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時 民族精神,興國之魂 民族精神在當代的弘揚與發展一、民族精神,興國之魂1.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維系、協調、指導、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 。 2.民族精神的內涵是什么 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 為核心的 的民族精神。 3.中國共產黨拓展了民族精神的內涵,有哪些體現 “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64字創業精神”“ ”“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精神”“ ”等,極大拓展了民族精神的內涵,使中華民族展現出嶄新的精神風貌。 二、民族精神在當代的弘揚與發展1.當代中國,我們應怎樣弘揚與發展民族精神 (1)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最鮮明的主題就是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民族精神轉化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2)當代中國,還需要把弘揚以 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與弘揚以 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統一起來。 (3)當代中國,要把民族精神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際行動。2.弘揚民族精神對公民的要求是什么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全體中華兒女的團結奮斗,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職責。(2)堅持愛國主義,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我們要不斷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自覺把個人理想與 、 聯系起來。 民族精神是在長期的歷史進程和積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識、民族文化、民族習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等共同特質,是指民族文化中維系、協調、指導、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探究點1 薪火相傳,越燃越旺紅色旅游是以革命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進行參觀游覽、緬懷革命傳統、增加閱歷的主題性旅游活動。紅色旅游,在政治教育、文化傳播、經濟發展、和諧社會建設等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極大地促進了其自身的發展。重慶市是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一塊紅色土地,紅色資源豐富,紅色旅游近年來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問題探究】(1)你知道的重慶市紅色旅游景點有哪些 請至少寫出三個地方。(2)發展紅色旅游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舉措。我們要弘揚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3)有人說:“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已經沒有必要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了。”你贊同這種觀點嗎 請簡要說明理由。探究點2 高擎火炬,書寫未來2014年9月是第11個“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宣部、教育部決定從2004年開始,把每年9月定為“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為了迎接第11個“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你校準備開展下面三項活動,請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務。【問題探究】(1)【經典回眸 我的記憶】學校將開展一次了解新中國成立歷程的活動。你認為可以通過哪些方法落實此項活動 (2)【活力源泉 我的解讀】學校準備開展一次“弘揚民族精神”的演講比賽,請你回答弘揚民族精神的理由。(3)【服務祖國 我的行動】你班還準備開展一次“我為祖國作貢獻”的主題班會,請你談談,作為中學生,你能為加快祖國的發展做些什么 一、選擇題(下列1~3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4小題的備選答案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意的,請選出)1.(2013河北)小輝依據下列人物的事跡及影響,概括了以下主題,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 A.弘揚民族精神B.加速經濟騰飛C.推動科技進步D.維護世界和平2.(2013淄博)最近,以“美德山東人、厚德齊魯風”為主題的《美德山東》公益形象宣傳片在中央新聞頻道播出,從圣人孔子到人民公仆孔繁森,從崗位能手許振超到平民英雄刁娜,他們的精神穿越歷史時空,傳遞著正能量。這些民族精神( )①是在充分挖掘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基礎上加以弘揚和培育的 ②是堅持與時俱進,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加以弘揚和培育的 ③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④對內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的作用,對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吳菊萍用雙臂接住了墜樓的小女孩;張麗莉用年輕的身軀護住了學生;吳斌遭受重創之后依然將車穩穩停好,保全了一車人的生命安全。億萬群眾將“最美”二字送給了他們。這些“最美”( )①生動地詮釋著人間的真善美 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③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④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精神力量A.①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2014年“兩會”期間,關于加強文化引導、宣傳中華文化,大力弘揚民族精神的提案層出不窮。之所以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因為民族精神( )A.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B.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靈魂與傳承C.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D.是我國當前一切工作的中心二、非選擇題5.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十七大以來首次將“文化”作為中心議題的全會。為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濱州市某中學九年級(1)班開展了創編《文化強國》簡報的活動。這份簡報共分兩大板塊,每一板塊都有尚未完成的內容,請你協助編輯進行補充完善。★文化強國★板塊一: 【要論摘編】 ◎(示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在全體人民中大力弘揚以 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 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增 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板塊二: 【理論探究】 沒有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請概括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發揮全民族精神力量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我們萬眾一心點評:漫畫《我們萬眾一心》體現了中華兒女團結統一的偉大民族精神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自主預習核心和靈魂 愛國主義 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 愛國主義 改革創新祖國建設 民族振興課堂探究探究點1 (1)渣滓洞、白公館、紅巖革命紀念館、歌樂山烈士陵園等。(2)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3)我不贊同這種觀點。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關系到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競爭力亟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亟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亟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探究點2 (1)組織老干部、老戰士、老模范等人員,到學校宣講革命歷史和光榮傳統;組織學生收集、整理家鄉為新中國成立作出貢獻的英烈故事,在校內外進行宣講等。(2)民族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維系、協調、指導、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3)努力學習,學好本領;承擔責任,熱愛祖國,關注祖國的變化發展;積極宣傳我國的方針政策;積極為祖國的發展獻言獻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等。當堂達標一、選擇題1.A 2.D 3.D 4.ABC 二、非選擇題5.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族精神的內涵及重要意義的理解和認識。板塊一考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核心,屬于識記類內容,較容易回答;板塊二考查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答案:板塊一:愛國主義 改革創新板塊二:民族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維系、協調、指導、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第二課時 全面建小康,實現中國夢1.