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持續發展生態文明第一課時【生活觀察】●生活現象:為了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某校九年級(1)班學生整理搜集了以下卡片,與同學們一起探究以下問題:●問題探究:1.從上述材料看,我國為什么實施節能減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你所在的學校都開展了哪些節能減排的活動 開展這些活動有什么重要意義 3.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努力 ●學習要求:1.學習方式:學生先獨立閱讀教材,自主學習,然后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就自己不懂的問題向同組同學請教,或討論完成。2.學習內容:學習教材第86頁至第87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3.學習重點:我國資源現狀的特點;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正確認識到人口、資源、環境問題都是發展問題。【課堂體驗】●知識體驗:1.2012年7月27日,中國科學院在京發布《中國科學發展報告2012》,首次完成“中國GDP質量指數”測算,其指標體系涵蓋經濟質量、社會質量、環境質量、生活質量、管理質量五大系統。可見,“中國GDP質量指數”體現了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②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③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相協調④中國已步人綠色經濟發展快車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2.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①說明我們已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建設應服從于資源、環境保護②是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③說明了我國將把環保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④強調了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④3.PM2.5又稱“可入肺顆粒物”,主要來源于揚塵、燃煤和機動車污染,影響人體健康和空氣質量。下列舉措能直接緩解PM2.5危害的是①植樹造林,建設森林城市②重慶市公布部分地區PM2.5監測數據③踐行低碳生活,提倡綠色出行④開發利用海洋新能源,優化能源結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2年12月,國務院公布《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國家環境保護的目標是: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城鄉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質大幅提高;重金屬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要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必須①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③以環境保護為中心,把環境保護放在最突出的位置④樹立保護和改善環境也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的觀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實現《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約束性目標,就必須堅持①走先治理、后發展的發展道路②做到發展經濟與節能環保并重③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建設大局④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應用體驗:6.材料一:2013年1月7日以來,我國華北及中東部地區均出現了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多地PM2.5值瀕臨“爆表”,北京城區PM2.5值一度逼近1000。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能穿過鼻腔中的鼻纖毛,直接進入肺部,甚至滲進血液,嚴重危害人體健康。(2)結合材料,談談為什么說“人人是PM2.5的受害者,也是PM2.5的制造者”。(2分)⑶利用圖片信息,完成表格。(3分)生活情景你的建議(觀點)你的理由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私家車①汽車尾氣是大自然的主要源頭之一森林公園PM2.5均值低于鬧市區多植樹造林②你的體會: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