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整時學習目標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課文講解第91頁,一幅一個小朋友早晨起床的生活情境圖。媽媽正在叫小朋友起床,墻上掛著一個鐘顯示7時,并標明時針和分針;床頭柜上有一個電子鬧鐘顯示7時。下邊是3個鐘表,顯示了3個時刻,同時用中文和電子表數字的形式標明它們的時刻。通過這3個時刻的學習,使孩子會看整時。第92頁,結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來鞏固對整時的認識,使孩子初步了解一天鐘表上的時針要轉兩圈,有早晨7時,也有晚上7時。還可以通過小朋友一天的作息時間,引導孩子學會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學習,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由于時間和時刻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孩子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還要結合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教師要為孩子準備鐘表或模型,以便進行操作和演示,也是為孩子在課堂學習做準備。教學建議看圖說圖意:早晨(7時),媽媽正在叫小朋友起床。如果孩子能說出時刻,教師就可以問他是怎么知道的。孩子可能說床頭柜上的電子鬧鐘是7時,也可能說墻上的鐘是7時。如果平時的語言習慣說時刻是幾點的,就要告訴孩子課本里“幾時”就是幾點的意思,在數學里今后都要說“幾時”不說“幾點”。認識“時”, “時”是左右結構,左邊“日”右邊“寸”,寸是短的意思,“日”和 “寸”合起來是說時間很就會過去的,我們要愛惜時間。應該說,大多數的教師是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了解孩子看時間的學習基礎。若教師不是很了解,那么在學習之前的一兩周內要有意識地調查一下。若孩子的學習基礎不是很好,教師就得提前一兩周時間結合日常生活進行有機滲透。如早晨起床時,就與孩子說:現在是7時(點),你要起床;中午吃飯,說:現在是12時,大家來吃午飯。認識電子表的計時方法。電子表,表面上有兩個點,右邊是“00”它的左邊是幾,就是幾時。認識鐘表的計時方法。鐘表上有12個數,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分針指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讓孩子看第91頁下邊的3個時刻,可以先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再把鐘表、漢字和電子表三者結合起來說一說是怎么想的。讓孩子用鐘表依次撥出1~12時,再用數字寫出來,加強對整時的認識。再結合實際,說正在進行學習的時刻,若正好是整時就太好了;若整時剛過,就問過了的整時要怎么表示?若快要到整時,就問快要到的整時會怎么表示?想一想,前一個整時是怎么表示的?后一個整時是怎么表示的?再想一想,12時的后一個整時是幾時?在一天里時針要轉幾圈?12時分別在什么時候出現?其它整時都分別在什么時候出現?結合生活經驗向孩子說明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等,如有上午9時、還有晚上9時。第92頁,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一說每幅圖的內容,寫出相應的時間。還可以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與小東有什么不同,引導孩子遵守并愛惜時間。習題解析第1題,把鐘表的時刻與數字的時刻連線。第2題,一道游戲題,畫面是孩子說整時,教師撥鐘表;也可以反過來,教師說整時,孩子撥鐘表。由于時針和分針是連動的,只能前進或倒退一個整時。第3題,可以讓孩子自己試一試,對有困難的孩子,可以啟發孩子聯系20以內數的順序來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