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數(shù)學常用的概念、公式和定理1、把一個數(shù)寫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數(shù)),這種記數(shù)法叫做科學記數(shù)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5.100=10,0.01=102,0.1=10-12、冪的運算性質(zhì):①am×an=am+n.②am÷an=am-n.③(am)n=amn.④(ab)n=anbn.注意:負數(shù)的奇數(shù)次方為負數(shù),負數(shù)學的偶數(shù)次方為正數(shù)⑥a-n=,特別:()-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3)-1=-,5-2==,()-2=()2=,(-3.14)o=1,(-)0=1.3、乘法公式(反過來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 4、選擇因式分解方法的原則是:先看能否提公因式.在沒有公因式的情況下:二項式用平方差公式,三項式用完全平方公式。注意:因式分解要進行到每一個多項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為止.①平方差公式的特點:兩個數(shù)或式的平方之差=這兩個數(shù)或式的和與差的積②完全平方公式的特點:兩個數(shù)的平方之和,加上(減去)這個兩數(shù)的乘積的2倍。③找公因式:a、公因式的系數(shù)=各項系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b、確定公因式的字母或式子(即因式)取各項中共有的字母或式子(即因式),c、字母或式子(即因式)的指數(shù)取各項中次數(shù)最低的。如應用:a、分式化簡即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時約去公因式b、找最簡公分母。 C、解方程 d、化簡求值5、分式的運算:乘除法要先把分子、分母都分解因式,并顛倒除式,約分后相乘;加減法應先把分母分解因式,再通分(不能去分母).注意:結果要化為最簡分式.6、找最簡公分母:①各個分母能分解因式先分解因式②系數(shù)=各項系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③字母或式子應當取各個分母所有所含的字母或式子(即因式),每個字母或式子的指數(shù)=各字母或式子中次數(shù)最高的。 的最簡公分母為:12應用:a、異分母分式的加減法:通分(不能去分母)b、分式方程:方程左右兩邊同乘以最最公分母(去分母)7、解分式方程(去分母或換元)必須檢驗.步驟:去分母、去括號、移項、系數(shù)化1 8、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時,=-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術平方根的概念)9、四邊形:(1)n邊形的內(nèi)角和等于(n-2)180o,外角和等于360o.(2)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鄰角互補;對角線互相平分.(3)證明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方法有:①先證兩組對邊平行.②先證兩組對邊相等.③先證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④先證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4)矩形的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并且四條邊相等.(5)證明一個四邊形是矩形的方法有:①先證明它有三個角是直角.②先證它是平行四邊形,再證它有一個角是直角或?qū)蔷€相等.(6)證明一個四邊形是菱形的方法有:①先證明它的四條邊相等.②先證它是平行四邊形,再證它有一組鄰邊相等或?qū)蔷€互相垂直.(7)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質(zhì).(8)梯形的中位線平行于兩底并且等于兩底之和的一半.(9)軸對稱圖形有:線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多邊形,圓.中心對稱圖形有:線段,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邊數(shù)是偶數(shù)的正多邊形,圓.10、軸對稱的性質(zhì):對應點所邊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折疊前后的兩個圖形關于折痕成軸對稱,折痕就是對稱軸。中心對稱圖形:上下顛倒,看是不是跟原來的圖形完全一樣。對應點的連線被對稱中心平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