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 表內乘法(二) 教學建議 一、教學要求《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在“學段目標”的“第一學段”中提出了“經歷數與代數的抽象、運算、建模等過程,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能準確地進行運算;在對運算結果計算的過程中,發展數感。初步形成運算能力,發展抽象思維;了解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培養學生“四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嘗試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在“課程內容”中提出了“結合具體情境,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能熟練口算表內乘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運用乘法運算解決生活中常見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實際意義作出解釋。”二、教學建議本單元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會歸納乘法口訣,并熟練地掌握2~6的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計算乘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既是前面已經學過的乘法口訣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注重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了解乘法口訣的來源,從結構上弄清口訣的意義,理解一句口訣可以用于兩個乘法算式,為今后乘法交換律做好的鋪墊。本單元在知識內容和學習方法銜接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乘法口訣是小學數學最基礎的知識之一,對今后的計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一定要熟練掌握。(一)把握學生認知起點,讓學生經歷編制7~9乘法口訣的過程,加強學習過程的探索性,讓學生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1.重視學生已有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經驗,促進學生對新知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操作,自主嘗試,編寫乘法口訣。如在“7的乘法口訣”一課中采用七巧板拼圖形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探究,加強對乘法意義的理解。2.通過觀察直觀圖,利用遷移的方法,促進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在數形結合中加強對相同數相加,可以依照乘法算式編制乘法口訣的思考方法。如在“8的乘法口訣”一課中,采用學校軍樂隊的隊列,進而分析結果,借助“數軸”直觀模型,動態呈現小狗跳躍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幾個8連加的結果可以用乘法來表示的過程。3.在教學時應考慮到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知識需要親自實踐、探索才能獲得。應加強操作、觀察等實踐活動,如擺小棒、直觀圖了解幾個幾的含義,得出乘法的結果進而得到乘法口訣,使學生清楚了解乘法口訣的來源。(二)采用多種形式從不同角度加強練習,幫助學生對乘法意義理解,運用編制口訣的方法進行記憶的同時,尤其利用對乘法口訣本身規律來加強記憶,熟記乘法口訣1.運用多種形式記憶乘法口訣。可利用情景圖、生活實例、對口令、開火車等形式提高記憶的興趣和效率。2.在趣味性和現實性的練習中,溝通算式間的聯系來記憶口訣。如討論7×3和7×4之間的關系,利用口訣中隱藏的規律加強記憶口訣,推導記憶法。3.在具體問題中利用乘加、乘減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記憶乘法口訣。在74頁第7題列式兩種情況:7+7+7+5與7×3+5,讓學生比較,后者計算更加簡便,對乘法意義理解更加豐滿,同時還溝通相鄰乘法口訣間的聯系,有助于熟練記憶口訣。4.教師在練習中注意安排一些內容充實、形式多樣、富有效率的練習活動,提高學生靈活運用乘法口訣計算乘法能力,激發記憶乘法口訣的興趣,通過熟練掌握,使學生記憶乘法口訣時的速度達到《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每分口算8~10題的要求。(三)在開放性的情境中培養學生探索乘法算式規律,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過程,構建用乘法算式解決此類問題的數學模型,注重學生“四能”的培養1.在情境圖中,鼓勵學生能夠發現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2.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深化對乘法算式意義的理解。情境中承載學生認知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和一些數量關系的教學,要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多次體驗、感悟、積累“數學模型”,用乘法運算解決問題的體驗。3.引導學生理解現實情境,讀懂豐富的數學信息,把握情境的特點,嘗試用數和數量表示信息,用語言敘述情景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實現由問題情境向數學問題的轉化,建立用乘法運算解決問題的數學模型。(四)注重學生思維過程的展示與交流,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并學會反思和梳理解決問題的過程1.通過讓對所學乘法口訣進行自主整理,讓學生發現并運用規律,達到對所學乘法口訣知識合理、完整知識體系整體建構。為學生系統掌握這部分知識提供了有力的幫助。2.在練習中,注重操作,講清規律,體現教材編排思想。同時滲透乘法口訣的數學史對“九九”歌的了解,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學習數學的信心。3.在多種練習中,引導學生主動交流,表達自己想法。重點突出乘法口訣中乘法在計算中作用,以及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數學的價值和數學的樂趣。4.組織學生全面回顧總結的收獲,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結合“成長小檔案”,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學生數學經驗的積累,重視數學模型的建立和數學思想的滲透本單元教材中,大量創設數學問題的情境,通過擺學具、畫圖等方式,讓學生經歷將這些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的過程。如在8和9乘法口訣的編排上,教材呈現“數軸”這個直觀模型,解釋了數與形的內在聯系,突出數軸上點與數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并由此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突破教學難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