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愛在屋檐下第三框難報三春暉一、學習目標:1、懂得父母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懂得不孝敬父母長輩要受道德的譴責,嚴重的要承擔法律責任。3、知道孝敬父母長輩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孝敬父母長輩”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二、知識梳理:2、孝敬父母的含義三、跟蹤訓練:1、唐代詩人孟郊贊美母愛的一首詩中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的意思是( )A.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我們要永遠銘記這種恩情B.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我們應該孝敬他們C.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但得到的回報很少D.我們一定要成為父母的好兒子、好女兒2、右邊漫畫給我們我們的啟示,你認為正確的是()A.子女孝敬父母就是對父母的要求一切順從B.孝敬父母就是與父母進行溝通交流C.子女要懂得感恩和回報父母D.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偉大無私的,不需要回報和孝敬3、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列句子能夠反映出對母親的感激之情的是( )A.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B.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C.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D.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4、最近有網友表示:以前總覺得孝敬爸媽的機會還很多,可一算,爸媽能再活二十年,每年平均回去一兩次,跟他們在一起最多就三十來次。如此一算,話題很沉重!這給我們的啟示是()A.專注國事,無暇父母B.遵紀守法,勤奮工作C.孝敬父母,常常回家D.逢年過節,多多寄錢5、“媽媽,我愿付出我的所有,只為你的微笑。”這是獲得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稱號的趙文龍對媽媽愛的誓言。從8歲起,趙文龍就開始照顧患尿毒癥的媽媽,炒菜、做飯、按摩樣樣精通。我們向趙文龍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到()①敬重父母、愛戴父母②理解父母、關心父母③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④聽從父母的安排,答應父母的一切要求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撥動了成千上萬聽眾的心弦。歌詞“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啟發我們()A.與父母有效溝通的前提是求同存異B.要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傳承中華傳統美德C.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律義務D.要聽父母的話,絕不能違背父母的意愿7、“享受數字時代,別忘帶上父母。”為教會父母使用微信,80后男孩張明畫了一份圖文并茂的9頁操作說明書,讓無數網友感受到一股強大而溫暖的正能量。他的做法啟示我們()A.互聯網的使用是造成代溝的主要原因B.未成年人必須承擔贍養扶助父母的法定義務C.孝敬父母表現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之中D.使用微信交流是孝敬父母的最好方式8、下列屬于孝的表現的是( )因親情而寬恕、包庇父母的違法行為B.縱容父母做出違反法律的事情C.勇于批評和制止父母的不道德的行為D.盲目順從父母9、觀察漫畫,選項中對漫畫的不同理解,正確的是()。①媽媽的做法無可厚非②媽媽的做法是不孝敬老人的表現③如果媽媽不改變態度,就不再孝敬媽媽④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孝敬父母的長輩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10、魯迅先生曾這樣點評《二十四孝圖》:有些故事可以勉強效仿,有些照著做會有丟掉性命的危險,還有的會讓人非常反感,這說明()①要在當代道德和法律基礎上理性盡孝②傳統孝道應結合社會實際與時俱進③應客觀傳承傳統文化,不能盲目照搬④孝敬父母的方式到何時都不能變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1、某中學八年級(三)班決定開展學習最關少年人物事跡系列宣傳活動,現邀請你參與宣傳龍花的先進事跡:榮獲2013年“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稱號的龍花,17歲,湖南鳳凰縣的苗族女孩。父親因為受刺激,患上精神病,2011年父親去世。不久媽媽又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和肝硬化晚期,家里失去了勞動力,給媽媽熬藥、做飯、挑水、砍柴、鋤地這些本該成年人干的活兒,一下子都壓在了龍花的肩上,堅強的龍花用她的樂觀照顧著家庭,一人撐起一片天,用她的堅持守望著夢想。(1)[活動策劃]可以通過哪些活動形式進行宣傳,并且寫出一條宣傳標語。(2分)(2)[人生收獲]通過這次活動,談談生活中孝敬父母的理由,并說一說你自己孝敬父母的一個實例。(3分)(3)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中華民族有著優秀的文化和傳統美德。龍花用她的樂觀照顧著家庭,用她的堅持守望著夢想,讓我們與龍花一起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發揮自己的一份正能量。為此,我們倡議:①學習龍花的優秀品質:。(1分)②傳承美德,生活踐行:。(1分)八年級(三)班班委會為什么要孝敬父母愛灑心間難報三春暉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4、如何正確理解對父母的孝順3、怎樣孝敬父母5、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父母的長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