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復習提綱(期中部分)第一單元走進中學1.1我上中學了中學生活新起點①在中學,我們將接受良好的教育,喚醒自身的潛力,鍛煉自己的才能,使自己在德智體各方面發展;②初中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第二階段;③豐富多彩的中學課程給我們提供新的學習機會;2、積極適應新生活(1)需要我們培養積極主動的心態;(2)需要我們盡快完成角色轉換;(3)需要我們調整生活節奏。1.2融入新集體1、結識新同學①讓我們敞開心扉,主動伸出友誼的手;②讓我們坦誠交流,相互理解;③讓我們熱情待人,關心他人;④讓我們展示文明的形象,做個受歡迎的人。在集體中成長(1)樹立共同目標;(2)各盡所能,發揮所長;(3)增強集體榮譽感;(4)增強集體的凝聚力;1.3老師,您好1、我知我師(1)老師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2)老師我們的人生導師;(3)老師是我們的榜樣;(4)老師的工作平凡、辛苦又責任重大。2、師生關系新變化(1)中學老師給予我們更多的信任,更多的自主空間,我們和老師的關系變得更加平等,和老師的關系更像朋友;(2)在課程學習中,老師會更注重培養我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我們探索問題,鼓勵我們提出創意,帶領我們一起尋找通往目標的途徑,我們的學習過程會變得更活潑有趣,但也更需要我們自覺自主;(3)在課外活動中,老師是合作者、協助者。在民主的氣氛中,我們的想法可以得到尊重,我們的能力可以得到鍛煉,但也需要我們更積極主動;(4)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主動適應這種師生關系的新變化,在變化中提升自己。3、尊師愛師,亦師亦友總體要求: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和信任老師。先檢討自己是否錯了,冷靜思考,主動找老師溝通,講事實。、理解和體諒老師。需要老師幫助,主動求助,當老師做錯事情時,我們也可以用恰當的方式善意指出。、關心和幫助老師,和老師做朋友。第二單元學會交往2.1我愛我家1、長大的我,和諧的家(1)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是我們的生活場所,是我們的感情歸宿,家庭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場所;(2)擁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是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期待;(3)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的基本道德要求。(4)我國法律對家庭關系、家庭生活給予保護2、化解“愛的沖突”“愛的沖突”含義:當我們沖幼稚走向成熟,我們的視野逐漸開闊,能力逐漸增強,獨立性逐漸顯現,對父母慣常的關心、要求、管教可能越來越不以為然,有時還會產生抵觸情緒,與父母發生沖突。如何化解:①雙方的理解與溝通;②時時記住父母的良苦用心,發生矛盾時不亂發脾氣,不鬧對立;經常與父母談心,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學校生活和朋友關系;遇事多和父母商量,聽取他們的意見,對父母做到誠實守信,做錯事主動檢討,不逃避責任,了解父母的工作,體諒他們的難處和心情,學習父母的良好品德,在生活中幫助父母,在精神上支持父母,做父母的朋友,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堅持正確原則;3、變化的家庭生活留守兒童:(1)需要理解父母為家庭承擔的重擔,理解遠在異鄉的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和期待;(2)鞭策自己,學會自立自強,培養樂觀開朗,勇敢面對現實的心態;(3)在家庭中幫助長輩分擔家務。(4)在學習中勤奮努力,主動與同學老師加強溝通,積極投身校園生活。單親家庭:(1)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2)女里理解父母,主動與家人建立和諧親密的關系;2.2文明交往1、社會交往禮為先為什么交往:通過與他人的交往,我們獲得了知識與信息、信任與友誼、肯定與關愛。在交往中,我們找到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位置,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為什么講禮:(1)禮貌是社會交往的“通行證”是人們在交往中共同遵守的一種道德規范,是謙虛恭敬的態度和言行,是尊重他人的表現;(2)禮貌的行為能夠顯示一個人良好的文化內涵和修養,能夠增添一個人的風采與魅力,禮貌能夠使人們愿意交往,愉快交往;(3)社會是由一個個的人組成的,每個人文明禮貌與否,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生活與發展,更會影響社會風氣,甚至影響國家和民族的形象。(4)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重視溫文爾雅、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2、文明交往我能行怎么做到文明交往呢?尊重他人,注重細節,態度親和,儀表大方,語言文明,舉止端莊,2.3綠色上網1、走進網絡時代(1)網絡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信息世界,利用網絡,我們可以了解全世界的各種信息,突破傳統學習的時空限制,只要想學,隨時可以找到學習資源和指導者;(2)網絡交往的快捷便利是無可比擬的。還可以讓人足不出戶就能進行各種日常活動,解決各種問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樂趣;(3)網絡還是一個平等開放的平臺,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表達自己的觀點,發表各種意見。(4)網絡的繽紛色彩和無窮魅力,吸引著我們去探索這個神奇世界,網絡又存在利弊兼有的兩面性。(5)網絡既是一個信息的寶庫,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我們要學會“信息節食”,不讓自己在無用的信息上浪費精力,同時要提高對信息的辨別、選擇能力,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誘惑。(6)虛擬性的網絡交往只能作為交往的方式之一,不能代替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如果沉迷網絡交往,疏忽甚至逃避現實生活中真實的人際交往,很可能影響心理健康,造成社會交往能力障礙。2、綠色上網規則我們在上網時應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做文明網絡人。①上網要遵守法律。上網時要有依法行事的意識;②上網要遵守網絡道德規范。要使用文明的網絡語言進行交流,對求助者盡力相助,網絡交往要真誠友好;③網絡具有虛擬性、隱蔽性和間接性的特點,因此網絡也容易成為一些不乏分子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場所。我們一方面要自覺遵守規則,文明利用網絡,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防范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