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第七課第一框《禮貌顯魅力》學習目標:1.懂得講文明有禮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會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現(xiàn)2.在實際生活中,學會以禮待人。學習重點:禮貌的重要性。學習難點:在實際生活中,學會以禮待人,并能夠在不同的情境中表達自已的禮貌。預習案:1.什么是禮貌?禮貌,是處理種規(guī)范,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2.為什么要有禮貌?(1)禮貌是的具體表現(xiàn)。它反映我們自身的,展示我們的。(2)禮貌是的體現(xiàn)。①禮貌既滿足了人們的需要。又滿足了人的。②禮貌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yǎng),影響到人際關系的質(zhì)量和的好壞,關系到的尊嚴。3.對人有禮貌的主要表現(xiàn)?w對人有禮貌的主要表現(xiàn)等方面。語言文明、態(tài)度親和、舉止端莊是與人友好交往必備的素養(yǎng)。4.禮貌用語的要求、作用?(1)要求:說話和氣,不強詞奪理,不;談吐文雅,不說;與人交談時,態(tài)度謙遜、,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要盛氣凌人,也不說大話。(2)作用:文明用語,能使,為人際關系增色。一聲得體的“謝謝”,能讓人感到暖意融融。5.態(tài)度親和的要求、作用(1)要求:態(tài)度真誠,。(2)作用:給對方一種親切感、,會拉近彼此之間,對方自然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我們。6.舉止端莊的要求、作用(1)要求:反映了,道德素和文明程度。社會交往的。(2)作用:內(nèi)在,外在。我的疑問:探究案:活動探究一:教材781.甲、乙兩個學生的行為有什么不同?2.甲、乙的行為分別給自已帶來什么后果?活動探究二:假如你遇到下列情景,請?zhí)岢鲆粋€正確的解決方法,要求做到合情合理。有一位同學隨手將冰棍包裝丟在路上解決方法:三、課堂檢測【鞏固新知識】1.中國曾有“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訓,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待人應該彬彬有禮,態(tài)度不能粗暴傲慢,更不能出言不遜。這說明:()①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②文明禮貌要通過端莊的舉止來體現(xiàn)③禮儀緣于最初的人際交往④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態(tài)度和行為等方面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2.心扉如同門戶,小小的鑰匙便可打開它,別忘了鑰匙有這樣兩把“謝謝”和“勞駕”。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A.在待人接物中,語言要文明B.文明用語能使交往和諧,為人際關系增色C.語言文明是與人友好交往的必備的素養(yǎng)之一D.人際交往中只要有“謝謝”、“勞駕”這兩把鑰匙,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3.為了推進文明禮儀教育,規(guī)范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yǎng),在2014年3月3日上午,桂林七中全體師生利用升旗時間齊聚在操場,隆重舉行了以“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為主題的三月文明禮貌月活動啟動儀式。之所以開展此活動,是因為()①禮貌是尊重的具體表現(xiàn)②禮貌是文明的③禮貌關系到國家和名族的尊嚴④禮貌只是對明星的要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④四、總結(jié)歸納【收獲新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