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一、【課標解讀】:課程標準:描述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情景和事例,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列舉事例,展現古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成就和特點,知道古代中華文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課表解讀:結合史料,描述唐代的社會生活,知道唐朝與各民族、其他國家在生活習俗風尚方面的互相影響,體會唐朝博大開放的胸懷和容納百川的氣度;通過材料解讀分析,知道唐朝在科技文化領域的主要成就,了解雕版印刷術和火藥應用的重要歷史意義,感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二、【教材簡析】:本課主要從唐代科技文化和社會生活角度詮釋唐朝時期的社會風貌。科技文化選取了雕版印刷術的發明、火藥的運用和唐詩等主要成就,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唐朝盛世文化的燦爛,激起民族自豪感;社會生活主要選取飲食、服飾、娛樂等方面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唐代在習俗、風尚等方面中西互通和多民族交融的特點。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李白、杜甫詩歌的主要藝術風格和成就,知道唐詩在唐代文學領域的重要地位,感受唐代盛世文化的燦爛。了解唐朝雕版印刷術和火藥技術的發展應用情況及意義。(2)能舉例說明唐朝少數民族和外國文化對唐朝飲食、服飾和娛樂等方面的影響,感受唐朝中西互通、多民族交通的特點。2.過程與方法:(1)通過讀圖、史料分析,知道唐朝在文化科技領域的重要成就,感受唐朝燦爛的文化。(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結合實例說明少數民族和外國文化對唐朝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影響,體會唐朝在習俗、風尚等方面中西互通、多民族交通的特點。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唐代的科技文化和時代風尚的學習,感受唐代文化的輝煌,形成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感受唐朝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風貌,感悟文化交流互通的重要性。四、【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知道唐朝科技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了解唐朝社會生活的時代風尚。難點:了解唐朝文化成就及其對后世的影響和唐朝社會生活方面中外交流民族融合的特點。五、【教學策略】:多媒體教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填空的形式,回顧上節課內容師:在唐朝這個開放革新的時代,又會涌現哪些新型的技術和燦爛的文化,當時的唐人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呢?設計意圖:回顧上節內容,溫故而知新,通過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新課教授環節一:唐代的科技和文化1、設問:玄奘在天竺游歷歸國后帶回了非常珍貴的佛學經典,那么如何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都能看到這些經典呢?設計意圖:承接上一節內容,引出唐代的雕版印刷術問:你知道雕版印刷的制作方法嗎?結合閱讀卡和幻燈片補充,了解雕版印刷術的步驟。問:你知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哪一部嗎?思考: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對人類文化有何重要意義?2、過渡:唐朝的雕版印刷術為世界文化的發展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軍事上也有大膽的創新發明。出示火藥箭圖片、文字史料。設問:從上述材料中你知道唐朝在軍事上取得了怎樣的突破?這一突破對唐朝和后世有何影響?設計意圖:閱讀圖文史料,學生了解唐朝把火藥用于軍事的史實及其重要歷史意義師補充火藥的發明和配制。3、過渡:唐朝的科技發展對文化和軍事等領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唐朝的雕版印刷品中不僅有保存傳播了佛學經典,還保留了大量的詩集。出示《唐詩三百首》問:唐詩只有三百首嗎?出示兩段材料,思考為什么唐朝能夠成為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設計意圖:通過材料,了解唐朝經濟繁榮、科舉制度對唐朝文學藝術的推動作用。出示三首經典唐詩,問:你知道這三首詩分別是哪位詩人的作品嗎?你知道他們的哪些詩歌作品?(學生嘗試背一背)他們的詩歌有何特點?設計意圖:通過背誦唐詩,感受唐朝詩歌的多樣風格和特色。環節二:唐代的時代風尚過渡:唐朝先進的科技和繁榮的文化、經濟吸引了很多少數民族和周邊國家來訪,結合所學知識猜測一下其中都有哪些人?小組合作探究:閱讀教材第97頁內容,思考:(1)、少數民族和外國人的到訪對唐朝人的社會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衣食住行娛樂等方面);(2)、唐朝文化對其他民族和國家有何影響?(3)、結合上述史實,說一說唐代社會生活的特點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帶著問題去了解唐朝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感受唐朝社會生活方面中外交流民族融合的特點。(三)課堂小結拓展性小結:假如李白穿越時空來到今天,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他會提出哪些建議呢?七、【板書設計】科技領先:雕版印刷術、火藥用于軍事文化繁榮:唐詩社會生活:中西互通,民族融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