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目標:樹立法律意識,自覺守法。知道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掌握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牢記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意識到我國現在是一個法治國家。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學習難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學法指導:首先認真閱讀教材,在課本上勾劃重點句、關鍵詞并標示知識點。其次圍繞導學案,完成相關任務。一、自主學習:(完成填空,并在課本的相應處劃線表示)1.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方式:廣大人民通過或的方式選出代表,由他們組成,組成。再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分別行使、的各項權力。2.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地位:。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于其他中央國家機關的關系:同其他國家機關相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其他中央國家機關都由它,對它,并受它。、、要向它報告工作。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和職權:(1)地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2)職權:;;;,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務院總理等都由它來;;。6.依法治國的含義:依法治國,就是依照和的規定管理國家。7.依法治國的意義:依法治國是的基本方略;是建設、的要求。8.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前提中心環節關鍵必要保證依法治國的具體要求:國家機關:必須依法行使職權。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使國家的公共管理活動依法進行,符合規定。每個公民:要自覺,依法,依法。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局長鄭筱萸2007年7月10日上午在北京被執行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復核認為,被告人鄭筱萸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鄭筱萸對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鄭筱萸作為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的主要領導,利用事關國家和民生大計的藥品監管權進行錢權交易,置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于不顧,多次收受制藥企業的賄賂,社會影響及其惡劣,受賄數額特別巨大,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依法應當判處死刑。討論:上述材料中體現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哪些要求 結合材料進行說明。三、展示交流:1.分組分別展示課前預習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以后,必須有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2.第二部分展示內容是合作探究部分,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四、總結歸納:請同學們總結本課所學內容,相互點評。五、達標檢測:1.我國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是()A.中共中央委員B.人民群眾C.人大代表D.政協委員2.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A.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B.我國的根本制度C.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D.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2013.寧夏中考)2013年兩會前后,人大代表紛紛開通微博“曬”建議、聽民意、做網民調查,廣大網民將微博作為發表看法的重要平臺。這表明我國()①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②人民直接管理國家事務③切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④人民議政逐步增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3.江蘇揚州中考)對于生產銷售問題奶粉、瘦肉精、地溝油等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人民群眾要求從快、從嚴處罰的呼聲很高,這就要求執法機關做到()A.有法可依B.執法必嚴C.依法維權D.誠信經營(2013.山東中考)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該決定在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和方便公民使用網絡方面實現了()A.有法必依B.執法必嚴C.有法可依D.違法必究6.2012年12月4日是我國第12個法制宣傳日,其主題是:弘揚憲法精神,服務科學發展。為此我們每個公民必須()A.高度重視立法工作,保證各項工作能有法可依B.不斷增強法制意識,增強執法監督的公平公正C.加大依法辦事力度,提高決策水平和辦事效率D.認真學法、用法,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貢獻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99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一次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材料二:據統計,改革開放以來,除憲法和四個憲法修正案外,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通過的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達400多個,國務院制定了920多個行政法規,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8000多個地方性法規,初步構成了中國特色的“法律之網”。結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什么是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依法治國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六、學習反思:同學們把本節課的收獲與不足寫出來,相互交流。收獲:不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