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嚴也是一種愛【自學指導】1、課前預習:認真熟讀教材,獨立完成導學案中的問題,并勾畫在教材的相應位置。2、合作討論:各小組對疑難問題進行討論,對解決不了的問題,提交給老師。3、小組要求:學習組長、政治學習組長認真負責,做好督促檢查,確保共同提高。【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培養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確理解家長心情的知人能力增強促進自我成長的責任意識。2過程與方法:創設情景法,講解法。3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對父母親人的愛,對自己正確行為的贊賞,對錯誤行為的后悔回味恥辱;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期待,養成正確對待教育的情感。【學習重點】:,逆反心理的表現和形成的原因;認識逆反心理的危害。【學習難點】:正確認識逆反心理【預習導航】1.我們與父母產生矛盾(沖突)的原因?(或為什么原來和諧親密的親子關系,現在會變得格格不入?)(1)進入青春期后,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開始獨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2)父母責怪我們越來越不服管教,對我們的要求更加嚴格。(3)與父母在很多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于是,我們與父母之間就產生了矛盾。2.造成我們與父母兩代人隔閡(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我們在成長,有了自己的思想興趣愛好等,但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與尊重。(2)我們與父母的人生經歷、生活經驗、社會地位不同,對社會規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態度、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方式等方面難免產生較大的差異。(3)我們對父母的思想觀念,管教方法,嚴格要求,有時產生反感,甚至逆反心理。(4)我們不能正確對待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不理解、體諒父母的苦心。3.如何正確看待父母對子女的高期待、嚴要求(或如何理解“嚴也是一種愛”)?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基于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這種在我們看來有些苛刻的“嚴”,反映出父母對我們的愛。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4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兩代人的分歧,使子女對父母的思想觀念,管教方法,嚴格要求,有時產生反感,甚至產生逆反心理。5.逆反心理有哪些具體表現?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你說這個好,我非說那個好;讓我相信這個,我非相信那個。6.如何正確看待逆反心理?(辯證的看待逆反心理)(1)對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說是錯的,有的反抗不無道理。(2)我們的父母不是圣人,他們的觀念有時滯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們也難免有誤區。(3)與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幫助父母更新觀念、走出家教的誤區,也有助于我們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T(1)P22在多數情況下,--------就是拿父母的的錯誤傷害父母。(2)導致自己與家人的沖突,(3)影響自己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系,(4)懲罰了自己,也傷害了父母一選擇題(1-7七彩)(89走)1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在15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我們有著較高的期:待、嚴格的要求,這種在我們看來有些苛刻的,“嚴”,反映出()A父母為了光宗耀祖而不顧一切B父母對我們的愛C父母的法制觀念淡薄D父母極端自私2山東省濱州市某中學部分學生對家長有許多抱怨:“我對這家煩透了,父母什么事都管。”“我媽太專橫了,看什么書,交什么朋友,穿,什么衣服,都由她決定。”……作為子女不應該()A理解自己的父母B尊重自己的父母C埋怨父母,惹不起我躲得起D學會與父母溝通,消除隔閡孩子太“宅”如今已成為不少家長的心病。空2011年7月28日召開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工整專家研討會上9重慶青少年公益熱線“青蘋果線”負責人透露,該熱線成立兩年來,共接到;729位家長來電,他們中有36的人認為孩子不合群,放學后喜歡獨自待在家里。據此回答3一4題。3.