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人生多彩5.1珍愛生命第一課時導學案【學習目標】通過觀察,體會生命世界的美麗神奇,懂得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和其他生命共同構成這個美麗的世界。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敬畏自然、愛護自然。認識人類的行為對自然的影響,形成勤儉節約、珍惜資源的意識,落實環保行動。【預習指導】(一)帶著目標初讀課文P4—5頁,圍繞以下問題,勾畫基礎知識,標注好序號。1、怎樣認識生命的美麗神奇?2、為什么生命需要彼此尊重?(1)生命的重要性;(2)人與自然的關系;3、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處?(二)將預習中遇到的疑難點記錄在導學案“我的疑問”處,以備課上小組探究、突破。【合作探究】活動一:主題調查——我們身邊的動植物伙伴世界生命豐富多彩,在我們生活的社區、校園等周邊環境里,也有著多姿多彩的生命與我們人類共存,讓我們通過觀察,一起來感受生命的多彩、神奇吧!1、活動準備:請同學們通過實地考察、網絡等方式收集自己最感興趣或最喜歡的一種動物或植物的圖片資料。2、過程指導:(1)每個同學用自己喜歡的詞語對自身喜愛的動植物進行描述,闡述喜愛該動植物的理由,并交流分享有關圖片資料。(2)推薦部分同學在班上與其他同學交流分享。3、在活動過程中,相信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感悟,請寫下來和你的同伴分享吧!我的感悟:活動二: 材料一:人們為了象牙而殺害大象,為了犀牛角而殺害犀牛,為了熊掌而殺害野熊,為了虎皮虎骨而殺害老虎,為了龜殼而殺害海龜,為了鯨油而殺害鯨魚……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非法象牙消費市場,現在非洲象已不足40萬頭,如果趨勢持續,將會在10-20年內滅絕?;@球明星姚明,講的一句經典廣告詞“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他強調“自然界存在一平衡,這對我們所有人都很重要。如果我們不采取措施防止這些物種滅絕,有朝一日,就該輪到我們了。”材料二:“《科學與人類評論》近日發表最新研究稱,過去1萬年,由于溫室氣體排放、農業化學品大量使用、土地退化和淡水系統污染等原因,地球生態系統已經超出安全水平,人類正在越來越多的蠶食自己的生命支持系統。研究第一作者斯特芬警告稱:“經濟系統正逐漸驅使我們走向不可持續的未來,下一代人會逐漸發現地球越來越難以生存。”問題1、對材料中劃線部分提及的人類活動你贊同嗎?為什么?問題2:你還知道有哪些破壞大自然的行為?這些行為又為人類帶來什么后果?問題3:材料一與材料二共同說明了什么?要與自然要和諧共處,我們應有什么具體行動?【鞏固練習】一、最佳選擇題:1.嫩綠的小草爬滿山坡,翠鳥在綠蔭叢中婉轉啼鳴,花兒在陽光下綻放燦爛的笑容,魚兒在水中追逐漫游……看到這些我們深刻的感受到()A.生命世界五花八門,雜亂無章B.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貴的財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C.人是這些生命的主人D.世界有很多的生物,人不夠其他的生物重要2.對人與大自然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有()①對自然心存敬畏、感激之情②面對自然,隨心所欲③認識到要善待自然,善待生命④愛護保護自然,保護其他生命⑤把自然中的其他生命,當作競爭對手,爭奪生存空間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3.人類生命與其他生命的最主要區別是()A.人類生命能適應自然B.人類生命能活動C.人類能利用自然并能改造自然D.人類能共同生活4.目前,全世界的動物有150萬多種,植物約有50萬種,細菌大約有1000多種……,人類是生命世界中的一員,與自然界的眾多生命共同構成了神奇的生命世界。這說明()A.人的生命沒有獨特之處B.生命世界是豐富多彩的C.人的生命是渺小的D.人類能與其他生命共同生活5.人類來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進化的結果。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孕育于自然界,我們的衣、食、住、行等最終都來自于大自然。關于如何對待大自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我們應該對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感激之情B、我們要盡情地去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C、我們要尊重自然規律,善待大自然D、我們與與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諧相處。6.人類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地改造著世界。茹毛飲血、衣不蔽體的時代一去不返,人類從原始的深山老林逐漸走向現代化的大都市。今天人類可以飛翔于藍天,可以遨游于深海。可以了解過去,也可以預知未來,人類改變著世界的一切。這說明()A、人類可以隨心所欲地改造地球B、人類的生命最具智慧C、人類的生命比別的動物寶貴D、人類的思想無所不能。