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做到激趣促思 百色市文明小學 黃冬梅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指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更好地去服務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學以致用??墒侵挥屑ぐl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的思考,才能更好的學好數學,在生活中應用數學。我們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數學教學特有的魅力,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自主學習。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捕捉生活資源,寫數學日記,促進學生思考以及讓學生主動聯系生活,參與實踐等是激發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進而學好數學的有效而且必要的手段。關鍵詞:低年級 數學 激趣 促思《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指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更好地去服務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學以致用。可是只有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的思考,才能更好的學好數學,在生活中應用數學。那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才能做到激趣促思,發揮數學的作用呢?這是值得我們大家思考的問題。興趣是培養學生創造精神的原動力,是學習數學的基本動力之一。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思考數學問題也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因此我們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數學教學特有的魅力,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自主學習。那么怎樣才能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考呢?現將自己的點滴體會淺談如下: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對于數學教學來說,興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活動的強大動力,是智力開發的鑰匙。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也強調:“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要精心的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動機,使學生學習情緒達到最佳境界。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兒童對所學內容有內在的興趣?!币虼耍覀冞M行數學教學,可以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和小學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采用講故事、做游戲、模擬場景疑、巧設懸念等方式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探索新知的欲望。游戲、玩樂,是兒童的天性。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游戲活動,既有助于學生體力、智力、交際能力的發展,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我插入了“老狼和小紅帽”的故事:老狼要吃“小紅帽”, “小紅帽”們必須團結起來,合力對付老狼。請8人充當“小紅帽”的角色,我充當老狼的角色。其他學生一齊問:老狼,老狼,幾點了?教師說:3點了。8名學生就每3人抱在一起,其他學生根據此列除法算式。不斷變換“小紅帽”的人數和點數進行游戲,讓他們在游戲活動中,在犯錯與糾錯的過程中,在嘻嘻哈哈的笑聲中,輕松自如的學習。進一步鞏固了對算法的理解,培養了有余數除法的計算能力,提高了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學習,是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因為這樣,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我樂學”,其智力品質、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健康、和諧的發展。在和諧愉悅的教學中,師生一同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教學的樂趣!二、捕捉生活資源,寫數學日記,促進學生思考。我覺得,在數學教學過程和日常生活中,由教師創設或學生發現某些問題背景,然后由學生采集整理信息或素材、歸納總結出結論并整理,并做一些簡單的記錄,就像教學語文一樣寫一些簡單的日記,其實數學也可以寫日記。新課程強調發展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而寫數學日記無疑給學生提供一個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或自己的語言表達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機會。也讓他們體會一下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一下他們用“數學眼光”看社會的興趣,培養一下他們的“數感”,讓他們自己在日常生活發現數學知識,進而激發他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但由于小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有限,精力和時間也有限,所以數學日記應結合數學教學和教材內容。因為從數學教學中引出的問題學生易于接受,容易理解,有利于寫作。同時,我們也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循序漸進。 我們教師在安排和設計數學日記計劃時,起點不能過高,日記的內容、形式的選擇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還要考慮學生是否具備觀察、測試、實驗的能力和條件。因此沒有經過實踐,沒有可靠的材料和數據,是不可能寫出有科學價值的日記的。所以學生也可以通過觀察、收集、記錄他們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和“數學例子”,并用數學的觀念和態度去解釋和表示事物的數量關系。要求孩子們把收集到的問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它,就不單純是背誦和記憶書本上現在的知識,而是實實在在的“解決實際問題”了,通過問題的解決,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提高了,并且在此過程中學到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也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這難道不是一舉多得嗎?當然了,寫數學日記也并不只是孩子單方面的事情,我們教師也應該到處搜集資料,介紹一些數學日記給孩子們,跟孩子一起分析其中數學的信息,和他們一起討論如何寫好數學日記。也許他們剛剛開始是模仿,可能比較單一,但是經過訓練之后,我相信他們會用自己的眼睛在觀察生活,觀察周圍發生的一切,并及時記錄下來。那樣會讓我們感到十分欣慰的。 例如:今天放晚學后媽媽帶我去家福超市買東西,我們買了一些餅干,用了8元7角,還買了2支鉛筆, 4元一支,還買了一本作業本,用了 5角,后來我就和媽媽回家了 ,我算了一下一共是17元2角。 又例如:今天媽媽在水果店買了4斤蘋果,共花了24元,平均每斤多少元?可以用除法計算:24÷4=6。 其實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很多,如果有效地選擇“數學信息”,就能培養學生收集、選擇和整理“數學信息”的能力。同時,數學是一種語言,它能夠確切地表達思想和交流思想。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信息交流能力”呢?我認為,“數學日記”就是一種較好地表達“數學信息”的媒介,同時學生之間可以通過互相閱讀、相互討論甚至質疑爭辯“數學日記”中表達的內容,從而更加舉一反三,明辨是非,融會貫通,“數學作為交流工具”的教育目的自然得以實現。 我覺得寫數學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促進師生互動。學生在頭一天晚上先回想當天學習了哪些知識,分清哪些已經掌握,哪些還需要老師再講;在學習過程中,哪些題目不會做;對課堂所學的內容的不同見解以及課外習題等有關數學學習的內容,都可以寫在日記中,還通過數學日記提出自己對數學課的建議。通過日記,還可以及時捕捉教學中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查缺補漏,同時還能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其實我覺得這也是一種互動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理解數學的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哪些課堂教學環節處理得不好,須及時改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將數學日記變成自己自覺的行動,這個活動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開展寫數學日記的目的也在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由于小學生知識和能力的限制,大多數學生不太可能寫出水平很高的日記。數學日記活動,對學生有意義的是參與。在參與寫作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能力會得到提高,學生的才能會得到展現,通過數學日記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的思維能力,這才是寫數學日記的重要目的!三、聯系生活,參與實踐。在數學教學中,要做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從身邊的數學入手,做到不與實際生活脫節。例如在教學“認識方向時”第一課時的時候,我設計了三個環節,讓學生通過實踐理解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一)課中,讓學生說說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是哪些同學。(二)讓學生說說教室的東、南、西、北各在哪個方向。(三)課后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說說自己房間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物體。通過這三個環節的設計,充分開發了學生身邊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環境中學習數學,優化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果。總之,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做到以上三點,我想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動機,使學生學習情緒達到最佳境界,促進學生思考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