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一課第1課時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導學案年級九年級學科政治執筆人審核人課題第一課第一框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總課時1第1課時課型新授課時間【三維目標】知識目標:知道責任的含義;知道的責任的來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懂得每個人應該對自己負責;知道負責任的表現和意義,了解不負責任的后果。能力目標:能夠分清責任的來源;能夠隨著角色的變換,調節角色行為,承擔不同的責任;能夠為自己負責,也為他人負責。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對自己的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增強責任意識;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對那些為自己、為社會承擔責任的人心懷感激之情。【重點難點】重點:1、責任的含義2、責任的來源3、自己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意義。難點:1、理解責任的含義2、明確自己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意義。【學習方法】預習---討論–探究---總結—發現規律運用已有學習經驗 【學習過程】一、預習導學(3分鐘)自讀教材原文我的問題:1.2.二、自主探究 (6分鐘)教師問題:問題1:責任的含義?問題2:責任的幾種來源 (產生?)問題3:角色與責任有什么關系?問題4:自己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對自己負責任的意義?問題5:不承擔責任的后果?問題6:他人對我負責的表現?問題7:為什么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責任感?(為什么要對社會負責?)三.合作探究(一)我的角色 我的責任1、責任的含義:【活動一】(1)、少年該賠錢給店主嗎?(2)、該少年的爸爸該為孩子支付賠款嗎?(3)、你贊成該孩子爸爸的決定嗎?【活動二】該做與不該做的事:【活動三】(1)在搶險過程中,哪些人承擔了責任?(2)他們分別承擔了什么責任?(3)他們承擔的責任來自哪里?作為社會一員的你能為災區做點什么?2、責任的來源?【活動四】下面的責任來自哪里3.角色與責任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活動五】自己扮演的五個主要角色及承擔的相應責任(二)誰在對我負責【活動六】小含忘帶作業本到學校,結合小含的事例填表1、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及意義2.不承擔責任的后果【活動七】列舉他人對你承擔的責任3.他人對我負責課堂反饋四.跟進練習(做錯了請在反面訂正)1.我國著名導演黃力曾執導過《我的團長我的團》《二炮手》等好評如潮的電視劇,他堅持拍攝正能量的影視作品。他經常說:“傳遞正能量是我的責任”。所謂責任就是一個人( )21世紀21世紀教育網有A.自己不做要求別人做的事 B.心里想做但力不從心的事C.應當做的或不應該做的事 D.必須做但卻不去做的事2.2015年2月27日,由中央電視臺評選揭曉的“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74歲的好心人張紀清,27年署名“炎黃”捐款建敬老院和希望小學。他的責任來源于( )A.道德原則 B.法律規定C.分配的任務 D.職業要求3.小王在家里主動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學校努力學習,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在社區主動擔任衛生監督員。小王的這些行為表明( )A.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B.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C.承擔責任意味著付出代價并獲得回報D.青少年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知識與參加勞動4.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首先是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下列能體現“對自己負責”的是( )A.小麗在家總是借口作業多而不做任何家務B.碰到學習上的困難小東經常向老師和同學請教C.每次做眼保健操時小明都會抓緊時間趕做作業D.小華參加活動時經常失約,事后總說“臨時有事”5.我們在承擔責任的同時,老師幫助我們學習,警察為我們提供安全保障等,沒有他們承擔責任,我們將無法正常生活。這說明( )①我們生活在社會中,有很多人在為我們承擔責任②我們不能脫離社會而生存③我們對他人負責,他人也對我們負責④我們每個人都應具有責任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6.簡答題許多有識之士認為:本世紀最大的挑戰,既不是新技術革命,也不是經濟發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問題。一個道德情感貧乏,缺乏責任感的人是不會真正關心他人,無法與他人真誠合作的,也是無法適應社會的。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責任感,既對他人負責,也對自己負責。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知識鏈接:自己對自己負責任表現在哪些方面?(2)暢所欲言:自己對自己負責任有什么意義?五、學習小結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教學反思附錄答案:1.C 2.A 3.B4.B5.C 6.(1)①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小到為自己的一次約定守時,大到終身信守誠實、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都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②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時糾正自己的過失,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2)①誰對自己不負責任,誰就要對這種不負責任所造成的后果負責。②只有對自己負責任的人,才有資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如果不能自覺承擔相應的責任、對自己負責,你就永遠無法長大成人。③只有人人都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