7.地球上的生命豐富多彩,人類應該這樣與它們相處()A、我們應該呵護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不能傷害其中任何一種B、人類要在地球上立足,就必須鏟除傷害人的動植物C、人類應該和它們和諧相處,遵循自然界的發展規律D、世界充滿生命力和無窮希望,所以生命越多,希望就越大8.據報道,云南某地的農民非??鄲?,他們種的莊稼都被附近的山里跑出來的大象給破壞掉了,他們準備組織人員將大象打掉,可又聽說大象是國家級保護動物;如果不將大象打掉,自己的莊稼又被破壞。假如你是國家的領導人,你的做法是(C)A.為了保護人類的利益,只好將大象打掉B.為了保護動物的利益,只能犧牲農民的利益C.采取有力措施,如在山的周圍圍上防大象的鐵絲網等D.為了保護珍稀動物,只能強制將農民遷移9.“我們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我們敬畏生命,也是為了更愛人類自己。”下列說法符合這句話意思的是()A.各種生命相互依存、息息相關B.人類善待其他生命的動機是完全自私的C.關愛其他生命的根本原因是人類有憐憫之心D.沒有其他生命存在,人類仍將生存得很好10.江西鄱陽縣一漁民2014年7月18日在鄱陽湖水域作業時誤捕到一條中華鱘。當地漁政人員接到報告后立即趕到現場,在確認被誤捕中華鱘生命體征正常后,將其運往深水區放生。下列做法與這位漁民的行為不一致的是()A.發現有人捕殺珍稀動物,向公安部門舉報B.遇到博物館售賣珍稀野生動物,除帶頭拒絕食用外,向公安機關舉報C.遇到野生動物受傷,聯系當地野生動物保護中心或動物園,請專業人員實施救助D.遇到可愛的野生小動物就放在家里當寵物飼養二、拓展資料閱讀材料1:目前,我國大概有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氣污染嚴重,比起世界衛生組織環境空氣質量有一大截差距的,113個重點城市中還不到三分之一以上空氣質量能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形成灰霾天氣的主要原因是PM2.5濃度上升,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PM2.5的主要來源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工廠直接排放的粉塵和機動車的道路揚塵,屬于機械污染;二是燃煤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氣等形成的氣溶膠顆粒,屬于化學污染;三是在太陽輻射下大氣中的多種化學組分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的光化學煙霧,屬于光化學污染。形成灰霾天氣的有毒、有害顆粒物散播在空氣中,對人類和生態系統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灰霾天氣中的主要組成成分PM2.5多含有毒、有害物質,這些物質能輕易穿過鼻腔中的鼻纖毛,直接進入肺部,甚至滲進血液,從而引發包括心臟病、動脈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種疾病,影響身體健康; 二是灰霾通過對太陽光的吸收與散射,導致太陽輻射強度減弱與日照時數減少,從而影響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會造成農業減產、綠地生態系統生長受阻等; 三是灰霾天氣使能見度降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發生交通事故。思考:1、閱讀上述資料,說一說我們人類為什么要與自然和諧相處。防控大氣污染,你認為我們可以采取哪些具體行動?我的疑問:第五單元人生多彩5.1珍愛生命第2課時導學案【學習目標】1、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對自己的生命健康負責。2、學會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善待生命,建立起對生命的責任意識,達到和他人、社會、自然的良好互動關系。【預習指導】(一)根據學習目標精讀課文P5—6頁,圍繞以下問題,勾畫出知識要點。1、為什么要珍愛生命,善待生命?2、我們應怎樣珍愛生命、善待生命?(二)將預習中遇到的疑難點記錄在導學案“我的疑問”處,以備課上小組探究、突破。【合作探究】活動一:怎樣看待自殺輕生現象閱讀資料1:9月10日,是世界“國際預防自殺日”。盡管這個特殊的日子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非常陌生,但這個日子對于中國人的意義卻非同尋常——中國是世界上自殺人數最多的國家,全世界,每年大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超過1/4為中國人。在全球每年100萬自殺身亡的人群中,超過四分之一來自中國。學術界曾有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中國每年超過28.7萬人死于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自殺率為23/10萬人,屬于高自殺率的國家。自殺成為我國人群第五大死因。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顯示:中學生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曾經考慮過自殺,占樣本總數的20.4%,而為自殺做過計劃的占6.5%。