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交友的智慧主編人:校審人: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自我反省,力爭做他人的益友和諍友,識別損友,拒絕誘惑。2、能力目標:能夠運用交友原則指導自己與同學的交往,能夠恰當地解決自己在交友過程中的困惑,能夠做出負責任的選擇。3、知識目標:①明白交友要講原則的道理,學習掌握分辨真假朋友的方法;②掌握交友的基本原則。學習探究自主預習(閱讀教材P32–P42,完成下面問題)1、如果評選學習小組“最佳人氣獎”,你會把票投給誰?2、什么是“益友”、“諍友”和“損友”?3、結合自身實際,思考自己有沒有遇到交友的障礙?4、我的疑惑合作探究(一)小組合作1、小組討論,評選出本學習小組的“最佳人氣獎”。小組成員合編一段“推薦理由”,獲獎者發表“獲獎感言”(均50字以內)。2、閱讀教材第34頁,小組成員共(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分享:朋友指出自己的缺點與不足時的感想。然后換位思考,當自己指出朋友的缺點或不足他的感想又是怎樣的。3、小組討論:朋友之間一味地“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不是一件好事,為什么?閱讀教材第37頁,小組探討:怎樣才能遠離損友?(二)應用1、結合教材第35頁,根據生活經驗及所學知識,小組討論并總結出真正的友誼與“江湖義氣”或“哥們兒義氣”的區別。閱讀教材第39頁方框“怎樣才能找到好朋友?”結合自己的經歷,小組討論、總結、歸納出交友的方法和藝術。總結升華※音樂小憩——《朋友別哭》※知識歸納(一)要善交“益友”。 1、什么是益友?所謂“益友”是指品德高尚、志同道合,有益于自己進步的朋友。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益友”,我們交友時要選擇“益友”。2、善交益友包括樂交“諍友”。“諍友”就是能夠直言不諱地指出我們的錯誤、( http: / / www.21cnjy.com )缺點或不足,批評和幫助我們的朋友。同學之間應該成為諍友,一方面要樂于接受同學的批評,另一方面要敢于并善于提出批評。3、善交益友也要求區別真正的友誼與“江湖義氣”或“哥們兒義氣”。(1)友誼與“江湖義氣”是有本質區( http: / / www.21cnjy.com )別的。“江湖義氣”只講“友情”,不講是非,其結果是助長壞思想、壞行為的產生,最終必然是一害朋友,二害自己,三害集體。(2)有人把“江湖( http: / / www.21cnjy.com )義氣”看做是“夠朋友”,這種看法很容易導致不良的后果。很多青少年就是因為分不清真正的友誼與“江湖義氣”或“哥們兒義氣”而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二)要遠離損友。1、什么是損友?“損友”是指會對自己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和好人交朋友,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好的影響;與壞人交“朋友”,也會不知不覺地受到侵蝕。為什么交友要謹慎,遠離損友?隨著交往范圍的不斷擴大,社會中(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某些消極因素可能對我們產生影響,加之我們涉世不深,辨別和控制能力還比較薄弱,因此,可能在交友上犯錯誤。為此,一定要謹慎地選擇朋友,遠離損友。(三)掌握獲得友誼的方法和藝術。友誼的獲得,需要我們掌握方( http: / / www.21cnjy.com )法,講究藝術,付出努力。如,要真誠、平等、尊重、理解、寬容、信任、體諒、知心、關愛、幫助、贊美、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堅持原則、不嫉妒,等等。當堂反饋1、下面說法體現了正確交友原則的是()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③人不為己,天誅地滅④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2、有人說:“溝通是一座橋,渡你淌過溪水;溝通是一溪水,幫你澆熄怒火。”這表明溝通可以()A.避免分歧,消除差異B.加深理解,化解矛盾C.寬容自己,苛求他人D.彼此信任,事事忍耐3、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表明()①廣交朋友,朋友多是好事②朋友之間是相互影響的③結交好的朋友,會使我們終身受益④結交壞的朋友,會使我們染上壞思想、壞習慣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4、我國著名作家丁玲告訴我們:“如( http: / / www.21cnjy.com )果給他什么東西,他就對你好;不給他什么東西就對你不好,這樣的朋友千萬別交。”對這斷話理解錯誤的是( )A.要慎重選擇朋友B.不交勢利朋友C.不要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D.不要給朋友任何物質上的幫助5、“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這句話告訴我們要()A.樂交諍友 B.善于交際C.不交損友 D.慎重交友6、吳彤和小紅是同桌,她們成了好朋友,昨天數( http: / / www.21cnjy.com )學摸底考試,小紅一道題目不會做,想問吳彤這道題的答案,但是被吳彤委婉拒絕了。小紅不高興,嘴里嚷著:“還說是好朋友呢?”(1)說說你結交朋友的原則。(2)交友應該掌握哪些主要的方法和要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