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試卷一、選擇題(本題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1916年11月,羅曼·羅蘭在《戰( http: / / www.21cnjy.com )時日記》中寫道:“歐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毀滅。兩年以來,它一直瘋狂地沿著這條災難的道路越走越遠。”以下哪一事件最能體現歐洲的“瘋狂”()A、帝國主義列強爭奪巴爾干半島B、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形成C、凡爾登戰役D、意大利見風使舵,參加到協約國一方作戰2.運用數據進行分析是歷史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情況統計持續時間參戰國傷亡人數經濟損失4年多30多個國家3000多萬人3000多億美元A.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浩劫B.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C.世界反法西斯戰爭D.第二次工業革命進行的原因3.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組織是()A.保國會B.興中會C.同盟會D.國民黨4.要想參觀辛亥革命遺址,最理想的去處是()A.武漢、南京B.南京、北京C.武昌、廣州D.延安、遵義5.閱讀下表,分析當時中國民族工業出現表中變化的外部原因是()年份擁有廠家擁有資本工人人數1913689家33億元27萬多19201795家50億元55萬多A.辛亥革命沖擊了封建制度 B.“實業救國”思潮的鼓舞C.帝國主義忙于“一戰”,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掠奪 D.中國民族工業實力雄厚6.孫中山(1866-1925)曾回(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憶說:“28歲那年,我就與20多個華僑,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團體,決心用流血斗爭推翻清王朝。”孫中山在“28歲那年”的主要活動是( )A.上書清政府,反對立憲 B.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C.成立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 D.開展革命活動,準備武昌起義7.在20世紀第二個十年間堪稱中國歷史轉折的里程碑事件有哪兩個()A、武昌起義、中華民國成立B、《新青年》創辦、武昌起義C、五四運動、《新青年》創辦D、中華民國成立、五四運動8.某中學進行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放映了一部( http: / / www.21cnjy.com )電影,其中有這樣一組鏡頭:青年學生高呼著“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在街頭進行示威。請你推測影片中學生斗爭的主要對象是()A、清政府B、北洋軍閥政府C、國民黨反動派D、帝國主義9.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 http: / / www.21cnjy.com )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歸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實證明,這場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強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是()A.新文化運動B.五四運動C.北伐戰爭D.秋收起義10.井岡山是中國著名的紅( http: / / www.21cnjy.com )色旅游勝地,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井岡山有著斗爭的光榮歷史,其主要依據是()A、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B、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抗日革命根據地C、朱毛勝利會師,創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D、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11.下列事件中不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是()①陳獨秀創辦《新青年》②黃花崗起義③北伐戰爭④秋收起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陳獨秀原名干生,字仲甫,著名的思( http: / / www.21cnjy.com )想家、政治人物、語言學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建者。下列對其功績敘述錯誤的是()①在北京創辦《青年雜志》②在任北大校長期間,提倡“學術思想自由”③1920年,在上海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④1921年,參加中共一大并被推舉為中央局書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3.以下對第一次國共合作認識實現的背景認識正確的是()A.共產黨認識到應該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B.在美國的促成下,孫中山決定外與蘇俄聯合,內與共產黨合作C.“打到列強,除軍閥”,實現國內和平與統一,成為人們的普遍愿望D.在國民黨一大上,事實上確認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14.抗日戰爭開始后,國民政府先后組織了四大會戰。其中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狂妄企圖的會戰是()A.淞滬會戰B.太原會戰C.徐州會戰D.武漢會戰15.1935年以后,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漲的客觀原因是()A.中國共產黨的號召B.華北事變的發生C.-二九運動的推動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提出16.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就西安事( http: / / www.21cnjy.com )變結束時的局勢發表評論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她所說的“統一”指的是()A.國民政府實現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B.蔣介石獲釋并重新執掌軍政大權C.國共兩黨停止對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17.1922年的中共二大指出,要( http: / / www.21cnjy.com )實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應該聯合全國各革命黨派,組成民主的聯合戰線。此“聯合戰線”的第一次嘗試是指()A.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B.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C.北伐戰爭D.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18.歷史譜寫著歌曲,歌聲凝聚著歷史。下列歌曲在中國20世紀20年代廣為傳唱的是()A.“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B.“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C.“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D.“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19.1926年9月18日《工人之路》載:漢( http: / / www.21cnjy.com )陽兵工廠的工人于9月1日宣布“為自身的利益,為湖北民眾的利益,為革命的利益”,實行總罷工。漢陽工人罷工是為了配合()A.北伐戰爭B.南昌起義C.秋收起義D.紅軍反“圍剿”20.共產黨和國民黨在歷史當中既有合作又有內戰,其中1931—1936年,中國共產黨不斷調整對國民黨的政策是為了()A.