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 本單元講述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前的中國古代歷史。安排6課,秦朝2課,兩漢共4課。第11課秦的統(tǒng)一(一)本課講秦統(tǒng)一意義時,強調統(tǒng)一完成后,“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王朝”。此據2011年版歷史課標提法。講述時應注意兩點:第一、第4課說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本課說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王朝”。二者差別明顯,但學生易混淆。第二、以往我們常說秦統(tǒng)一后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或王朝)。此說并無不妥,但說在公元前221年,在教科書尚未涉及秦朝政治制度、民族關系等時,即把這個深而復雜的論斷寫出或講出,豈不是“硬灌”?即令老師要使用這一提法,也應在本課結束時或下一課中使用。還要說明的是,2011年版課標及本書都淡化了五種社會形態(tài)。21cnjy.com(二)本課講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的措施時,增寫了以馳道和直道為干道的“道路網”建設一條,有聯系當代交通事業(yè)(含“動車”、“高鐵”)快速發(fā)展之意。21·cn·jy·com第12課陳勝、吳廣起義(一)本課實際全面講秦末農民起義,內容大大超出按2011年版課標擬定的課題名稱。(二)為讓歷史常識更系統(tǒng)一些,為強化第12、13課的內在聯系,本課“史海拾貝”講述楚漢戰(zhàn)爭概況。第13課西漢興盛本課共3目,第1、2目為新增,第3目是實驗本“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一課內容的濃縮。本課內容豐富而重要,份量頗重,宜安排二課時。21教育網(一)關于“西漢的建立”一目本目緊接楚漢戰(zhàn)爭,講劉邦建立漢朝(西漢)的基本史實。除此之外,還用一段較長小字(楷體)講劉邦推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包括原因和主要措施。2·1·c·n·j·y(二)關于“文景之治”一目“文景之治”是我國古代著名“治世”之一,是重要的歷史常識,故重點講述。教科書綜合列出文帝和景帝主要的休養(yǎng)生息措施,并給“文景之治”下了通俗的定義。(三)第1目與第2目的內在聯系兩目講西漢初期的歷史。此時期推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無為而治”,明顯受道家思想影響。此階段為漢武帝“有為”提供了物質基礎。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四)關于“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一目1、增加了監(jiān)察區(qū)(卅部、刺史)制度。2、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作了比實驗本更準確的解釋。(大綱本解釋很不準確)第14課絲綢之路(一)第二目(絲綢之路的開辟)開頭增寫一段文字介紹西漢絲織業(yè)的發(fā)達,意在說明絲綢之路開辟的物質條件。www.21-cn-jy.com(二)豐富了“史海拾貝”的內容,有聯系“一帶一路”時政熱點的意圖。第15課東漢的興衰2001年歷史課標(實驗稿)中,從西漢后期至魏國建立之間,空白一片,本書按2011年課標增寫本課,避免了歷史的斷裂。本課不僅系統(tǒng)講述東漢興衰過程,而且提及西漢與東漢之間的新莽政權。【來源:21·世紀·教育·網】(一)關于“光武中興”一目引導學生從兩層意義上理解“光武中興”,其一是劉秀重建了劉姓漢王朝;其二是他使國家重現興盛景象。(二)第1目講了強項令故事(楷體字)、“史海拾貝”講了清白吏楊震的故事,均與廉政有關。“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一切歷史教科書都是當代史教科書”,從某種意義上說,確是如此。21·世紀*教育網(三)本課的《東漢疆域圖》很值得注意。第一、注明反映公元140年(東漢順帝永和五年)東漢疆域(版圖)。第二、臺灣島標注“夷洲”。第三、主圖和附圖上的南海,都注名稱“漲海”。表明當時中國人已為南海命名,稱其為“漲海”。www-2-1-cnjy-com第16課秦漢時期的文化(一)內容選取2011年版歷史課標要求講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產生、司馬遷和《史記》、造紙術、張仲景和華佗,完全按此編寫,本課就只有漢文化而無秦文化了。故此,在導語中寫了“雄偉的秦長城、壯麗的秦始皇陵兵馬俑”一句。“史海拾貝”以圖文結合方式介紹秦始皇陵兵馬俑。(二)P95“蔡倫和工匠們”改造造紙術這一提法,是遵照審查意見寫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