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第八課第二框敬畏生命自主學習主干梳理1.為什么要對生命產生敬畏心?(1)當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人為的災難、不可預知的結束……我們會感受到生命是 、艱難的。【來源:21·世紀·教育·網】(2)當人們萬眾一心,為挽救生命而努力,為守護生命麗拼搏,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們又會體味到生命是 、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 的情懷。 (3)當我們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時,我們就會 它。2.怎樣理解生命至上?(1)我們的生命都是寶貴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比金錢、權勢等更重要。在這些外在的東西面前, 高于一切。21·世紀*教育網(2)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承認 的生命同樣重要。(3)“仁者愛人”“ ”,具備這樣的情懷,理解這樣的道理,才會讓我們自覺地珍愛他人的生命,如同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3.怎樣做到休戚與共?(1)敬畏生命,讓我們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 ,使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 。www-2-1-cnjy-com(2)我們只有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才會 、 、 和 身邊的每一個人。(3)我們對生命的敬畏是內心的 。我們對待他人生命的態度,表達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當我們能夠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時,我們就走向了 。合作探究 熱點剖析1.生命至上 【關鍵詞】 跪著手術最美姿勢2016年3月5日,一張“淮安洪澤醫生跪著手術”的照片感動無數網友,被稱為“最美姿勢”。照片中的主人公是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人民醫院腦外科醫生趙光元。3月3日下班后,他開始巡視病房,這時急診來了位腦溢血患者急需手術。為了便于徹底清除患者腦部的血腫,醫生要選擇合適的姿勢。而趙光元患有強直性脊柱炎,手術時間長了,只能選擇跪在地上為患者手術。4個多小時的手術時間,趙光元跪了近兩個小時。(1)為什么趙醫生做手術的姿勢被稱為“最美姿勢”?(2)他的行為給你什么啟發?2.休戚與共 【關鍵詞】 特蕾莎修女 慈善工作者 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因其一生致力于解除貧困,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這位貌不驚人的修女,讓無數被世俗社會拋棄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幾個小時里,獲得尊嚴的補償。她曾把一個瀕臨死亡的老人帶回救護所,老人躺在床上,緊緊地握住修女的手,說:“我生活得像條狗,如今我死得像個人,謝謝你!”“用偉大的愛做小小的事”,特蕾莎修女一生踐行的這個準則,不僅使她自己獲得內心的寧靜與滿足,也試圖喚醒全世界的良知。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1)特蕾莎修女對貧苦人的愛體現了她什么樣的生命觀?結合特蕾莎修女的言行談談你對這種生命觀的理解。(2)你如果在街上見到那些無家可歸的乞討者,會怎么做?達標檢測 一課兩練基礎過關一、單項選擇題1.小強所在的學校不定期舉行各種逃生演練、緊急疏散等活動。他對此舉不以為意:又沒發生地震,用得著那樣瞎練嗎?下列說法中,最能說服小強的是( ) A.人的生命是頑強的,也是脆弱的,關愛生命從小事做起 B.人們全都是為了自己活著 C.無論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D.通過逃生演練、緊急疏散活動實現生命價值2.央視記者采訪復旦投毒案的投毒者林森浩時,林森浩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生命只有一次,時間不能倒流。人,特別是年輕人應該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才會對生命敬畏,才會對自己的生活負責。”這啟示我們( )敬畏生命就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敬畏生命,才會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④敬畏生命,才會尊重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胛止。”這句話告訴我們人要有 ( )21教育網 A.惻隱之心 B.是非之心 C.敬畏之心 D.羞恥之心4.某校七年級(4)班的同學在班會上,就“敬畏生命”展開了熱烈討論。以下是四位同學的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 )21cnjy.com A.小紅說:“人的生命十分寶貴,它完全屬于自己。” B.小林說:“人的生命生來就是脆弱的,所以要敬畏生命。” C.小軍說:“我敬畏生命是因為老師讓我這樣做。” D.小梅說:“珍愛他人生命應如同珍愛自己的生命 二、簡答題5.2016年4月15曰下午至4月16日凌晨,廣東消防官微一連更新五條微博,言辭極為嚴厲地回應了一段名為《火災拍攝者殘忍42秒》的視頻及其拍攝者。該視頻記錄了4月14日發生在廣州市花都區一場大火中,一名男子哀嚎喪生的畫面。“消防哥”詰問,“消防哥譴責在面對這么絕望呼救時他竟然能淡定拍下還發出來。這是徹徹底底袖手旁觀,拍攝者記錄下的是這個人最沒有尊嚴和最無助的時刻,這樣的做法對嗎?難道,一個生命感受到的烈火灼膚之痛,竟然比不上發一條熱點視頻所引發的滿足感?”21·cn·jy·com(1)你如何評價視頻拍攝者的行為?(2)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攝像師、人人都是主持人,“傳播至上”的規則與公序良俗相悖時應如何抉擇?能力提升2016年3月27日深夜,四川師范大學大一男生蘆某在宿舍樓學習室內被其室友滕某殺害。事件經過:2016年3月26日,被害人蘆某在寢室內唱歌吵到了同寢室的滕某,兩人吵了一架,之后被室友勸和。