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知我家研學案學習目標:1、家庭關系的確立與結構。2、與父母血緣關系不可改變。【自學提示】一、家庭關系的建立1.結合P4-5的探究,以及P5第一段,可以知道:通常所說的“家”都與家庭有關,即: (完成目標1)2.因此,“家”的主要特點是 劉某與菲結婚組成了新家庭①。一年后,這個二人世界變成了三口之家——增添了寶寶杰倫②。三年后,劉、菲的感情破裂,分道揚鑣。菲菲帶著杰倫另嫁發哥,過上新的生活③;劉某也與大S喜結良緣,并收養了災區的一名孤兒,共享天倫之樂④。3.從家庭的含義我們可知,家庭關系的確立有幾種情形,結合上述事例,分別說明這幾個家庭的組成①②③④ 4.現在的家庭結構一般有完成必做題1-----4。二、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案例:某男孩5歲時被人拐賣,生母苦苦搜尋,從不放棄,18年后,終于在媒體、社會的幫助下,得以找到兒子:“兒子”生長在一家家境殷實的商人家庭中,而面對這樣的事實,已23歲的“兒子”在母親看望他之后離開的兩個月里沒有與其生母聯系過,電話換號了。當記者再次過問這件事情的時候,“兒子”如是說……你怎樣看待這位母親與兒子的血緣關系?怎樣理解“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通過思考,完成學習目標2。1.家庭千差萬別,父母各有千秋,在與別人的家庭、父母比較中,我們應該具有怎樣的認識?2.閱讀P6中間一段,再結合案例想一想,與父母的血緣關系能改變嗎?3.“富二代的子弟甲與窮家子弟乙相遇:甲嘲笑乙的寒酸;乙反唇相譏:你家的榮耀從你結束,我家的榮耀從我開始!” 從這件事情來看,你有什么啟示?說一說,如何看待自己的家境?父母? 完成必做題5、6。【自我檢測】必做題1、小A和小C相識、相愛,3年后,他們走進婚姻登記所登記結婚,婚后生有一子。這一家庭建立的依據是①婚姻關系②收養關系③血緣關系④繼承關系 ( )A、① B、③ C、①③ D、①③④ 2、歌曲《吉祥三寶》中唱道:“爸爸像太陽照著媽媽!那媽媽呢?媽媽像綠葉托著紅花!我呢?我像種子一樣正在發芽!我們三個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可見作者認為家庭中最重要的是( )A、成員間的血緣關系 B、家中有親情 C、平安與快樂 D、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3、當今的婚姻模式:2位獨生子女共同贍養4位老人。此模式組成的家庭結構類型屬于()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單親家庭 D、聯合家庭4、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在家庭關系中,最主要的是 ( )A、與父母的關系 B、與祖父母之間的關系C、與兄弟姐妹的關系 D、與叔、伯、舅、姨之間的關系5、小明的父親因患小兒說麻痹致使殘疾。但他很愛小明,也很關心兒子的學習。學校召開家長會,小明沒有告訴爸爸,向老師撒謊爸爸有事來不了。你認為小明的做法( )A、不對。因為撒謊是嚴重不良行為B、對。爸爸腿部有殘疾,行動不便,小明不想給他添麻煩C、不對。自古有: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丑。不能因為殘疾而嫌棄、看不起他D、對。爸爸腿有殘疾,來了肯定會丟人現眼6、有一位年輕人向一位智者抱怨自己父母的平庸、家境的平凡。智者問:“假如有人用100萬元換你強健的四肢,你愿意嗎?”年輕人回答“不愿意”。智者再問:“假如有人用1000萬元換你明亮的眼睛,你愿意嗎?”年輕人擺手:“不愿意。”智者接著問:“假如有人用1億元換你健康的生命,你愿意嗎?”年輕人連連搖頭:“不愿意”。智者說:“那就快感謝你的父母吧,他們一次性饋贈給你超過一億一千一百萬元的巨額財富。”請問:讀了這則材料你有何感受?選做題7、曾經有個孩子,常希望能和別人“換父母”。他的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沒有顯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總愛做夢,他常常會夢見自己的父母是市長或明星。醒來后孩子很煩惱,為什么自己會生長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1)請問這個孩子能“換父母”嗎?為什么?(2)請你跟這個孩子談談,讓他改變對父母的看法,學會尊重父母。思考題:8、中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家庭文化,古人認為“家和萬事興”,能“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有遠見者都希望建立良好的家風并能保持長久。著名的家訓有三國時諸葛亮的《誡子書》,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明代呂坤的“家訓”碑刻,清代朱用純的《朱子治家格言》等。你希望建立什么樣的家風傳之后人?生活中,很多家庭是不完善的,面對自己家庭中不完善的方面,你會如何去完善呢?【課堂小結】我學到了什么 目標達成情況 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