得真仔細。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象這樣的小數乘整數!(板書課題)二、探索發現乘法的計算方法:1、估算:師:那3.9×3結果大約(師板書約等號)是多少呢?咱先來估一估。生:我覺得大約是12元。師:大家同意嗎?生:同意。(看大部分生點頭,師將這個結果板書)師:那你來接著說說你是怎么估的?生:我把3.9元看成4元,用4元×3=12元,所以我覺得大約是12元。師:那準確結果比12大,還是比12小?生:(稍稍遲疑后回答)比12要小。2、嘗試計算解決。師:那買3個海寶到底需要多少錢呢?下面我們來動筆算一算!動筆前,老師有個要求:大家不僅要計算出結果,還要說出你是怎么算的.聽明白了嗎?生:聽明白了。師:開始算吧!學生嘗試計算,師全班巡視后,將學生的幾種不同做法收集好,以備全班交流。3、交流方法。第一種:交流連加(投影展示)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你能看明白他是怎么想的嗎?(全體生對照屏幕思考。)誰來說說看?生:他是把3.9×3轉化成3個3.9相加,這樣就把乘法用加法來解決了。師:是啊,這位同學能把不會的小數乘法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小數加法來解決。真了不起。(師板書“轉化”)第二種:元轉化成角師:那大家再來看看這位同學的做法,這次你看明白了嗎?說說看,他又是怎么想的!生:老師,我發現他是把3.9元變成了39角,再用39角×3=117角,最后再把117角變成11.7元的。(其他生也點頭應和著。)師:看來通過單位轉化把元轉化成角,再借助整數乘法,最后把角再轉化成元也能解決這道題。第三種:豎式師:同學們看,這位同學是用豎式計算的。誰也是用豎式來計算?(大部分學生舉手。)師:看來大部分同學都喜歡用豎式解決,那老師就把這個豎式寫下來。(板書豎式:3.9×3)師:那能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嗎?生:我先算3×9得27,寫7進2,然后再用3×3得9,9再加2得11。師:聽你這么一說,老師也來說一說,看看和你的理解一不一樣:3.9×3先算39×3,得117。這117是誰與誰的積啊?生:39×3的積。師:得到了39×3的積. 然后再點上小數點,對吧?師:哎?誰來說說,這位同學在計算3.9×3時,是先算什么?生:39×3師:39×3得到了117.然后又根據39×3的積,得到了3.9×3的積.(師注意借助手勢幫孩子理清思考過程)4、小組嘗試解釋算理。師:大家一起回憶一下剛才的思考過程,我們是怎樣把3.9×3轉化成39×3,又是怎樣根據得到3.9×3的積,聽明白了?(大部分生眼神略顯遲疑)師:那老師換一種問法,因數3.9變成39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另一個因數3不變,那它的積也隨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要想得到39.×3的積又要怎么辦呢?(老師將3個變化箭頭補充上去)。下面以小組為單位,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說看。小組內交流后,全班交流。師:哪個小組愿意說說你們的想法?生:我們發現變大了,所以117最后得變回去才行。師:哪個小組能說得更清楚?生:我們覺得因數3.9變成39擴大了10倍,所以117得縮小10倍。師:剛才這兩個小組的想法非常好,而且都能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下面,咱們一起把這個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5、師生合作歸納整理算理。師:同學們看,因數3.9變成39,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生:擴大到原來的10倍。(師板書)師:那另一個因數3呢?生:不變。師:那他的積會有怎樣的變化?生:也擴大到原來的10倍。(師板書)師:那要想得到原來的積,需要再怎么做?生:再縮小到原來的10分之1。(師板書)師:哎,怎樣把117縮小到它的10分之1?生:縮10分之1,就是小數點向左移動1位。師:結果是多少?生:11.7。師:同學們看,這一部分是我們剛才的思考過程,做題時不用寫出.6、新舊知識溝通。師:,剛才我們解決3.9×3時用到了轉化的方法,將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來解決。那我們回過頭再來看,最初這種單位轉化的方法是不是也是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生思考片刻后,點頭示意。)