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民版八年級政治上冊第三課閑話“家常”導學案備課人:備課組長:審核:學校:班級姓名學習目標:1、掌握中外文化的區別。2、了解家庭模式的演變。3、學會正確對待家庭文化,并能夠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重點難點:同上2、3.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1、1、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重視家庭的民族,“家”的觀念根深蒂固,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2、中外家庭文化的區別是什么?3、家庭模式是怎樣演變的?4、怎樣對待中國傳統家文化?5、家是我們全家人共同的地方,需要我們大家共同愛護,建立和諧家庭()A、需要規范家庭成員的行為B、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C、為家庭的前途共同努力6、下列表現“家規”的蓍作有()A、《禮記》B、《顏氏家訓》C《朱子家訓》D、《三字經》二、合作探索1、中國的大文豪魯迅曾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寫道:中國的“圣人之徒”……以為父對于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 (1)你是如何看待魯迅的這段話的?你贊成這段話的觀點嗎?(2)對于我們家的傳統文化,我們應當持什么態度去看待呢?(3)你還能收集一些有關中國傳統家文化的詩歌、俗語和小故事嗎?2、一個美國人從中國回國,他的朋友請他談談觀感。他說:“在中國吃一餐飯,要打架三次。”他解釋說:“一進餐廳,為了推讓座位,主客就開始互相拉扯;接著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擋一番;最后為了付賬,更會開展一場精彩激烈的爭奪戰。”(1)這則幽默主要說明了什么道理?(2)面對各國文化與習俗的差異,怎樣才能更好地融入當地主流文化中?3、歌曲欣賞:《讓愛住我家》感動了無數的家庭:女兒:我愛我的家,弟弟爸爸媽媽,愛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媽媽:我愛我的家,兒子女兒我親愛的他,愛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雜爸爸:我愛我的家,兒子女兒我親愛的她,愛就是付出讓家不缺乏……讓愛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家……20、從家庭結構看,歌詞反映的家庭屬于何種類型?21、根據歌詞,談談家最重要的特點是什么?(至少寫出兩點)22、為了“讓愛天天住我家”,爸爸媽媽都做了些什么?(至少寫出三點)23、為了“讓愛天天住我家”,你認為你能為家庭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什么?(至少寫出兩點)三、當堂檢測1、實踐與探究:八年級某班學生在學習了“成長根據地”的有關內容后,決定召開一次“關愛父母,從現在做起”的主題班會,活動分兩個環節:(1)你說我說:有人說現在我們還是中學生,沒有經濟來源,談贍養扶助父母還為時過早,那應該是長大之后的事。要求針對此觀點進行辯論。如果請你發言,你準備對上述觀點如何進行駁斥?(2)贍養父母應落實到行動,班會組織者列出了以下幾種情境供同學們討論發言,請寫出你的處理方法。①你的父母只要你讀書,不要你做家務活,你該怎么做?②假如你的父母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你該怎么做?③假如你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你過分疼愛,你該怎么做?2、閱讀思考: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突然覺得自己家的空間變小了。難道是我的個子長高了,才感到家里的天花板給了我一種壓抑感?我說不清楚為什么,反正覺得自己越來越像一只關在籠子里的小鳥,毫無自由。父母與我朝夕相處,卻根本不懂我的心,不了解我的需求,也不清楚我的困惑。他們對我總是斥責多于鼓勵、要求多于傾聽,我已經明顯感受到我和他們之間的隔閡了,現在,我和父母要么不搭理,要么就是激烈爭吵,我該怎么辦呢?24、讀了這封信,我想對那位女兒說:四、學后反思通過本課的學習:我明白了。我意識到了。我今后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