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走進法律》導學案【教學目標】1.明白社會生活需要規則;2.明白個人自身遇到的規則的密切關系;3.了解法律的特點,明白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重點)【預習自測】社會生活的規則有許多種類,它們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領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這些規則包括等。各種規則的制定方式,約束的范圍、方式、程度各有不同。法律只能由制定或認可。每個國家都有特定的來制定專屬于自己國家的法律。每個國家的法律一般只在起作用。一個國家的法律,除了適用于自己國家的人民外,也適用于。3.法律是以為后盾來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只有以國家強制力作后盾,法律才能有效地解決社會成員之間因各種原因產生的糾紛,從而維持和維護。4.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法律是,也是最普遍適用的行為規范,每個人都地受法律保護,也平等地受法律約束,不存在“法外之人”。5.法律是由,靠,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的特殊行為規范。【新課講授】新課導入1.1823年,在英格蘭一所大學的一場足球比賽中,一位隊員突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跳起來用手接住隊友的傳球,直奔對方球門,把球扔了進去。雙方對這個進球是否有效爭執不下,因為當時沒有規則可依。后來,為了防止出現類似的問題,英國足協制定了“不許用手觸球和持球跑動”的足球比賽規則,并成為全世界通用的規則,一直延續至今。2.撐桿跳比賽剛剛設立時,有一次國際比賽,一位日本運動員拿著長桿,跑到橫桿前,突然將長桿插在地上,并兩手抓住桿子爬了上去,到了橫桿高度時跳了過去,全場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為在當時的撐桿跳比賽規則中,沒有規定是否允許爬桿,只是說用桿。提問:這樣的比賽成績算還是不算?假如體育比賽當中都是這種場景,那會是一種什么樣子?新課講授1.思考:現實生活中是否需要規則 如果沒有規則將會怎樣 2.交通規則大家談:除了交通規則以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需要遵守哪些規則?請舉例說明。3.請判斷下面的情況屬于哪一種行為規則?1)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弱病殘孕讓座。2)我們不可以偷盜他人的物品。3)單位職工不得遲到早退。4)在公共場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5)學生在校上課要遵守課堂紀律。6)國家機密不可外泄。4.法律究竟是什么?5.法律的特點: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制定機構:立法機關(全國人大)約束范圍:自己國家的領域內適用人員:本國人民及本國領域內活動的外國人和無國籍者立法過程:提出法律案——審議法律案——表決法律案——公布法律第十屆全國人大第十四次會議視頻2)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只有以國家強制力作后盾,法律才能有效地解決社會成員之間因各種原因產生的糾紛,從而維持社會秩序和維護法律自身的尊嚴。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只有以國家強制力作后盾,法律才能有效地解決社會成員之間因各種原因產生的糾紛,從而維持社會秩序和維護法律自身的尊嚴。綜上,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規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