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古代西亞國家備課日期主備人上課日期總課時1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體會自然環境對文明的重要影響。認識古代西亞國家文明的文明成就對現代社會的深遠影響。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知識目標:知道古代巴比倫進入早期文明的典型標志:漢謨拉比法典。知道古代西亞地區的其他文明成就,如楔形文字、字母文字。教學重點古代西亞國家的文明成就教學難點對《漢謨拉比法典》的認識設計亮點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大量的影像、動畫、圖片等信息,不斷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歷史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刺激學生的有意注意。討論題的設計,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探究。在討論中,既可以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又可以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教學過程備注環節一:問題思考,導入新課。列舉現代西亞國家的熱點問題,引入新課教學。設計意圖:從現實問題中引出對歷史問題的思考,激發學習興趣。環節二:閱讀圖文,自主探究據圖分析:河流、民族、重要城市、氣候、自然環境等。早期城市國家的出現、兩河流域的統一等。設計意圖:知道西亞地區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以及出現的早期文明代表:古巴比倫、希伯來王國、腓尼基。從中體會體會自然環境對文明的重要影響。環節三:角色扮演,突破難點第一步:演一演:請同學們結合教材P6《漢謨拉比法典》中的某些條文規定:進行表演。并說說每一條文反應的意思?(分組進行)并從這些條文中,簡單分析古巴比倫的社會階級狀況。第二步:想一想:這些規定與現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第三步:議一議:分析《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設計意圖:角色扮演,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激發學習興趣。通過以上三步,深入理解法典的實質。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環節四:自主學習,突出重點第一步:認一認:楔形文字和字母文字,激發興趣。第二步:說一說:兩種文字出現的原因、特點。第二步:理一理:兩種文字對世界語言文化發展的貢獻。設計意圖:古代西亞國家的文明成就:文字,突出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環節五:總結拓展,升華主題古代西亞國家發展的歷程。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8世紀,公元前16世紀。設計意圖:理清全文脈絡,總結新課。古代西亞國家的文明對現代社會的深遠影響。設計意圖:通過了解古代西亞國家文明的文明成就,體會他們對現代社會的深遠影響。板書設計古代西亞國家古代西亞文明之源 2、古巴比倫王國的建立3、《漢謨拉比法典》 4、西亞文字及其影響作業安排:作業本相關練習教學反思:本課所出現的歷史時間眾多,跨度較大,分布比較凌亂,用年代尺可以很好地掌握。但直接讓學生到黑板上去演示,沒有任何的課前鋪墊,效果當然也就達不到預期。既沒有培養學生歸納能力和歷史時序感,又浪費了時間。如果能充分考慮學生剛接觸歷史這個實際情況,讓學生合作進行歸納,找出所有需要的時間,再請學生回顧七年級年代尺知識,加以預熱。這樣教學效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