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友誼的天空第四課 友誼與成長同行第1課時 和朋友在一起【學習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尊重他人、珍視友誼的情感,在交友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能力目標:認識到交友的好處,學會處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知識目標:了解交友的好處,認識友誼的力量。【重點難點】重點:友誼的力量。難點:學會處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師: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人都曾給予我們關愛之情。不僅有父母、老師的關愛,更有同學朋友的關愛。哪位同學能講一下朋友對自己關愛的事例。學生講朋友關愛自己的事例。師:是呀,朋友和友誼是人生永恒的話題。步入初中,我們會想念小學的朋友,也會迎來新的友誼,今天,我們探討有關朋友的話題——和朋友在一起。自學互研 生成能力(一)自主預習1.伙伴、同學、朋友,成為我們生命中越來越重要的部分。2.對友誼的渴望,讓我們相互靠近。在與朋友的交往中,有歡笑,也有淚水;有甜蜜,也有苦澀。3.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我們的言談舉止,興趣愛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響。4.朋友,見證了我們一起走過的成長歷程,我們需要真誠友善的朋友。5.與正直、誠信和見識廣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二)合作探究知識模塊一 我的朋友圈探究一:教材P38運用你的經驗及P39探究與分享(1)把你的選擇涂在P38上面的星號☆里(可以多選)。(2)在成長的歲月里,哪些朋友曾與我們相伴?請把他們的名字寫在P39圖的相應位置。(3)你的朋友在年齡、性別、性格、地域、民族、與你的空間距離等方面,在不同時間段有什么特點?(4)隨著年齡的增長,你交友的范圍、與朋友的活動內容有什么變化?答案提示:前3問據實回答,填寫即可,(4)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許有人發現,自己的交往范圍擴大了,朋友圈也擴大了,交往內容更豐富了;也許有人發現,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變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關系更加密切。探究二:教材P40探究與分享(1)隨著年齡的增長,尋找友誼更難了嗎?(2)你會因為怕麻煩而拒絕友誼嗎?為什么?答案提示:(1)不是更難。因為雖然小學時的朋友分開了,但自己的交往范圍擴大了,交往內容更豐富了,朋友圈也會擴大。(2)不會,因為我們渴望友誼,友誼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生命的美好。知識模塊二 友誼的力量探究三:教材P40下面探究與分享(1)朋友對你有哪些影響?請完成自己的“朋友影響力”圖。(2)完成了“朋友影響力”圖,你有什么發現?答案提示:(1)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完成圖。(2)發現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我們的言談舉止、興趣愛好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響。探究四:教材P42探究與分享這些是真正的友誼嗎?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答案提示:場景一、四是真正的友誼,場景二、三不是真正的友誼;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回答。探究五:教材P43閱讀感悟及下面拓展空間(1)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2)有人說:“能結交到親密的朋友是一種幸福,而擁有一個對自己深刻而良好影響的朋友則是人生的幸運。”你同意這個觀點嗎?結合自己的交友經歷談談感受。答案提示:(1)體會到了友誼的力量。正是偉大的革命友誼成就了兩位偉人。(2)同意,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我們的言談舉止、興趣愛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響。與樂觀開朗的朋友相處,我們會變種豁達;與樂于助人的朋友相處,我們會變得富有愛心。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分組分別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后,必須有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2.合作探究部分,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1.從喜歡運動的朋友那里,我們愛上了運動;從樂觀的朋友那里,我們學會了樂觀。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 B )A.朋友怎么做,我們就怎么做B.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C.性格相同,愛好相同的人才能成為朋友D.真正的朋友應該分享一切2.培根有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名言:“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對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C )A.友情是我們必不可少的心理“營養”B.友情能夠使人分享更多的歡樂和幸福C.擁有了友情我們就將擁有一切D.友情有助于我們排解煩惱和憂愁3.在一次“你有知心朋友嗎?”的調查中,72%的同學非常肯定地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這表明( D )A.中學生缺乏友情B.中學生交友不講原則C.中學生出現濫交朋友現象D.友情是我們健康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4.學校心理輔導站來了下面三位同學,他們的共同苦惱都是沒有朋友,不受同學的歡迎。張超:十分健談,他一進入交往圈,就打開話匣子,只要別人一開頭,他便一直說下去。而對方說話時他要么時常插嘴,要么干脆不聽。劉力:從來不說別人的好話,只要聽到有人夸別人,他就插進去說自己,而且一說就沒完沒了,眉飛色舞,直到大家各自散去,才無趣地走開。小明:思維敏捷,在課堂上喜歡搶答問題,但他不會尊重別人,往往是別人還沒有答完問題,他就急于發表看法,而且言辭激烈,這使班上許多同學都很反感他。(1)請你分析這三位同學不受歡迎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請分別給他們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幫助他們找到朋友。(3)日常交往中,我們應該如何營造和諧的同伴關系?答案提示:(1)①在交往過程中,不懂得尊重他人;②貶低別人,抬高自己;③缺乏基本的社交禮儀;等等。(2)張超應學會傾聽,少說,即使要說也要等別人說完;劉力要學會贊美別人,這是一種最容易引起對方好感的人際交往形式;小明不應急于搶答,發表看法,要等適當的機會,語氣要隨和;等等。(3)①尊重朋友,維護朋友的自尊心,平等相待;②坦誠、積極的相互交流;③關愛朋友,盡自己所能幫助朋友;④真誠的贊揚朋友,給予對方激勵;⑤對朋友的不同意見持寬容態度,容納朋友的長處和短處,相互取長補短;等等。課后反思 查漏補缺這節課我學會了:這節課我未解決的疑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