推翻蔣介石的反動統治B.打破國民黨對根據地的圍剿C.團結一切力量抗擊日本侵略D.取得全國抗日民主運動的領導權二、非選擇題(有6小題,共60分。請把答案寫在“答題紙”的對應位置上。)21.(9分)閱讀下列材料( http: / / www.21cnjy.com ),回答問題:材料一“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的,這并不足怪,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1)根據所學知識說說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推翻專制政體所進行了哪些斗爭 (3分)材料二:“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于天地之間。”——《河南程氏遺書》五四運( http: / / www.21cnjy.com )動前,陳獨秀說:“君主也是一種偶像,他本身并沒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眾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號令全國,稱做元首;一旦亡了國,象此時清朝皇帝溥儀,俄羅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尋常人還要可憐。這等亡國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拋在糞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眾的地方呢?”——陳獨秀《偶像破壞論》(2)據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國人對皇帝的看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材料三:“皇帝,該算是至高無上、神圣(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閘門一經打開,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盡管辛亥革命后,一時看來政治形勢還十分險惡,但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聲一響和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發展,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3)依據材料三分析說明,為什么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2分)(4)綜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意義。(2分)22.(10分)材料一:梁啟超在《五十(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中國進化概論》中把中國人通過向西方學習“然后知不足”的過程分為三期: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這二十年間,都是覺得我們政治法律等等,遠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組織形式,一件件搬進來,以為能夠這樣萬事都有辦法了。革命成功將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輸入吾國,最初促( http: / / www.21cnjy.com )吾人之覺悟者為學術,相形見絀,舉國所知矣;其次為政治,年來政象所證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殘之勢。繼今以往,國人所懷疑莫決者,當為倫理問題。此而不能覺悟,則前之所謂覺悟者,非徹底之覺悟,蓋猶在惝恍迷離之境。吾敢斷言曰:倫理的覺悟,為吾人最后覺悟之最后覺悟。——陳獨秀《吾人最后之覺悟》請回答:(1)材料一中,按照梁啟超對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過程的分期,請你列舉“第一期”與“第二期”的主要事例。(3分)(2)材料一中“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指的是什么事件?這個事件有哪些重要內容?(4分)(3)根據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國人漸趨覺悟的過程。結合新文化運動的背景,說明“倫理的覺悟”出現的原因。(3分)23.(10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在19世紀最后的三十年里,西方列( http: / / www.21cnjy.com )強掀起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海外擴張狂潮,世界被列強瓜分完畢。列強在殖民地面積上所占位次情況如下:英國居第一位、法國居第二位、德國居第四位、美國居第五位。——據《世界近現代史精要》整理材料三: 英國的志愿入伍者簇擁在征兵處,想在緊張局面結束之前進入法國參戰。在德國,出征的士兵斗志昂揚,婦女們爭相向士兵槍管里插入鮮花。材料四: 一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經濟損失1000萬人2000萬人3400多億美元(1)據材料一,概括各國工業生產發生的變化。導致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2)聯系材料一、二,簡答各國由此產生的矛盾形成了哪些軍事集團?其交鋒導致了什么戰爭的爆發?(3分)(3)材料三揭示了歐洲一戰前怎樣的一種社會現象?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么?(2分)(4)據材料四概括一戰產生的嚴重后果。(2分)24.(11分)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前赴后繼地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中國共產黨人延續了孫中山未竟的( http: / / www.21cnjy.com )事業,開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時間及標志性事件是什么?該事件與右圖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何聯系?(4分)(2)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從井岡號角( http: / / www.21cnjy.com )到長征壯歌,從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一條艱難曲折的革命道路。說說該道路的內容?請舉例在開辟這條革命道路過程中的兩個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歷史事件。(4分)(3)“消除內亂,打倒軍閥,( http: / / www.21cnjy.com )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這是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綱領。請概括當時中共提出了怎樣的民主革命任務?并聯系中國共產黨所開辟的革命道路,你認為從這兩件事中我們獲得成功的寶貴歷史經驗是什么?(3分)25.(9分)材料一::由是言之,自辛( http: / / www.21cnjy.com )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中國之情況不但無進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勢。軍閥之專橫,列強之侵蝕,日益加厲,令中國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獄。此全國人民所為疾首蹙額,而有識者所以榜徨日夜,急欲為全國人民求一生路者也。——1924《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材料二:關于建立統一戰線的方式,1922年7月黨的二大提出的設想原本是實行“黨外合作”,但共產國際駐華代表馬林卻倡議實行“黨內合作”,即共產黨員、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造成為各革命階級的聯盟。這個倡議得到了共產國際(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的贊同。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 http: / / www.21cnjy.com )。