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小組長評價和簽字完成訂正簽字課題1.1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一、課前導學【學習目標】1.學習重點:掌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當代中國最基本國情、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我國的根本任務、什么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深刻認識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2.學習難點:(1)理解我國現階段基本國情→(決定)我國初級階段主要矛盾→(決定)我國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2)理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通過理論學習,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樹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的決心和信心。(二)自主學習,認真準備(認真閱讀課本,完成下列填空)一、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建國以來,我國發生的變化:國家、各項事業取得、已步入、社會主義制度得到初步體現2.(1)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原因:由于新中國脫胎于,是在上起步建設的(2)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表現(基本國情表現出的特征):我國的,地區發展,還不夠高,制度還不夠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仍處于。▲3(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我國;二是。▲(2)當代我國最基本國情:。。這一基本國情是黨和國家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二、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1.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依然是需要。▲2.現階段我國根本任務是:奮斗。3.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判斷所有問題的根本標準是:“”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是否有利于,是否有利于.: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變化的原因:我們堅定不移高舉,堅持,開辟了,形成了,建設。▲2.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課本標注)▲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思想、在內的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與發展。▲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括:(1)根本政治制度:(2)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及(3)基本經濟制度:。★我的質疑(通過預習,請把仍有疑問的問題記錄下來):二、合作探究:活動一:閱讀P2-3“國情透視”討論完成P3問題。(完成在課本上)活動二:閱讀P4-5“聚焦改革開放,見證重大事件”及P11-12“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顯著變化”,探究我國改革開放的歷程,討論改革開放對我國的發展有何重大影響。活動三:閱讀P8-9“歷史的啟示”說說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性。三、課堂檢測:1.201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六十二華誕。六十二年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是,我國依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因為在我國()①生產力水平比較低②地區發展不平衡③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的文化素質還不夠高④社會主義社會具體制度還不夠完善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下面對漫畫《難以置信》反映的主題認識正確的是()A.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已達到全面小康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已得到徹底解決C.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D.共同富裕的目標已經實現3.物價上漲引發居民普遍擔心,這反映了()A.國民經濟快速增長與個人收入減少之間的矛盾B.物價上漲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D.落后的社會制度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和諧穩定,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社會主義在新時期顯示出蓬勃生機和活力的原因有()①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②堅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③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⑤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5.黨和國家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總依據是()A。我國生產力水平B。我國主要矛盾C.我國處于初級階段的最基本國情D。我國的根本任務6.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是()五位一體A.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B.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環境建設C.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科技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D.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法制建設、生態文明建設7。聽聽百姓呼聲:“讀不起,選個學校三萬底;住不起,一萬多元一平米;病不起,藥費讓人脫層皮。”目前我國百姓面臨“五大難題”即買房難、出行難、看病難、就業難、讀書難。(1)這說明什么?說明:(2)要解決百姓面臨“五大難題”我們必須怎么做?四、課后拓展完成P9主題調查“祖孫三代生活的變化”。五、課后反思課題:1.1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一、課前導學 【學習目標】1.學習重點:識記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含義;改善民生的五個重要標準。理解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感受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已成為影響國家長治久安、制約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樹立憂患意識,積極參加和諧社會建設。2.學習難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含義;改善民生的五個重要標準?!咀灾鲗W習,認真準備】(認真閱讀課本,完成下列填空)一、創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含義: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2.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二、著力改善民生1.保障與改善民生是加強社會建設的重點。要把增長成果變成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物質與精神享受,讓人民群眾逐步過上富裕、文明、有歸屬感和安全感的好日子,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2.改善民生的五個重要標準: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是改善民生的五個重要方面。三、促進和諧,人人有責1.和諧社會,人人共享;促進和諧,人人有責。只要我們既著眼長遠,又立足當前,人人負責任、人人有行動、人人做貢獻,和諧社會的目標就能變為現實。2.青少年如何參與和諧社會建設?增強主人翁意識,通過參與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民間組織和志愿者團體等工作,積極參與城鄉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為和諧村鎮、和諧社社區、和諧校園建設出一份力,添一份彩。二、合作探究:活動一:閱讀P55探究園“材料透視”小組合作討論。請舉出你的身邊存在的哪些亟需解決的民生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了什么?答:(1)蘇丹紅鴨蛋、孔雀綠魚蝦、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帶花黃瓜、爆炸西瓜、地溝油、染色花椒、染色饅頭、墨汁石蠟紅薯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問題、房價過高、就業困難、交通擁堵、看病難、養老保障不合理等等。