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數學教學計劃2010---2011學年第一學期 一、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共有八個單元。“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領域的單元安排和主要內容如下:1.數與代數(共3個單元)第2單元比和比例。第3單元百分數。第5單元百分數的應用。2.空間與圖形(共3個單元)。第1單元圓和扇形。第4單元比例尺。第6單元—圓的周長和面積。3.統計與概率(1個單元)。第7單元統計。4.綜合應用(共5個活動)。測量旗桿高度—結合“比和比例”單元設計、臥室設計—結合“比例尺”單元設計,學會理財—結合“百分數的應用”單元設計,學會購物---結合“百分數的應用”單元設計,喜歡數學情況的調查-----結合“統計”單元設計。二、方法措施1.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1)選擇學生熟悉的事物,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數學。(2)選擇真實的數據作為課程資源,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3)在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4)通過真實的數據和現實問題,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2.重視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1)在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2)加強數學與現實問題的聯系,培養數學應用意識。(3)在“綜合應用”中,培養數學應用意識。3、重視知識的自主建構過程(1)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自主建構數學。(2)加強知識間的聯系,自主建構數學模型。4.在操作和體會中學習數學(1)在動手“做”的活動中,理解數學,形成相關技能。(2)在動手“做”的活動中,體會圖形的相似,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3)在動手“做”的活動中,自主建構數學,獲得數學探索的經驗和方法。5.重視統計觀念的培養統計觀念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重要的數學素養。通過這些活動,可以使學生經歷運用數據進行推理、用數據描述信息的過程,有利于學生體會統計在描述信息、表達信息方面的作用,培養用數據說明問題的態度,發展統計觀念。6.加強“數”與“形”間的聯系(1)借助圖形,幫助學生理解知識。(2)加強數、形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獲得用圖形描述事物的初步經驗。(3)在用幾何圖形表示數據的過程中,建立數形之間的聯系。三、教改設想(一)評價創新,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采用等級制,定性采用評語的形式。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有受到表揚和獎勵的機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要讓學生看見自己與同學的差距,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本學期我在作業評價方面的做法是:老師對學生一日作業做出評價,分為優、良、可、差四類;對學生一周作業情況做總結,對優秀者獎勵一顆星,同時學生自己記入作業情況檔案。有進步的學生獎勵不同的星。一周至少有兩次作業評語。對于學生在教學各環節中的表現也獎勵不同的星。極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既看到學習的進步,又產生了學習的動力,還樹立起自信心,確定學習的目標,較好地發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二)分層作業。把書上作業分成三類,取基本的學困生和中等生做,多給學困生表現的機會;稍有變化的題讓中等生和優生做,多給中等生機會,鼓勵學困生做;難度較大的題讓優生做,給優生表現機會,鼓勵中等生做。另外,單給優生留一些作業,號召全班做;適當留一些實踐發展性的作業讓全體學生嘗試。(三)培優補差。本學期和三名學困生家長經常保持聯系,共同努力,指導家長做好輔導工作,讓他們三名學生成績有所提高;在學校,我利用課間時間給他們補課;利用學困生的進步來影響和帶動其它學困生,也是對學困生的鼓勵。四、教學進度表第1周:圓和扇形第2周:比和比例第3周:比和比例 測量旗桿高度第4周:百分數第5周:百分數第6周:國慶節第7周:比例尺第8周:比例尺 臥室設計第9周:百分數的應用第10周:百分數的應用第11周:學會理財 學會購物 圓的周長和面積第12周:圓的周長和面積第13周:圓的周長和面積第14周:統計第15周:統計 喜歡數學情況的調查第16周:整理與自評第17周:整理與自評第18周:復習六年級數學教學計劃2010---2011學年第一學期姓名:胡仕賓單位:定州市北渠河小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