第二天晚上,滕某把蘆某叫到了宿舍樓內不熄燈的學習室里,用一把不銹鋼菜刀將蘆某砍死。事后,滕某投案自首,警方依法將涉嫌故意殺人的犯罪嫌疑犬滕某刑事拘留。www.21-cn-jy.com【血的教訓】(1)馬加爵、藥家鑫、林森浩從我們的記憶里還沒有隱去,又出現了一起殺人事件,請從生命的角度解讀出現這些事件的原因。【生命反思】(2)被害人的生命已逝,然而對這幾起事件的反思卻不應逝去。這幾起事件給你什么啟示?【追求美好】(3)向著陽光奔跑,便會遠離黑暗;關懷他人生活,便不會舉刀殺人。我們應怎樣與他人“休戚與共” ?2·1·c·n·j·y參考答案第二框敬畏生命自主學習 主干梳理1.(1)脆弱的(2)堅強的敬畏(3)珍視2.(1)生命價值(2)別人(3)推己及人3.(1)關懷共同生活 (2)尊重關注關懷善待 (3)自愿選擇道德的生活合作探究 熱點剖析1.點撥:(1)因為他尊重生命,把生命的價值看得高于一切,為挽救生命而不懈努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 21*cnjy*com(2)我們也要樹立生命至上觀念,對生命有一種敬畏的情懷,不僅珍愛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愛他人的生命,當他人生命遇到危險需要幫助時,盡可能伸出援手。 ‘2.點撥:(1)敬畏生命。①我們的生命都是寶貴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比金錢、權勢等更重要,生命價值高于一切;②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③“仁者愛人”“推己及人”,具備這樣的情懷,才會讓我們自覺地珍愛他人的生命,如同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④我們只有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才會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⑤我們對生命的敬畏是內心的自愿選擇,當我們能夠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時,我們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2)只要回答體現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即可。感悟提升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敬畏生命的文化傳統。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著為人做事要學會敬重和畏懼,要有底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2-1-c-n-j-y達標檢測 一課兩練基礎過關1.A學校不定期舉行各種逃生演練、緊急疏散等活動,防患于未然,是珍愛生命的表現,人的生命是頑強的,也是脆弱的,關愛生命就要從小事做起。A符合題意;人們為自己活著的同時,也都為他人活著,8項錯誤;c項與題意無關;人們通過奉獻實現生命的價值,D項錯誤。【來源:21cnj*y.co*m】2.B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敬畏生命的意義。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除了基本的敬畏生命外,還要掌握交往的原則、技巧等,①錯誤;②從林森浩的話中得到了直接體現;如果林森浩當初有敬畏生命的意識,便不會有投毒案的發生,③④正確。3。C 本題通過讓學生理解敬畏之心的作用,來告訴我們要有敬畏之心。材料的意思是凡知道畏懼的人,必言謹身正,說話有分寸,行為不沖動,雖偶爾脊些出格之處,但不會出現大的過失。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4.D本題考查學生對敬畏生命相關內容的認識。人們為自己活著的同時,也都為他人活著,A項錯誤;人的生命既有脆弱的一面,也有堅強的一面,8項錯誤;我們敬畏生命是內心自愿的選擇,C項錯誤;生命至上,要看到別人的生命與我們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D項正確。【出處:21教育名師】5.【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敬畏生命、道德底線的認識和理解。第(1)問,視頻拍攝者的淡定行為反映了他對生命的錯誤態度,理應受到譴責;第(2)問重在引導在學生面對社會復雜現象時作出正確的選擇。【版權所有:21教育】答案:(1)視頻拍攝者不顧他人生死,淡定拍下視頻。這種淡定是對生命的漠視,在視頻拍攝者心中缺乏對生命的敬畏之心,應當受到強烈譴責。(2)面對生命,我們應努力救援,即使無力施救,也應有起碼的悲憫。“傳播至上”是對生命的“犯罪”。能力提升【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敬畏生命的認識和理解。第(1)問,這幾起殺人事件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問題中已經設定了思考角度,應嚴格遵守;第(2)問,這幾起事件給我們的啟示主要是增強生命意識,敬畏生命;第(3)問,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回答休戚與共的要求即可。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答案:(1)①數起殺人事件,而且有的還很殘忍,說明他們自身生命意識淡薄。②身為大學生,文化素質比較高,但仍然做出此種行為,說明我們在青少年的生命意識教育上還存在欠缺。21*cnjy*com(2)①人人都渴望生存,我們應對生命心存敬畏。我們只有對生命心存敬畏,才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②我們應把對生命的敬畏內化為自己的自愿選擇,而不僅是書本上和他人的教導,這樣才不會因一時沖動,就魯莽地采取過激行為。(3)①我們只有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才會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②我們對待他人生命的態度。表達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當我們能夠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時,我們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