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四課草原人家1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知識與技能:通過分析非洲草原的自然條件及馬賽人獨具特色的生產生活,體會不同自然環境對人們生產與生活的影響。21教育網2、過程與方法:通過馬賽人逐水草而居的典型案例的分析,培養學生以小見大,以點帶面談發展的能力;通過設置學生自主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和能力21cnjy.com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草原文化案例的學習,感受世界的廣闊無垠,人們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飽滿情懷。通過草原文化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認識人地和諧的重要性,初步樹立可持續發展觀。21·cn·jy·com2學情分析三、學習者特征分析(說明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學習習慣等信息)學生基本掌握了地圖、如何利用各種地圖來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等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生較容易掌握非洲馬賽人為什么要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七年級的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但是缺乏條理性和邏輯性,缺乏思想深度。所以拔高層面的環節-----人地關系的思考還需老師加以引導,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做社會小主人的平臺。www.21-cn-jy.com3重點難點二、內容與重難點分析本課列舉了最有代表性的草原生活模式:非洲馬賽人的是草原生活──逐水草而居。從這個典型案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自然環境給不同地區的人們帶來的生活方式,因此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人與地的密切關系。教學重點 非洲馬賽人逐水草而居生活方式的原因教學難點 非洲馬騫人逐水草而居生活方式所表現出來人地關系。4教學過程活動1【講授】教學過程1、導入展示非洲熱帶草原景色導入新課提問:在輕快的音樂聲中,我們欣賞了一組組美麗圖片,有什么感覺 猜猜這會是哪里的景色 學生根據圖片回答問題教師總結:不同區域的人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前面我們也講過了傍水而居的生活方式,是由自然環境來決定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再來看一下另外一種自然環境所決定的另外一種生活方式——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了解自然環境 出示圖片:《非洲地形圖》和《熱帶草原在世界的位置圖》講敘非洲熱帶草原的自然環境根據地圖說說非洲熱帶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什么位置 主要的地形是什么 非洲的熱帶草原氣候在分布上有何特點 學生根據已有知識與經驗利用地圖回答問題、談認識、體會。3、走進馬賽人的家讀圖:找出馬賽人的家并說說它們的地理位置、所處地形、氣候類型了解馬賽人生活的自然環境。學生根據地圖來看馬賽人生活區域。4、追逐馬賽人的足跡播放視頻大批角馬橫渡馬拉河思考:大批角馬為什么要涉險橫渡馬拉河 課堂討論:馬賽人是如何遷移的,為什么 5、感受馬賽人的生活出示《馬賽人生活區域地圖》和播放視頻。思考馬賽人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習俗)是怎樣的 并考慮他們的生活方式與熱帶草原的聯系。請學生小組合作探究:6、課堂拓展馬賽人對待自然的態度給我們什么的啟示。五、布置作業21世紀教育網--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