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第一目: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道路 1956年4月,毛澤東發表了《論十大關系》的重要講話,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并對這一道路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毛澤東論述了正確處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系列重大關系,提出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基本方針。《論十大關系》的發表,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開始努力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為中國共產黨八大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準備。21·cn·jy·com 第二目: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 這一目主要講了這樣幾個問題。 其一,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 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對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確的判斷,并在此基礎上確定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中心任務。21cnjy.com 大會正確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黨在今后的根本任務。大會指出,由于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我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已經基本上得到解決,幾千年來的階級剝削制度的歷史已經基本結束,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了。我國國內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www.21-cn-jy.com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路線是正確的,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時期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創造性地運用,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取得初步成果,對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2·1·c·n·j·y 其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的提出。 1957年2月,毛澤東發表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重要講話,系統地闡述了關于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理論。 毛澤東全面分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特點,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兩類社會矛盾理論。他還強調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針。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是黨的“八大”路線的繼續和發展,是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要理論成果。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學說以及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社會矛盾學說,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為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社會各種社會矛盾,提供了基本的理論依據,對馬克思列寧主義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21教育網 第三目:探索的成就、局限和意義 其一,探索的成就。 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艱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論成果。我們不僅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而且積累了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來源:21·世紀·教育·網】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成就是在國內發生嚴重經濟困難,在國際上遭到戰爭威脅和巨大壓力(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長期封鎖禁運,蘇聯撕毀合同、撤銷援助)的情況下取得的。21·世紀*教育網 正如《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所說的:“我們現在賴以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技術基礎,很大一部分是這個期間建設起來的;全國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們的工作經驗,大部分也是在這個期間培養和積累起來的。這是這個時期黨的工作的主導。”www-2-1-cnjy-com 其二,探索的局限。 由于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一項嶄新的實踐,人們對如何走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還缺少規律性認識,加上當時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的影響,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發生過曲折,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歷史局限性:這一探索總體上還沒有擺脫蘇聯的模式;探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正確的理論成果,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在實踐中堅持下去;而探索中存在的錯誤傾向逐步發展,最后導致“文化大革命”的發動。2-1-c-n-j-y 其三,探索的意義。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自主地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這一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確的和比較正確的理論觀點和方針政策,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這一探索也為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逐步形成的鄧小平理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