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三步走”目標是怎樣的 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是從 階段起步的, 是第一步, 是第二步,再往前走就是 階段了。 2.怎樣認識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 (1)到 年,全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是 、 、發展 的小康。 3.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間是什么 在20世紀末基本實現“小康”的基礎上,我國在 世紀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 4.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是什么 (1)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實現 社會的宏偉目標。 (2)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 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5.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這個夢想,就是要實現 。 (3)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全面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爾系數低于40%;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0平方米;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八是大學入學率20%;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探究點1 實現中國夢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閉幕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問題探究】(1)你認為我國如何才能實現“中國夢” (2)青少年應怎樣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 (3)請你為實現“中國夢”設計幾條宣傳標語。探究點2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問題探究】(1)上圖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目標,請你補寫出圖中缺項的內容。(2)2000年我們達到的小康有什么特征 (3)2050年前全國人民的重大使命是什么 一、選擇題(下列1~3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4小題的備選答案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意的,請選出)1.下面圖表中的數據說明了( ) 全面小康實 現程度年份全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2000年59.6%64.3%55.6%53.2%60.3%2010年80.1%88.0%77.7%71.4%82.3%(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發布的統計監測報告) A.我國已經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B.我國已經實現了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C.我國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奮斗目標的第二步D.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取得巨大成就,但地區發展仍不平衡2.2013年7月17日搜狐IT消息: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北京發布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91億,較2012年底增加2656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4.1%,較2012年底提升了2.0個百分點。這反映了( )A.我國人民生活比較富裕,達到了高水平的全面的、發展平衡的小康B.我國正在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發展階段C.我國已躋身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D.我國堅持把發展科技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3.(2013聊城)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 )①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即“收入倍增計劃”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③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④建黨一百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21世紀頭20年小康建設的目標是( )A.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B.較高標準的小康C.偏重于物質消費的小康D.精神文明的小康二、價值判斷題5.(2013蘇州)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蘇州市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中的有關數據城市和農村居民收入比上年增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元)均在14%以上3800020000注:2012年蘇州市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0%。材料二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奮斗目標。蘇州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要增加民生投入,辦好民生實事,提高民生質量。更大力度落實城鄉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計劃。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經濟信息 (2)蘇州市應如何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計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點評:到2000年,全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是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黨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我國在21世紀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自主預習貧困 溫飽 小康 富裕 2000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 很不平衡 21 全面建成小康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課堂探究探究點1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視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等等。(2)青少年要積極宣傳“中國夢”,明確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必須自覺增強民族危機感、民族自尊心以及民族責任感;樹立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立志成才,服務社會、報效祖國,要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把個人理想與“中國夢”結合起來,積極承擔起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自覺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3)相信夢想,相信奇跡,相信中國夢;任人唯賢,堅持德才兼備,共赴中國夢;擁抱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中國夢。探究點2 (1)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②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2000年我們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堂達標一、選擇題1.D 2.B 3.A 4.ABD 二、價值判斷題5.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實現全面小康的認識。第(1)問,根據材料一的圖表和注解,要能分析提煉出:城鄉居民收入都有很大增長,且快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但城市居民的收入要高于農村居民的收入;這既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反映出城鄉發展的不協調性。第(2)問,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無非就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落實科學發展觀等。答案:(1)蘇州市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已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但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城鄉發展還不夠協調。(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促進收入分配公平;堅持城鄉協調發展,不斷提高農民收入;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答出四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