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和平發展時代主題第一課時《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2、和平問題的含義?為什么要維護和平?影響和平的因素?3、發展問題的含義?影響發展的因素?4、和平與發展的關系。【學習重點、難點:】重點:和平問題與發展問題。難點:和平與發展的關系。【自主學習】1、當代世界各國面臨哪些與人類命運密切相關的問題?2、影響和決定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是什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3、20世紀上半葉和下半葉,世界的戰爭與和平形勢發生了哪些變化?4、世界形勢的變化說明什么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5、什么是當今時代的主題?6、什么是和平問題?7、影響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根源是什么)8、發展問題的含義,影響發展的因素。9、二戰后,什么成為時代的主流?10、和平與發展的關系?。【合作探究】閱讀學海導航86-87頁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分小組探究:1、什么是和平問題?影響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根源是什么)2、發展問題的含義,影響發展的因素。3、和平與發展的關系?課堂檢測單項選擇1、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下列活動屬于危害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是()A、中美兩國建設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B、國際社會開展防治艾滋病的活動C、莫斯科多莫杰多機場發生恐怖襲擊事件D、我國一些不法商販出售假冒偽劣產品2、阿富汗和伊拉克之間的武裝沖突,不僅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也給全球經濟發展蒙上了陰影。這說明()A、軍事實力已成為國際競爭的基礎B、經濟發展是維護和平的重要基礎C、維護和平是實現發展的必要前提D、和諧世界已不再是人們的理想追求3、到2015年世界仍有大約10億人將生活在極度貧困之中,目前,全球仍有約13億民眾生活在日均生活費1、25美元的極度貧困線之下。這說明()A、各國仍面臨著維護世界和平的艱巨任務B、落后貧困仍困擾著世界發展C、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D、要和平是時代的主題4、2014年8月26日海軍新聞發言人邢廣梅表示,海軍與軍事科學院聯合舉辦甲午戰爭120周年研討會,還要在威海附近海域舉行海上祭奠儀式。這表明()A、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B、只有中國人民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C、經濟全球化是當今的發展趨勢,我國注重在競爭中和平發展D、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還處于劣勢。多項選擇5、從菲律賓、越南等國侵占我國南海部分島礁,日本非法竊取我國釣魚島,到敘利亞沖突、巴以爭端、朝核問題,國際爭端從未間斷。這說明()A、局部戰爭和地區沖突不斷B、和平與發展已不是當今時代主題C、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新的不安全因素在增加D、世界格局多極化已經形成6、面對當今世界的局勢各國應該()A、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B、恪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C、在國際關系中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D、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7、亞洲銀行一項調查報告顯示,解決貧困是亞洲最大的課題。目前,全世界共有貧困人口12億,亞洲貧困人口占世界總貧困人口的80%,貧困問題不及時解決將會危機整個亞洲國家的穩定。這說明()A、戰爭危險已不存在,各國首要任務是發展經濟B、和平與發展既彼此聯系又相互影響C、發展經濟是各國的需要,也是維護和平的需要D、局勢動亂不安,隨時都可能爆發戰爭8、2014年5月15日習近平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并發表重要講話:這些年來,隨著中國快速發展,國際上有些人擔心中國會走“國強必霸”的路子,提出了所謂的“中國威脅論”。有這樣的看法和想法,大多數是由于認知上的誤讀,當然也有少數人是出于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下列觀點能反駁“中國威脅論”的有()A、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和諧,“和”文化源遠流長B、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求合作,促發展C、中國弘揚以愛好和平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D、中國的發展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辨析題世界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至今都已解決拓展延伸:1、請列舉近年來影響和平的事例2、材料:10月17日是國際消除貧困日。面對2015年將全球貧困人口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世界各國都在思考這一問題:如何讓更多窮人分享發展的快樂?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的知識,請回答:材料中反映了什么問題?“讓更多窮人分享發展的快樂”有什么意義?【中考預測】材料一: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說:“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獅子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習總書記為什么說中國“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材料二:2014年11月11日,亞太經合組織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各成員領導人圍繞“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主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習近平提出4點主張,得到與會領導人的積極響應。1、“習近平主席的倡議,得到與會領導人的積極響應”,這充分說明了什么?2、為攜手實現亞太美好夢想,我們國家應該怎樣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