(2)說明了社會不和諧。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國情?,F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3.我國改善民生問題的目標是什么?答: 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4我國應如何著力改善民生問題?答:①(意義、地位)保障與改善民生是加強社會建設的重點。②要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③要把增長成果變成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物質與精神享受,④讓人民群眾逐步過上富裕、文明、有歸屬感和安全感的好日子,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顒佣洪喿xp58-60“閱讀與感悟”《在不丹感受幸福》,感受不丹老百姓的幸福感,促進和諧,人人有責。1.材料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答:社會和諧,人民幸福。2。為什么要創建和諧社會?我們要創建怎樣的和諧社會?答:①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②我們要創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3.如何構建和諧社會?答:國家:①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②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努力使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促進社會和諧。個人:①和諧社會,人人共享;人人有責。②青少年要增強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建設和管理,理性合法表達自己訴求,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為建設和諧社會出一份力。三、課堂檢測1、當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社會建設的重點是(D)A.發展教育B.解決住房難問題C.縮小收入差距D.改善民生2、下列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認識,錯誤的是(C)A.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B.建設和諧社會,惠及全體人民,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C.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解決解決民生問題D.實現和諧社會要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3、修改《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后,個稅起征點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個稅起征點的調整(B)①有利于更多地減輕低收入者的負擔②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同步富裕③有利于通過調節收入分配,維護社會公平④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下列事件不能夠直接體現黨和政府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有(B)A.從2011年8月起,低保戶王明一家依照規定每月可以多領90元的低保補助B.2010年中國政府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價值超過了2000萬美元的救災物資C.中央政府決定,爭取用3年的時間解決990萬戶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D.2012年12月1日,中央向中西部地區下撥農村五保戶價格臨時補貼資金3.5億元5、2011年年前底,國家各監管部門按系統對所有商品市場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這一做法(C)A.可以解決食品安全問題B.表明不誠信必然要付出昂貴的代價C.有利于建設誠信社會D.說明提高企業誠信意識只能依靠法律6、右圖漫畫《構建和諧社會》告訴我們(D)A.建設和諧社會是成年人的事,與中學生無關B.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構建和諧社會C.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不復存在D.構建和諧社會需要人人負責任、人人有行動、人人作貢獻7、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下列事件中符合構建和諧社會要求的是(D)①國家大力推 進保障性住房的建設②反腐倡廉,開展廉政文化 進校園活動③少數制藥企業用工業明膠生產“有毒膠囊”④公安機關集中開展“打四黑除四害”行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民生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與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息息相關。我國關注和解決民生問題(A)①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②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③有利于調動人民群眾投身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④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根本途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目前,廈門市教委提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將和廈籍學生一樣,按就近入學接受義務教育,享受“同城待遇”。這一做法有利于(B)①實現共同富裕②促進教育公平③實現學生同等的教育水平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根據材料回答:(1)請描述“和諧社會”的前景。答: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2)構建和諧社會,需要人人參與。作為學生你將怎樣盡到和諧之責?答:和諧社會,人人共享;人人有責。青少年要增強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建設和管理,理性合法表達自己訴求,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為建設和諧社會出一份力。①在家庭中:孝敬父母、為父母分憂;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②在學校里:遵守學校紀律,完成學習任務,不中途輟學;作業不抄襲,考試不作弊;③在社會上:維護正義、熱愛和平、保護環境等;遵守社會公德,公交車上主動讓座。(3)建設和諧校園你能做什么?答:①保護好校園環境衛生,愛護公物,尊師重教,同學團結、友善、助人為樂;②多參加學校活動,培養中學生全面素質的能力等11、材料一:安徽省在“‘十二五’期間,民生工程的投入(支出增幅)每年不低于16%,基本生活的保障更加充分,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應該更加完備,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更加完善”。材料二:新華社服務專線評出2012年國內十大民生新聞: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全面啟動、公正補償改寫行政強拆歷史、公立醫院推進改革費用首降、食品安全時間事件頻頻引發關注、稅法修改惠及工薪階層、養老保險實現全國“漫游”、千萬套保障房力?!白∮兴印?、扶貧標準調味2300元、PM2.5納入空氣質量標準、國務院出臺校車安全條例。結合上述材料,回答問題:(1)當前我們還面臨著哪些比較突出的民生問題?答:①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②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③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方面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還比較突出。(2)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有什么重要意義?答:①有利于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實現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②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3)近年來我國正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解決民生問題?答:①合理調節收入分配;②采取積極的就業政策;③建立和完善城鎮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提高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⑤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經濟適用房制度;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縮小城鄉差距等。四、課后拓展完成P58主題調查“社區建設小調查”。 五、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學案(師).doc 1.1 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學案(生).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