專家分析指出,學習壓力過大、早戀等都導致中學生考慮以自殺來終結生命。小組暢談:自殺輕生給自己、家庭、親友和社會帶來什么危害?2、為什么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棄自己的生命?活動二:觀察與思考閱讀材料2:汶川地震雖然已經過去了多年,但災難中發生的故事依然感動著無數人!何翠清:把生的希望留給同學何翠清是汶川地震重災區青川縣木魚鎮的一名中學生,今年13歲。地震發生時,小翠清在第一時間跑出了教室,當她脫離了危險后看到自己的同學還在午睡,又立即返回教室,將同學挨個叫醒。當同學們全部脫離了危險后,她卻不幸被倒下的房子壓到。廢墟里的何翠清又用頑強的意志跟死神對峙了五十多個小時。最終,何翠清被解救并護送到廣元中心醫院救治,但卻永遠失去了右腿。從不幸受傷到被艱難營救再到面臨截肢的痛苦,小翠清始終堅強面對,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她的堅強感動了許多人。請思考:讀了何翠清的故事,你覺得我們應當怎樣珍愛生命、善待生命呢?活動三:實踐與探究()珍愛生命,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請以此為主題,選擇一個角度(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珍愛他人生命、愛護森林等)自擬題目寫一份倡議書學習材料:倡議書寫作指導“青少年網絡文明行動”倡議書(范文)親愛的同學們:社會的發展已進入網絡信息化時代,但充斥在網上的不文明現象極大地惡化了現在的網絡環境,毒害了青少年網民的身心健康。為增強同學們的自覺抵制網上不良信息的意識和能力,養成健康、科學、文明的網絡生活方式,根據團中央、教育部等單位發布的《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的要求,我們特向全體同學發出如下倡議:1.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從現在起,學習網絡道德規范,增強網絡道德意識。2.拒絕不誘惑。分清網上善惡、美丑的界限,不瀏覽不良信息,不光顧不健康的網站、網頁。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接受老師與父母的教育和監督,不隨意約會網友。4.安全健康上網。從現在做起,爭做網絡安全的小衛士,合法、合理地使用網絡資源。親愛的同學們,網絡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幅嶄新的生活畫面,美好的網絡生活需要我們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創造。讓我們樹立起正確使用網絡,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網絡生活方式。中學自主管理委員會2016年6月12日倡議書一般由標題、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幾個部分組成。1、標題我們一般可在正文第一行中間用較大字體直接寫上“倡議書”的字樣,也可結合主題,標出倡議書的具體內容,如以上范文中的“‘青少年網絡文明行動’倡議書”。2、正文倡議書的正文通常由以下五項內容組成:(1)倡議的對象(第二行頂格寫,后加冒號)。如以上范文中的“親愛的同學們”。(2)倡議的原因(第三行空兩格書寫),主要是指明提出倡議的背景。如以上范文中的“社會的發展已進入網絡信息化時代,但充斥在網上的不文明現象極大地惡化了現在的網絡環境,毒害了青少年網民的身心健康”。(3)倡議的目的。如以上范文中的“為增強同學們自覺抵制網上不良信息的意識和能力,養成健康、科學、文明的網絡生活方式”。(4)倡議的依據,主要是寫出與倡議主題相關的文件精神或法律規范或課文講過的理論知識。如“根據團中央、教育部等單位發布的《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的要求”。(5)倡議的內容,這是正文的重點部分,要寫明要求倡議對象做到的具體事項、措施。書寫時需要分條開列。3、結尾倡議書的結尾要表明倡議者的決心和希望,書寫時一般不宜選用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話。如以上范文中的“讓我們樹立起正確使用網絡,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網絡生活方式”。4、署名和日期在結尾的下一行右下角寫明發出倡議的單位名稱或個人稱呼,并另起一行在署名對應下方寫好成文日期。范文:【鞏固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做法不能體現珍愛生命的是()A.騎車路過一個十字路口,看見紅燈馬上停下來B.外出游玩時,遇到意外傷害能及時自救C.遇到落水者,馬上下水營救D.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陌生人誘騙時,學會拒絕2.“要命令自然就要服從自然?!庇軐W家培根的這一名言告訴我們()A.要樹立生態道德觀B.要充分利用自然C.人類由自然控制D.人類由自然控制2013年3月1日,廣州武警戰士鄭益龍勇救不慎掉入珠江的游客,自己卻獻出年輕的生命。