師:看似是兩種方法,實際上他們是有聯系的.7、估算與計算對比。師:同學們再看,前面我們估計的結果是比12元少。這個計算的結果與估算的結果是一致嗎?生:一致。8、嘗試計算一位小數乘兩位整數。師:看到大家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都這么棒,那老師再出一題考考大家。請在紙上列豎式計算4.8×14。光會解決還不夠,同桌兩人都試著說一說,比比誰能把計算過程說明白!生嘗試做,師巡視后,將不同做法收集后,用投影展示交流。師:這是誰做的?你來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生:我是先算的48×14,算出結果后,最后點上的小數點。(師這時投影解題過程中有小數點的做法,引導學生觀察。)師:同學們看,這種做法跟前邊的有什么不一樣?生:他計算的每一步都有小數點。師:那我想問問你,你在計算的時候,是先算的什么?生:48×14。師:是啊,在計算象這樣的題目的時候,我們通常在計算過程中不寫小數點,只點好積的小數點就可以了。三、學生嘗試解決兩位小數的乘法。師:哎,剛才我們解決的都是一位小數乘整數,那兩位小數乘整數你還會計算嗎?生:會。師:0.72×5(師板書后,找一生板演)動手試試看。其他生做,師巡視。師:這次你是怎么計算的?(找板書同學講解。)生:我先是把0.72變成72,再用72×5,算出結果是360,最后再把360變成3.60。師:這次0.72變成72,發生了怎么樣的變化?生:擴大到原來的100倍。(師板書)師:那360變成3.60,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生:縮小到原來的100分之1。(師板書)師:看這個同學結果是3.60,有不一樣的嗎?生: 3.6。師:3.6?生:也對。師:哪一種更簡練?生:3.6師:是啊,根據小數的性質,當小數的末尾有0時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師將板書積末尾的“0”劃掉。)四、小結:(注意手勢)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覺得小數和整數相乘時,應該怎樣計算?生:應該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來做。師:誰還有補充的?生:我覺得做完后,一定要想好積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最后再縮到原來的幾分之一。師:你說的非常有道理。五、練習:1、如何確定小數點的位置。師:我們班同學也剛學完了小數乘整數,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水平如何?誰來說說這一題?生:錯了?他沒點小數點。師:那你覺得正確結果應該是多少?生:3.36師:大家同意嗎?生:同意。師:好。那我們再來看看這道題對不對?生:不對!師:又怎么了?生:小數點點錯位置了。師:那你覺得這道題的正確結果應該是多少?生:4.02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這樣?(大屏幕演示小數點移動到正確位置。)生:對。師:老師希望大家在計算有關小數乘整數的題目時,可千萬不要犯這樣的錯誤!2、生活應用。師:其實小數乘法在生活中也經常用到。下面咱們一起去裁縫店看看,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大屏幕顯示題目:做這樣一件上衣需要1.2米布,做24件上衣,這匹30米的布夠嗎? )生解決后,全班交流。3、小游戲:師:下面我們一起輕松一下,做個小游戲,好不好?生:好!師:這里有個題版,上邊的算式是16×12=192,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兩個小數點,現在同桌兩人一起合作,將一個小數點,放在因數里,另一個對應著放在積里面,比一比,誰想出的方法多?同桌操作后,全班交流.師:哪對同桌愿意到黑板上來演示你們倆的想法!(生舉手,師任選一對同桌到前面黑板演示。同桌先合作演示的前兩種,其他同學都同意。演示第3、4種后,師詢問。)師: 這種擺法你覺得有道理嗎?生:我覺得有道理。因為這樣就變成了兩位小數乘整數了。不過得在小數點的前面再加上0。師:大家同意他的說法嗎?生:同意。師:還有不同的擺法嗎?(這時生演示第5種)同學們看,這樣擺就變成了整數乘整數。師:那我如果把兩個小數點都放到因數里,積又會怎么樣?想不想知道?生:想。師:相信在后面的學習中,你一定會找到答案。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