孩子太“宅”容易()1形成閉鎖心理,使人際關系樹輪萎綺2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3使自己陷人孤立難以融入集體4對太“宅”的孩子,下列建議可取的是()(1)積極交往,主動開放自我(2)多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3)到網吧等人群密集的地方鍛煉自己(4)放學后,不回家A12B23C13D145.2011年12月10日,河南省南陽市19歲:青年鄭某因屢犯錯誤,常面臨父母的嚴厲管教。'為發泄不滿,他竟買來汽油放火燒家,他的父親,和不到7歲的小妹被燒傷,母親跳樓摔傷。這啟示我們,對待父母的“嚴要求”的正確態度是()A.父母不應該對我們那么嚴格B.采取極端的方式來對待父母是可以原諒的C要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D.我們要堅持做自己的事情,不要聽從父母的話6.動畫片寶蓮燈的插曲<天地在我心>用這樣幾句歌詞來表達主人公沉香對母親的感情:“天上的星星多么美麗,可是沒有你,一切都沒生氣。”在沉香的心里()A.世界上只有親情才是最真摯而美好的感情B.在家庭生活中,只有母親才愛孩子c.母愛、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美好的感情D.只要親情,只要母愛,其他人的關愛無關緊要7中學生小鳳到心理咨詢室傾訴:“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心切,而我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已經盡力了,所以我對父母的對抗心理特別嚴重。我該怎么辦呢 ’你認為小風應該()(1)理解父母的期望(2)繼續與父母對抗(3)理解父母的關愛(4)主動與父母溝通交流A123B134C123D2348(中考真題)下列關于逆反心理的觀點中正確的有()(1)在與老師和同學交往中要學會正確處理逆反心理(2)逆反心理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阻力(3)有逆反心理是不孝敬父母的表現(4)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發展中的一種正常現象(5)正確認識逆反心理有助于正確認識自己A24B135C145D23459青少年逆反心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兒方面:反抗父母,似病非病,無端生厭,厭學等。逆反心理若得不到正確引導,可能導致()(1)青少年是非不分(2)與父母的正確教育相悖(3)誤人歧途(4)對父母和自己的傷害A124B1234C24D13410俗話說:半大的小子,氣死老子。許多家長抱怨說:孩子進入初中后特別不聽話,叫他往東他偏往西,不讓他干什么他偏干什么。孩子的這種心理屬于什么心理()A從眾心理B逆反心理C攀比心理D自卑心理11欣賞漫畫砭你們少管我方。對漫畫中中學生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是()(1)處于青春期產生了逆反心理(2)父母的做法肯定是不正確的(3)獨立意識增強,希望擺脫父母的管教(4)需要學會理解和尊重自己的父母A123B234C134D12341234567891011二材料分析題11(七彩)三萍從小就聰明伶俐,很聽爸爸的話,是母十分焦急,不知如何是好。一個人見人愛的孩子。可近來她變了,凡事總愛與父母頂嘴,自作主張,有時還偏要同父母“反其道而行之”。例如:父母問她考試成績,她明明及格了,卻偏說不及格有一天天氣突然變冷,她的母親特意給她送去衣服,她競當同學們的面把衣服扔在寢室的地上。這令王萍的父母十分焦急不知如何是好。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王萍的表現反映出她怎樣的一種心理?如何正確認識這種心理?從上述材料中你得到哪些啟示?12(走)小敏一直為有一位朋友般的母親而驕傲,而自己向來也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可自從上了初中以后,她越來越找不到這種感覺了。不僅如此,有時小敏還總是與媽媽“作對”:天冷媽媽讓她多穿件衣服,她偏不;媽媽讓她帶個雞蛋去學校,她也不,媽媽讓她做家務,她總是敷衍了事,而且動不動就說“你煩不煩呀!”。媽媽對她的關心她都一概否定。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小敏與母親之間矛盾出現的原因是什么?(2)未成年子女對父母存在逆反心理的表現?(2)小敏故意與媽媽做對說明什么?長此以往,有何危害?材料二(P34全解)2014年9月17日,河北新聞網訊,家住石家莊南高基村附近、從邢臺寧來石家莊務工的曹海霄告訴記者,他的兒子曹梓冰于2014年8月31日早上留下”張今條后離家出走,至今未歸。曹梓冰今年15歲,是石家莊第三十八中學初三年級學生。曹家在南高基村開著一家便利店,平時妻子看店,曹海霄則出去打零工。曹海霄告訴記者,兒子十分懂事,但由于自己脾氣不好,會跟兒子發脾氣,曾在外人面前打罵過兒子,最近一次是在暑假放假前。對于曹梓冰的出走,母親陳海霞一度潰。陳海霞告訴記者,平時對孩子期望高,但學業上又幫不上忙,工作勞累脾氣不好,會不會是說話傷到?孩子,或者給孩子壓力大了,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材料一中,“調查結果顯示,69%的同學認為與父母有隔閡,其中6%的同學覺得離父母遠”。你如何認識這一現象?(2)材料二中,“平時對孩子期望高,但學業上又幫不上忙,工作勞累脾氣不好,會不會是說話傷到了孩子,或者給孩子壓力大了,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回答。你對父母管教討干嚴格這,種現象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