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如何上好數學試卷講評課長垣縣第一中學 賀國梅數學試卷講評課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課型。通過試卷講評有助于學生分析前一階段的學習情況,鞏固雙基,查漏補缺,完善知識體系,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試卷講評還可以幫助教師發現自己教學方面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教學反思,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因此,如何上好數學試卷講評課,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講評的準備試卷講評課的準備工作,在閱卷的時候就應該開始,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解答情況做好記錄,了解學生對做錯的題是怎樣思考的,找出學生在理解概念、規律上存在的問題。在思維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這樣講評才會切中要害。二、講評的時間數學考試是學生獨立思考最強,思維最活躍的數學實踐,在這過程中學生有許多解題思路和方法,即使是試卷上做錯了甚至沒有做的題目,學生也會留下思維的痕跡。若不及時交流,這些痕跡就會消失。另外考試剛過,學生的大腦神經仍然處于興奮狀態,對考試的成績如何,題目如何解答都很關心。因此,考過之后,及時講評效果最好。三、講評的內容1、評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學習成績進行分析,向學生簡要介紹各分數段的人數,點名表揚成績提高幅度較大的學生,但不必公布每個學生的分數,這樣做既保護了大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又讓他們了解到自己的真實水平和其他同學的差距。教師也可以通過對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學生答卷中出錯的原因和“閃光點”,高度評價那些解題思路清晰、靈活,解題方法巧妙和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從而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2、評試卷。教師要對試卷所考查的知識范圍和能力的層次進行分析,對共同存在的問題,涉及到的知識點,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等歸類集中,對典型試題作多角度、多方位的評析,也可適當進行“處理”、“加工”或“改造”,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以開拓學生思維的視野,使學生的思維水平得到更長足的發展。四、講評的技巧 1、學生自查,學會學習事實上,考試出錯并不意味著學生對知識的一竅不通,出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心理因素,審題因素,運算因素,對概念、公式、定理等理解不清因素等等,而在考試后情緒恢復平靜了,許多學生就能很快發現試卷中錯誤的地方和原因,或者能重新得到解題的思路,或者經與其他同學討論交流后即可解決。所以先放手讓學生自己矯正,既省時又有效果。2、激勵斗志,增強自信心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心理動機常表現為希望得到好的分數,不能落后于同伴,希望經常受老師的表揚,等等。數學講評課應保持和強化這些心理動機,將表揚激勵貫穿整個講評。講評時應及時總結學生的答卷情況,表揚那些解題規范、思路清晰、思維敏捷和解法有獨到之處、有創造性的學生。對原來基礎較差,分數不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從解題思路、運算過程、書寫格式、卷面整潔上捕捉其“閃光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對成績一直較好的學生,要激勵他們找準差距,鼓勵他們再上一層樓。通過講評,要充分調動各類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情感等多方面積極因素,激發勤奮好學的愿望,促進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也實現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切忌“講評課”變“批評課”,更不能因答卷中的失誤而諷刺、挖苦或嘲笑學生,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3、 突出重點所謂重點就是針對試卷和學生實際進行重點講評,切忌面面俱到,關鍵在于找到錯在哪里。例如:學生在答題中對列方程解應用題這類題目失分較多,教師在講評時,要評學生所設未知數是否恰當,方程列得是否合理,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而對于學生在解方程中出現的錯誤,只需略加指點。另外由于試卷考查的知識點和數學思想方法往往分散在試卷各題中,這時如果按照試卷題號逐個依次講評,學生不歡迎,效果也不佳。因此教師應按試卷的考查知識點和數學的思想方法,根據學生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適當進行歸類講評,重點找出錯誤之關鍵,對癥下藥。4、啟發思維,突出主體性講評的起點應使大多數同學受益,既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教師要打破一言堂的習慣,發動學生參與評析試卷,有些題目,可以由學生擔當“講解員”,分析他們是如何進行正確思維,得到正確或巧妙解法的,為其他學生進行思維示范,也可以讓他們談談怎么產生錯誤思維的,這樣有利于其他學生彌補自己思維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有些在認識上比較模糊的題目,可以由學生展開交流討論,讓學生在辯論中獲得體驗和感受,提高學生自我評價和獨立矯正失誤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講評課的主人。 而教師的作用就在于組織、點撥、啟發,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大膽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敢想、敢說、敢做的思想意識,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鞏固強化知識,發展智力,提高思維水平。 5、以點帶面,體現綜合性同一張試卷的題目有許多可能涉及的知識是同一個內容的不同方面,或不同知識的同一個方面,這樣的題目如果教師就題論題,孤立講解,不僅費時,而且低效。因此,在評析過程中教師可以把這些相關聯的知識或題目的講解有機的整合在一起,采用相同知識歸一,不同知識對比的方法進行講評,以“點”帶“面”,形成一個經緯交織、融合貫通的知識網絡,有助于學生全面、完整地理解知識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和發展,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對于試卷中具有較大靈活性和剖析余地的典型試題,教師應作進一步的“借題發揮”,促使學生思維的發散,一般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發散引導: (1)對試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發散——“一題多解”。 講評時,應啟發學生如何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提出不同的思路,在達到共同的正確認識的同時發展求異思維。除了指出常規的解題方法外,還應對學生的解題技巧給予指導,提出一些簡單、明了、巧妙、富有創造性的思路和方法,巧解快解數學題,達到優化思維方法的目的。 (2)對試題的條件或結論進行發散——“一題多變”。 講評時,可通過改變或添加試題的條件或結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即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要,又使學生加深了對同類題型的理解,形成規律性,從而收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3)對試題本身進行發散——“一題多拓”。 在分析完某一道試題后,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可以就同一個知識點提出更深入一步或更多方面的問題,使學生在掌握了本題知識的同時再拓展和提高一步,也可以從一個領域的問題向具有相似性的另一個領域的問題進行拓寬延伸,使學生對所研究的問題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五、講評的反饋1、及時訂正,提高效率講評課后必須對講評課的效果及時進行反饋。教師應要求學生將大錯的題全部寫出過程,訂正在試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試中出現的典型錯誤的試題收集在“錯題集”中。做好答錯原因的分析說明,給出相應的正確解答。教師應再次仔細批改訂正后的試卷,了解學生的訂正情況,作好相應的記錄,待到復習時,再給學生針對性地做曾經的錯題,避免了機械重復,提高了復習效率。2、布置作業,鞏固知識點一堂講評課的結束,并不是試卷講評的終結,教師應利用學生的思維,擴大“戰果”,精心設計一份有針對性的練習題,可以是對某些試題進行多角度的改造,使舊題變新題,作為講評后的矯正補償練習,讓易錯易混淆的問題多次在練習中出現,達到矯正、鞏固的目的。這樣有利于學生鞏固提高和反饋教學信息。總之,數學試卷的講評應依據學生的實際,評在學生的不平衡點上,多注入人文思想,充分展示數學美,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數學學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斷前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