8月1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轄下各地方軍隊名目取消,統一名為“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北伐軍共有8個軍,總司令蔣介石,參謀長李濟深,各軍軍長均為國民黨人。根據材料一,結合史實說明軍閥之專橫如何“令中國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獄”的?(2分)(2)當時國共兩黨有著怎樣的共同奮斗目標?兩黨共同合作的最大成果是什么,請列舉兩方面的史實說明?(4分)(3)第一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的標志是什么?根據材料二說明,這次國共合作給中國共產黨哪些深刻的經驗教訓?(3分)26.(11分)材料一:2015年9月3日是我國首個法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 。這是是中國首次在10月1日國慶節(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t"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以外的日子舉行閱兵式,目前,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10多個國家將派方隊和代表隊參加閱兵。體現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國際性。材料二:爭取抗戰勝利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只有這種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才能使抗戰得到最后的勝利。——《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材料三:無視民眾和在野黨(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強烈反對,日本自民黨在19日凌晨舉行的國會參議院全體會議上強行表決通過安保法案。安倍政權強行通過的安保法案,結束了日本戰后多年“專守防衛”的政策,會把日本拖入危險境地,也會給亞太地區安全增加了不確定因素。“抗戰勝利紀念日”的設立源于哪個時期的歷史事件?該時期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是以什么事件為開端?該事件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人民在我國抗( http: / / www.21cnjy.com )戰中培養了深厚友誼,請舉兩例說明我國抗戰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并說明中國戰場對世界所作出的貢獻?(3分)(3)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軍事兩個方面論證材料二的觀點。(2分)(4)材料一與材料三形成了鮮明對比,面對日本右翼分子所作所為,你認為他們應樹立怎樣的正確態度,才會給亞太地區帶來美好未來?(2分)201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試卷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CACACBDDB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CABCBAAC二、非選擇題21、(1)建立中國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 http: / / www.21cnjy.com )發起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等。(3分)。(2)革命前認為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對皇帝的迷信。(2分)(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們的思想,這正是五四運動的產生的思想基礎。(2分)(4)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2分)22、(1)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3分)(2)新文化運動。內容: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4分)(3)學術——政治——倫理(器物—制( http: / / www.21cnjy.com )度—思想)。辛亥革命后,多數中國人精神面貌沒有根本改變;一批進步知識分子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的影響。(3分)23、(1)英國經濟發展變慢,美國和德國經濟發展迅速,后來居上。原因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3分)(2)形成了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個軍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戰。(3分)(3)現象:各國民眾狂熱地支持戰爭。原因:極端民族主義的推動。(2分)(4)造成了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文明的浩劫。(2分)24、(1)1919年五四運動五四運動使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為中共的誕生提供階級基礎(4分)(2)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發動南昌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4分)(3)反帝反封建,建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立足中國國情,制定符合中國實際的政策、道路(3分)25、(1)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 http: / / www.21cnjy.com );北洋政府統治期間,出現軍閥割據混戰局面,國家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各派系輪流控制政府,政局動蕩不安。(2分)(2)對內打倒軍閥,對外推翻帝國(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義壓迫,實現民族獨立,把中國統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國。北伐戰爭;①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使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②收回了漢口英租界(4分)(3)南京國民政府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 http: / / www.21cnjy.com )眾經驗教訓:①必須堅持統一戰線中的工人階級領導權②必須重視武裝斗爭,建立黨和人民直接掌握的革命軍隊(3分)26、(1)抗日戰爭時期九一八事變影響: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4分)(2)兩例:①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 http: / / www.21cnjy.com )戰場②在美國幫助下,開通駝峰航線③美國向日本投入兩顆原子彈抗戰國際意義: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3分)(3)政治上: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軍事上:國民黨正面戰場、共產黨敵后戰場,形成了共同抗擊敵人的戰略態勢。(2分)(4)深刻反省自己的侵略歷史,面向未來;正視歷史,以世界人民利益為重,保衛二戰成果(言之有理即可)(2分)201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試卷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選擇題21.(1)(2)(3)(4)22.(1)(2)(3)23.(1)(2)(3)(4)24.(1)(2)(3)25.(1)(2)(3)26.(1)(2)(3)(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社會思品第一次學力測試卷.doc 九年級社會思品第一次學力測試卷答案.doc 九年級社會思品第一次學力測試答卷紙.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