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平移的理解及應用山東省高密市康成中學 張來志 郵編:261500 課本中對平移是這樣定義的:1、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直線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后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變換,簡稱平移。根據平移的定義,對平移的理解要把握兩個要素:1、平移的方向 2、平移的距離根據平移的定義,可得到平移的性質: 1、平移前后圖形的形狀、大小不變,位置改變。 2、新圖形與原圖形對應點的連線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 3、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對應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對應角相等。對平移的考查有以下幾個方面,現舉例說明:一、平移的定義:例題1:1、下列現象不屬于平移的是( ) A、小花乘電梯從一樓到三樓 B、足球在亞運會賽場上沿直線滾動 C、一個鐵球從高處自由落下 D、小朋友坐滑梯下滑 2、下面的每組圖形中,左面的平移后可以得到右面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據平移的定義,必須是圖形整體沿某一直線方向移動,而在問題1中的B選項中是沿直線滾動,不符合平移的定義,而A、C、D選項均符合平移的定義,故選B。在問題2中,A、B選項的形狀改變了,C選項雖然形狀、大小沒變但仍不符合圖形整體沿某一直線方向移動的條件,所以A、B、C選項均錯誤,故選D。答案:1、B 2、D歸納:在平移過程中,圖形的大小和形狀不發生改變。但兩個形狀和大小相同的圖形不一定通過平移得到。二、平移的兩要素:例題2:如果△ABC沿著北偏東35°的方向移動了6cm,那么△ABC的一條中線AD上的中點P向________,方向移動了________cm。 分析:根據平移的定義,只要圖形上的一個點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多長的距離,那么圖形上的其他所有點都會以相同的方向移動同樣的距離。答案:前面空應填“北偏東35°”,后面空應填“6”。歸納:一個圖形如果是由另一個圖形平移得到的,那么對應點移動的方向和移動的距離都是相同的。三、平移的性質:例題3:如圖,將直角梯形ABCD平移得梯形EFGH,若HG=10,MC=2,MG=4,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 分析:通過觀察圖形我們可以可以看到陰影部分是一個不規則圖形,且邊長不知.因此必須將此陰影部分面積轉化為其它圖形的面積來求.我們注意到梯形EFGH是由直角梯形ABCD平移得到的,因此有S陰影=S四邊形ABCD-S四邊形EDMF=S四邊形EFGH-S四邊形EDMF=S四邊形DMGH.? 解:因為梯形EFGH是由直角梯形ABCD平移得到的,??? 因此有S陰影=S四邊形ABCD-S四邊形EDMF=S四邊形EFGH-S四邊形EDMF=S四邊形DMGH歸納:此題的解答實質是平移知識的應用。平移只改變位置,不改變形狀和大小,所以平移前后圖形的面積是不變的,從而可以將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轉化為其他圖形的面積求解。四、應用平移的性質作圖:例題4:如圖1,經過平移,四邊形ABCD的頂點A移到A1,作出平移后的四邊形。 圖1 圖2分析:根據“經過平移,對應點的連線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A1點與A點的位置確定了平移的方向和長度,B、C、D隨之也可確定平移后的位置B1、C1、D1,從而可一次連成四邊形A1B1C1D1。解:如圖2,過B、C、D分別作線段BB1、CC1、DD1使BB1∥AA1、CC1∥AA1、DD1∥AA1,且BB1=AA1、CC1=AA1、DD1=AA1。連接A1B1、B1C1、C1D1、D1A1,則四邊形A1B1C1D1就是四邊形ABCD平移后的圖形。歸納:要畫出圖形的平移圖形,關鍵是先確定一些特殊點平移后的位置,再連線,成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