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單元 統計與概率第26講 統計知識清單梳理知識點一:數據收集、整理 內 容關鍵點撥1. 數據收集數據收集常用方法(1)普查;(2) 抽樣調查.例:為了了解某校2000名學生視力情況,從中測試了100名學生視力進行分析,在這個問題中,總體是某校2000名學生視力情況,樣本容量是100.收集數據時常見的統計量(1)總體:要考察的全體對象;(2)個體: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3)樣本:被抽查的那些個體組成一個樣本;(4)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知識點二 :反映數據集中程度的量2.平均數x1,x2,…,xn的平均數=(x1+x2+…+xn).計算平均數時注意分辨是算術平均數還是加權平均數,兩者計算方法有差異,不能混淆.例:某商品共10件,第一天以25元/件賣出2件,第二天以20元/件賣出3件,第三天以18元/件賣出5件,則這種商品的平均售價為20元/件.3.加權平均數(1)一般地,若n個數x1,x2,…,xn的權分別是ω1,ω2,…,ωn,則叫做這n個數的加權平均數.(2)若x1出現f1次,x2出現f2次,…,xk出現fk次,且f1+f2+…+fk=n,則這k個數的加權平均數=(x1f1+x2f2+…+xkfk).4.中位數一組數據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奇數,則稱處于中間位置的數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偶數,則稱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例:一組數據:1,2,1,0,2,a,若它們的眾數為1,則這組數據的中位數為1 .5.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一組數據的眾數可能有多個,也可能沒有.知識點三 :反映數據離散程度的量6.方差方差公式公式:設x1,x2,…,xn的平均數為,則這n個數據的方差為s2=[(x1-)2+(x2- )2+…+(xn- )2].方差反映一組數據的波動程度,若該組每個數據變化相同,則方差不變.若數據a1,a2,……an的方差是s,則數據a1+b,a2+b,……an+b的方差仍然是s,數據ka1+b,ka2+b,……kan+b的方差是k2s.方差意義方差越大,數據的波動越大;方差越小,數據的波動越小,越穩定.知識點四 :數據的整理和描述7.頻數、頻率(1)頻數:每個對象出現的次數.(2)頻率:頻數與數據總數的比.例:某校對1200名學生的身高進行了測量,身高在1.58~1.63(單位:m)這一個小組的頻率為0.25,則該組的人數是300.8.統計圖(1)條形統計圖能夠顯示每組中的具體數據.(2)扇形統計圖能夠顯示部分在總體中的百分比.(3)折線統計圖能夠顯示數據的變化趨勢.(4)頻數分布直方圖能夠顯示數據的分布情況.例:空氣中由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為了簡明扼要地介紹空氣的組成情況,較好地描述空氣中各種成分所占的百分比,最適合采用的統計圖是扇形統計圖.9.畫頻數分布直方圖的步驟(1)計算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2)決定組距與組數;(3)決定分點;(3)列頻數分布表;(4)畫頻數分布直方圖.例:一組數據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是23,若組距為3,則在畫頻數分布直方圖時應分為8組.第27講 概率知識清單梳理知識點一:概率 內 容關鍵點撥1. 概率及公式定義表示一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數.例:設有12只型號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7只,二等品3只,三等品2只,則從中任意取出一只是二等品的概率是.概率公式P(A)=(m表示試驗中事件A出現的次數,n表示所有等可能出現的結果的次數).2. 用頻率可以估計概率一般地,在大量重復試驗中,如果事件A發生的頻率會穩定在某個常數p附近,那么事件A發生的概率P(A)=p=.例:在一個不透明的布袋中裝有黃、白兩種顏色的球,除顏色外其他都相同,小紅通過多次摸球試驗后發現,摸到黃球的頻率穩定在0.3左右,則摸到白球的概率為0.7.3. 事件的類型及其概率事件類型概率例:下列4個事件:①異號兩數相加,和為負數;②異號兩數相減,差為正數;③異號兩數相乘,積為正數;④異號兩數相除,商為負數.其中必然事件是④,不可能事件是③.確定性事件1或0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0不確定性事件(隨機事件)0知識點二 :隨機事件概率的計算4.隨機事件概率的計算方法(1)一步完成:直接列舉法,運用概率公式計算;(2)兩步完成:列表法、畫樹狀圖法;(3)兩步以上:畫樹狀圖法樹狀圖與列表法可以不重復不遺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結果,列表法適合于兩步完成的事件;樹狀圖法適合兩步或兩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知識點三 :幾何概率的計算*5.幾何概率的計算方法求出陰影區域面積與總面積之比即為該事件發生的概率.幾何概率的考查一般結合特殊三邊形、四邊形或圓的基本性質,不一定把具體的面積求出來,只需要求出比值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6講 統計.doc 第27講 概念.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