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甲午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教學設計二次備課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戰爭爆發的背景、經過;《馬關條約》的簽訂及影響;2.通過《馬關條約》和《南京條約》的比較,分析其對中國社會造成嚴重危害,培養學生比較、綜合問題的能力。3.通過對戰爭過程的講述,認識清政府在戰爭中的腐敗無能和喪權辱國的可恥行徑;廣大愛國官兵在戰爭中表現出的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學重點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背景和《馬關條約》簽訂及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教學難點《馬關條約》簽訂及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難點。教學過程一、創設新情景:導入:2011年3月,日本接連遭受了地震、海嘯、核事故的打擊,世界震驚,但有很多中國人幸災樂禍,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就是因為日本在100多年前開始對中國發動的那場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二、新課(一)、甲午戰爭1、探究一:甲午中日戰爭的背景設置舞臺情景劇,讓學生參與表演,了解甲午中日戰爭前夕的國內、國際形勢。(學生參與舞臺情景劇,閱讀材料分析戰爭爆發前國內,國際背景,討論作答)過渡:地大物博的天朝上國又是如何應對彈丸小國的挑戰的呢?結果如何?2、探究二:甲午中日戰爭的過程和結果(1)、指導學生看地圖了解戰況,播放PPT顯示圖片和閱讀材料,演示甲午戰爭的經過。(閱讀課本文字和地圖材料,了解戰爭過程及英雄人物的事跡。)過渡:出人意料的是,地大物博的天朝上國竟然敗給了彈丸小國日本?為何會出現這種結局呢?(2)、PPT材料:(學生綜合以上所學,多角度分析討論得出結論。)過渡:彈丸小國日本會向地大物博的中國提出什么樣的要求呢?(3)、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指導學生閱讀課本《馬關條約》內容,與《南京條約》內容進行對比。指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說《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過渡:總之,《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標志列強侵華進入一個新階段,中國半殖民地華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然而,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俄、德、法的在華利益,他們面對這樣的結果會怎么做呢?面對腐朽的清政府,被割讓的臺灣人民又該如何呢?3、探究三: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指導學生閱讀材料討論,由學生從中國、日本、國際格局三個方面,發表對這場戰爭影響的看法。)(二)、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1、列強劃分勢力范圍(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提問:甲午戰爭后,列強以哪些方式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對中國會帶來什么危害 (2)指導學生觀察圖8-13及閱讀圖說,找一找:哪些國家在中國有勢力范圍?它們的勢力范圍分別在哪里?2、“門戶開放”政策學生合作探究(1)、為什么美國要提出“門戶開放”政策。(2)、“門戶開放”政策的內容是什么?(3)、“門戶開放”政策為什么被各國接受?(4)、“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有何影響?三、課堂小結:、1、今天我們學習了甲午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你有什么感想?2、讓學生暢所欲言。四、作業:1.及時復習學過的知識2.完成作業本上相應的作業板書設計:甲午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1、甲午戰爭(1)背景(2)過程和結果(3)影響2、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1)、列強劃分勢力范圍(2)、“門戶開放”政策教學反饋:Continu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