他勇敢救人的事跡深深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之所以能震撼人們的心靈,是因為鄭益龍()①在他人需要救助時,能盡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②在面對各種危機時,能夠珍愛和善待他人的生命③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演繹生命的美麗和價值④對自己的生命健康負責,不輕易放棄生的希望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①③④4.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沒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边@句話是說()①人的生命具有獨特性②區別人必須從性格上區分③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④對一個人的區別只看外貌就可以了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①③④5.黑龍江省有一位“天鵝嫂”。她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把撿來的天鵝蛋進行人工孵養。天鵝長大了,她不為高價收購所動,把這些國家保護動物全部送回大自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①每個人都應以實際行動關愛生命、呵護生命,保護人類的朋友②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身③要與其它動植物一起,同住地球,和諧相處④對于特別珍稀的動物,我們才盡量加以保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初中生小王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現一個小孩掉到水里。不會游泳的小王沒有立即跳下河救人,而是向路人呼救,并撥打“110”報警。小王的做法()A.只顧及自己的生命,不關愛他人的生命B.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最佳的應對措施C.屬于侵犯落水小孩生命健康權的行為D.既保護了自己的生命健康又關愛了他人的生命健康二、分析論述題李敏是高明區人,春節期間,李敏的舅舅一家從廣州來高明玩。李敏的爸爸為表達誠意,決定帶兩家人到某野味酒店品嘗野味。請回答:1、李敏應該跟她爸爸一起去嗎?2、李敏要說服她爸爸不要吃野味,可以用哪些理由?3、你認為可用那些措施保護野生動物?我的疑問:5.1珍愛生命第一課時預習檢測1-5DBCBC6-10BDBBA課堂檢測1-5BBCBB6-10BCCAD拓展題(1)高度重視生命、肯定生命、尊重生命。(2)此觀點錯誤,人類來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進化的結果,我們的衣食住行都了不開大自然。每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各種生命相互依存、相依為命。人類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善待大自然,與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諧相處,建設一個生態環境良好的世界。第二課時預習檢測1-5CBCDA6-10BABCA課堂檢測1-5CAACB6-10DCCDD拓展題(1)拒絕食用并且勸說父母也拒絕食用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2)李敏可以這樣說①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貴的財富,人類和其他生命體共同構成美麗神奇的生命世界,所有生命都應得到尊重。②人類來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進化的結果,人類必需依存于自然環境。人類要尊重和善待生命、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③野生動物攜帶大量病毒、細菌,容易造成疾病傳播,威脅我們的健康。而且,這是違法行為。④所以,我們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善待大自然,與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諧相處,不吃野味,保護野生動物,建設一個生態環境良好的世界。(3)①不買賣和食用野生動物。,②保護野生動物( http: / / www.21cnjy.com"\t"_blank"\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生存空間和環境,不要盲目開發森林和各種環境,給野生動物一個生存空間。③有條件的情況下,建立自然保護區( http: / / www.21cnjy.com"\t"_blank"\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全面保護一種生態環境( http: / / www.21cnjy.com"\t"_blank"\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珍愛生命導學案答案.doc 5.1珍愛生命導學案(第一課時).doc 5.1珍愛生命導學案(第二課時).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