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關注經濟發(fā)展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時政論壇:新聞一:我的看法:新聞二:我的看法:二、學習目標:1、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2、體會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先富帶后富、共奔富裕路的過程的道理。三、教學重、難點基本分配制度和原則;共同富裕和“四個尊重”。四、 自主學習:(結合導學案、閱讀教材P32—36并對教材內容作好批注)1、現階段,我國的分配制度是 。2、現階段,我國的分配原則是 。3、 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4、“四個尊重”指 、 、 、 。五、合作探究1、先富帶后富 共奔富裕路(1)活動一:閱讀教材P93材料一,思考:人們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取合法收入? 思考:每個人的收入主要是依據什么來分配的? ①、分配制度:②、分配原則:思考:為什么還要按資本、技術和管理來分配? (2)活動二:閱讀教材P93材料二,并思考問題:①、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倡議的? ②、請你就如何縮小地區(qū)差距提出自己的建議。 注意點: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3)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應怎樣理解? 2、讓創(chuàng)造財富的源泉涌流(4)活動三:閱讀教材P94材料一,并回答問題:①、從上面圖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②、如果你是其中一位教育工作者或科技工作者,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過渡語:面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良好條件,作為時代青年我們應怎么做?(5)活動四:閱讀教材P95材料及相關鏈接,回答問題:①、社會為小嚴創(chuàng)造了哪些有利條件? ②、小嚴在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中體現了怎樣的素質? 六、知識整理:(本節(jié)收獲)七、當堂檢測:2008年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開幕。胡錦濤向獲得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閔恩澤、吳征鎰院士頒發(fā)獎勵證書和500萬獎金。據此完成1-2題。1、500萬獎金屬于 ( ) A 按生產要素分配 B 按勞分配 C 按資本分配 D 按技術分配2、我國設立最高科技獎,重獎科學家的做法 ( )①有利于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②會導致兩極分化,使收入過分懸殊③能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有利于吸引人才,發(fā)揮人才的作用④有利于形成人盡其才的局面,使創(chuàng)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二)材料分析題材料一:我國目前城鄉(xiāng)收入之比是3.1:1,西部地區(qū)12個省(市、自治區(qū))面積占全國的56%,而國內生產總值僅占全國的1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67%和東部地區(qū)的40%。同時,城市居民間也存在收入的差距。材料二:江蘇華西村的致富觀是:天下皆窮我獨富,我富也窮;天下皆富我亦富,此為真富。他們富了以后又無償提供資金、技術、管理,在寧夏、黑龍江、西藏自治區(qū)各再造一個華西村,幫助上萬人擺脫了貧窮。1、請以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江蘇華西村的致富觀。2、根據材料一辨析:存在收入差距就不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不能存在收入差距。3、為實現材料二中的致富理想,請列舉兩條我國當前正在采取的措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