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教學反思 《用計算器探索規律》主要講的是“積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規律”以及利用這些規律進行簡便計算或總結新規律的內容,在此之前很多練習或考試中也出現過這樣的簡單的規律的問題,雖然那些時候沒有明確說出這些規律,但學生已經有了這樣的意識或者感覺,比如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怎么變化積就跟著怎么變化,學生似乎對這樣的知識很熟悉。上完這一單元,我感覺我們班的學生對于積的變化規律掌握的較好,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一個數,得到的積就是原來的積乘(或除以)這個數,學生對一個因數變化積的變化規律掌握的很好,甚至兩個因數同時乘(或除以)的也掌握的不錯,掌握不好的是一個因數乘一個數,另一個因數除以一個數的情況,這一課的時候,我事先想到了這樣的問題,所以在拓展題中加了這樣的題目,認真講解了這樣的題目可以分成兩步來看,先看一個因數的變化,再讓第二個因數進行變化,找出它們的積的變化,講完了我發現還是有一些學生沒有完全掌握,導致在練習和考試中出現錯誤。第二節課中,我先讓學生回顧了積的變化規律,并從簡單的例子入手,讓學生意識到除法算式中的商也有它自己的規律引入新課,我著重強調了商不變的規律的前提是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但是在練習的時候我也發現,其實部分同學在做題目的時候,不會想到用我們學過的商不變的規律,不會去拿被除數和除數同時除以相同的數去判斷這一題的商是不是不變,而是直接把口算得出答案,在問到幾個同學是怎么做這些題目的時候,幾個人給我的是相同的答案,口算出來的,再追問一句怎么口算出來的,大部分都會說是根據簡答的算式推導出來的。而這樣的推導過程就是規律的運用過程,看到被除數和除數都乘10就會想到它們的商不變,當然也有一些同學學到的新知識是需要慢慢消化的,慢慢地他應該就能發現利用規律的簡便之處。其實課后想一想也是的,很多知識都是在潛移默化中運用著,在學生的無意識中運用著。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除法豎式的簡便計算中,我先回顧了學完的兩個規律,并請學生進行舉例說明,喚起學生的已有知識后,我先出示了一道能整除的整百數除以整十數的問題,學生用之前學過的除法算式很快就列出了豎式,這一題的教學時,我先板書了一般的列豎式的方法,有板書了根據商不變的規律去掉被除數和除數末尾相同個數的零的方法,學生一直認為第二種方法比較簡便,很快接受了這種新的方法。接下來我將除數進行了修改,變成了有余數的除法,先讓學生根據剛才的簡便算法列出了豎式,特意沒有讓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寫出橫式,列完豎式的時候我讓學生再寫橫式,結果大部分的同學就直接把豎式得到的商和余數寫了上去,少部分同學發現這里的問題,趁著這樣的機會,我讓學生認識了商不變的規律下其實余數是變化的,一個小小的設計想讓學生意識到本節課的難點,商不變的規律下,余數是變化的,而余數的變化是跟原來的除法算式有很大的關系的。學生在練習的時候也留意了這樣的問題,突破了難點。練習中我發現,學生對于這一單元的難點還是沒有全部突破,部分學生仍然不能準確地判斷出積和商的變化規律,特別是兩個因數同時變化的情況,或者是被除數和除數一個乘一個除以的時候,在以后的練習中這樣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解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