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愛在屋檐下第二框我愛我家學案一、學習目標:1、學會感受家庭中的親情和溫暖2、知道撫養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3、學會感恩父母對自己的愛,懂得尊敬父母、尊重父母的勞動。重點:知道父母撫養和教育未成年子女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二、知識梳理:我們為什么要熱愛自己的家?三.跟蹤訓練:1、家庭是綠洲,我們受了委屈,常常回家訴說;我們獲得快樂,常常與家人分享;我們碰到困難,往往向家人求援。這說明家是我們的()A.娛樂天地B.情感棲息地C.發展大本營D.物質生活的后盾2、“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這首歌詞說明了()A.沒有媽媽的人不可能獲得幸福B.媽媽是我們唯一的依靠C.母愛是偉大的、務實的,能讓我們感受到溫暖D.只有媽媽才能讓我們感受到家庭的幸福3、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是()①傳統美德的彰顯②有責任感的表現③興趣所致④親情的自然流露⑤法律的要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⑤4、當我們剛會說話時,爸爸媽媽就一字一句地教我們學古詩,當我們剛懂事時,爸爸媽媽就給我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當我們拿起筆時,爸爸媽媽就教我們寫字。這段話所要表達的道理是()①父母對我們傾注了無限深情和關愛,付出了無數心血②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③父母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④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5、愛家的體現有()①一直呆在家里,哪也不去②幫父母做一些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③離開家或回到家時,要主動地向父母打招呼④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當今社會依然存在一些重男輕女的父母,他們應該()A.摒棄封建思想,積極承擔起撫養子女的責任B.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么做是自己的自由C.受到法律的制裁D.被判刑7、據悉,2015年4月5日南京警方多次調查確認,男童施某某因沒完成其養母布置的課外作業,遭到李某某用抓癢耙、跳繩抽打及腳踩,致使施某某雙手、雙腳、背部大面積出現紅腫痕跡。警方對涉嫌故意傷害的李某某依法刑事拘留。下列對于這位母親的行為評價正確的是()A、這是親情的自然流露B、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可以免予處罰C、母親責罰兒子天經地義,無可厚非D、母親虐待兒子要受到法律的制裁8、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是( )A.無條件的,任何時候都不能免除B.有條件的,父母離了婚就不再負擔C.子女到18周歲,不管其有無獨立生活能力均不再負擔必要的撫養費D.只需生活上的養育和照料,不必講究科學的方法9、2015年9月,在美國紐約皇后區街道,滂沱大雨,一位父親被淋得全身濕透,而傘卻一直舉在兒子頭上.這一幕被網友捕捉,傳到社交網站后被瘋傳,短短13小時感動超250萬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這是在作秀,為了提高網絡關注率B、父愛如水,往往溫柔細膩C、無私、永恒的愛,無微不至、不求回報的愛D、是親情的自然流露,無需稱道10、感動中國人物陳玉蓉,一個患有重度脂肪肝的母親,為了能提供健康的肝源移植給肝硬化的兒子,抱著“割肝救子”的堅定信念,一連7個多月,每天堅持走10公里,竟然成功為肝臟減肥.“暴走媽媽”陳玉蓉成功割肝救子的動人事跡告訴我們()A、父母可以滿足子女的一切要求B、父母教會子女如何做人C、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摯的愛D、父母教給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11、父母對子女的_______,是當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A.撫養教育B.贍養C.批評D.虐待12、材料一:從呱呱墜地到翩翩少年,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做父母的不知要在子女身上花費多少心血,傾注多少情與愛。父母把子女堪稱生命的液體部分,關心子女勝過關心自己。子女生病,父母日夜守護,子女外出,父母牽掛擔憂。父母總是與子女共甘苦、同歡樂。材料二:在我們出生后,接觸最多的人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教給我們基本的生活技能,對我們進行生活規范教育,引導我們確立人生目標,教我們如何做人。材料一說明了什么?材料二說明了什么?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什么 13、正在上八年級的小兵同學的父母離婚了,法院判決小兵和母親生活。由于小兵母親下崗了,而小兵父親另外組成了新的家庭,不肯再拿出相應的撫養費用,小兵和母親生活上非常困難。(1)你認為小兵父親的做法對嗎?為什么?(2)面對這種情況,小兵應該怎樣做?我們和家庭的關系是怎樣的?大人講我小時候我愛我家父愛的特點:母愛的特點:無悔的奉獻父母為什么要對子女盡撫養教育的義務?感受家庭的溫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