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三課 成績之外的收獲(課型:新課) 班別: 組別: 姓名: 評價: 一、【學習目標】1、體驗成長的快樂,培養不驕不躁的品質,懂得努力、勤奮、堅持不懈、會學、能學,才能有好的成績,好的發展。2、學會反省自己,更好地認識自己。掌握適合自己進一步發展的方法,能根據實際情況調 整發展目標與計劃。3、認識收獲來自辛勤的勞動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提示:詳細閱讀教材P104-108,在課本中找到下列問題的答案并用鉛筆劃出來,圈出一些關鍵詞,再把此問題寫在課本中這些答案的對應位置。獨立完成并熟記,背下帶※的問題。)1.我們在分數之外會有哪些收獲?P104-106 ※2.怎樣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P108三、【易錯知識點】1.成績的高低、收獲的多少,最終取決于我們自己,取決于我們所付出的辛勞和努力2.勤奮是事業成功的基礎。3.到達理想彼岸的唯一途徑是:認準目標一直往前走四、【合作探究】運用所學基礎知識,根據材料內容、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回答內容要盡量運用課本知識點,知識點要體現題目要求,觀點明確。 材料一:一直作為學生至高榮譽的“三好”,漸漸有些變味——“三好”變成了“一好”,即學習成績好,人選大多集中在學習成績排前10名的學生,對大多數學生失去了激勵作用;有些老師認為思想好就是“聽話”;標準過于統一,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材料二:近年來,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完全取消了“區三好學生”的評選,取而代之的是“鼓樓之星”。上海市開始淡化“三好學生”的稱呼,一般稱為“優秀隊員”或“優秀團員”。武漢市一所中學也取消了“三好學生”的評選,取而代之的是“陽光少年”評價制度。武漢市中小學的三好學生評選,更強調個體發展和社會性,要求學生做社會的“好公民”、學校的“好學生”、家庭的“好子女”。新 課 標 第 一 網(1)你是怎樣看待材料一中的做法的?(4分)(2)材料二中對學生的評價有哪些現實意義?(3分)五、【收獲感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認識(體會、感悟)到六、【鞏固提升】 1.對于學生來說(C )。A.收獲的只有分數B.除了分數,還是分數C.除了分數,還應有更加廣闊的天地D.除分數外,一無所有 2.在分數之外我們還有更廣闊的空間,包括(C )。①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②各類學業考試與檢測③創新學習與課外學習活動 ④社區服務活動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3.乒乓球界“維納斯”獨臂少女帕蒂卡:19歲的波蘭殘臂少女納塔莉亞·帕蒂卡創造了歷史——她是第一個同時參加奧運會和殘奧會的乒乓球選手。堅強的帕蒂卡說,她沒什么可遺憾的:“參加奧運會是我的夢想,如今夢想已經成為現實。”達到理想彼岸的唯一途徑是(C )。A.勤奮、努力 B.誠實刻苦C.認準目標,一直往前走 D.要樹立遠大理想 4.“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愛迪生這句話的意思是( B)。A.天才靠智慧B.天才靠勤奮C.天才是天生的,后天不可造就D.只要有靈感,稍加勤奮也可成為天才 5.進入初中快一學期了,轉眼到了收獲的季節,盤點一下自己的收獲。答案提示:在分數之外,我們還有很多的收獲:(1)一個學期以來,我們在身體、心理和其他各個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長和發展。(2)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我們成長和發展,有了新的收獲。(3)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我們有不同的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