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6學年第一學期現(xiàn)代片八年級期中考試社會與思品試題卷溫馨提示: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有20個小題,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兒童啟蒙讀本《三字經(jīng)》中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這體現(xiàn)了家的哪項功能()A.物制成產(chǎn)功能B.消費功能C.教育功能D.休息娛樂功能2.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草案將“常回家看看”入法,特別強調(diào)“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yǎng)人,要經(jīng)常回家看望或者問候老人”。“常回家看看”其實不僅是“看”,更重要的是“做”。下列選項中,做法錯誤的是()A.為生活困難的父母提供必要的費用B.為精神孤獨的父母送上真切的關心C.為生病住院的父母給予細致的照料D.為爭強好勝的父母帶去更多的榮耀3.上小學時,我是“媽媽貼心的小棉襖”;上中學時,媽媽是我“煩心的破書包”。出現(xiàn)這種變化的原因是()①我們與父母看問題的方式不同②我們與父母價值觀念的差異③我們與父母的興趣愛好不同④父母不喜歡長大的我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4.“酒桌上認識的人越來越多,真正的朋友卻越來越少。”這句話啟示我們()①朋友越多越好②要樂交諍友,不交損友③真正的朋友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礎上④要交對自己有用的朋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小蘇現(xiàn)在的同桌一個月里曾三次要求調(diào)換座位。理由不是嫌棄同桌男生亂放東西,就是嫌棄同桌男生身上的汗味······小蘇應該告訴她()①男女有別,男女生本來就不應該同桌②男女生各有所長,各有不足,要學會正確對待③悅納自己的同時還要學會悅納他人④要學會正確看待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努力做到求同存異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開學之初,李老師告訴了學生自己的QQ號碼,并說有事可以給他留言。對此同學們給予了熱烈的掌聲。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是()①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的②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③教師是“權威”,學生是遵從者④師生之間互相學習、教學相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下列家庭屬于主干家庭的是()A.李梅一家三口人:李梅、母親、阿姨B.王雪一家五口人:王雪、父親、母親、爺爺、奶奶C.張芳一家三口人:張芳、父親、母親D.趙麗一家四口人:趙麗、父親、母親、叔叔8.14.右邊漫畫漫畫給我們的主要反思是()A.應該善于贊賞父母B.節(jié)約用水,人人有責C.要善于與父母溝通D.子女應該孝敬父母9.有人這樣解釋family一詞的意思:f代表father(父親),a代表and(和),m代表mother(母親),i代表I(我),l代表love(愛),y代表you(你們)。可見家庭中最重要的是()A.成員間的血緣關系B.家中有親人,家中有親情C.優(yōu)越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D.父母的地位和工作收入10.上了八年級,小文悄悄喜歡上了班里的一個男生,今天她收到了這位男生的紙條,約她周末去郊游,她既高興又不安,又不知如何處理。假如你是小文的好朋友,會告訴她()A.答應這位男生的邀請,避開家長和老師B.拒絕這位男生的邀請,與男生斷絕交往C.答應這位男生的邀請,向男生表明心意D.拒絕這位男生的邀請,但保持正常交往11.現(xiàn)代西方政治文明中“民主”最早萌芽于()A.中國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B.印度佛教所宣揚的“眾生平等”C.古羅馬的共和制度D.古希臘的雅典民主制度12.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場“烽火戲諸侯”的鬧劇。諸侯率兵前往護衛(wèi)周王是遵守了()A.封建制的法規(guī)B.禪讓制的規(guī)則C.世襲制的傳統(tǒng)D.分封制的義務13.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公元前1世紀,隨著版圖擴大、人口膨脹和社會矛盾復雜化,共和制無力維持,出現(xiàn)了軍事獨裁統(tǒng)治。公元27年,屋大維成為實際上的皇帝。2世紀,羅馬成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國。上述有關于古羅馬的史實,其中時間表述錯誤的有()A.1處B.2處C.3處D.4處14.右圖《教皇給皇帝加冕》,反映了中世紀西歐的社會現(xiàn)實,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教權高于皇權B.教會與國王之間是主從關系C.神權凌駕一切D.教皇和教會是中世紀歐洲的精神領袖15.日本大化改新,不久建立的新都城平城京是仿照__________的中國長安式樣建立的。()A.西漢B.隋朝C.唐朝D.北宋16.下列關于伊斯蘭教,說法正確的有()①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穆罕默德②伊斯蘭教的經(jīng)典是《古蘭經(jīng)》③在中世紀歐洲占統(tǒng)治地位④伊斯蘭教信徒稱為穆斯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思想文化是一定現(xiàn)實的反映。”“百家爭鳴”學術局面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是()A.諸子周游列國傳播自己的觀點B.周天子暴政,人民怨聲四起C.西周滅掉商朝,實行分封制D.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18.我國開始出現(xiàn)鐵農(nóng)具,并已使用牛耕技術是在()A.夏商時期B.商周時期C.春秋時期D.戰(zhàn)國時期19.《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A.允許工商業(yè)者入仕為官B.規(guī)定按軍功授爵賜田C.承認土地歸私人所有D.準許土地自由買賣20.關于中世紀的莊園,下列四位同學的論述錯誤的是()A.王林:莊園是自給自足的小世界B.張明:莊園的大小不一,通常由一個或幾個村落組成C.劉琳:莊園中的產(chǎn)品大都用于領主和勞動者自身的消費D.李欣:莊園里的農(nóng)奴是充分自由的。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8分)閱讀小明的日記,回答問題。煩惱一:學校要開家長會,可爸爸媽媽多年前就下崗了,一直沒找到好工作,只能在大街上擺地攤掙點錢,與其他同學父母比······讓他們來開家長會,不是給我丟臉嗎?(1)小明的想法對嗎?為什么?(4分)煩惱二:課余空閑時間,我想看漫畫,爸爸卻要我看《三國演義》等名著;周末,我想看電視,爸爸卻希望我多做習題;平時我喜歡的流行歌曲,爸爸都說難聽,而他喜歡的歌我感覺更難聽。小時候,我和爸爸的關系那么好,為什么日漸長大的我和他的矛盾和爭吵越來越多了呢?(2)為什么日漸長大的小明和爸爸的矛盾和爭吵越來越多了呢?面對與父母的矛盾和沖突,你認為小明應采取的積極做法是什么?(4分)22.(11分)閱讀材料,運用思品知識回答問題。情景一:808班女生小麗和男生小強交往密切,兩人形影不離,卻很少和其他同學交往。(1)小麗的行為恰當嗎?為什么?(3分)情景二:最近小康很苦惱。好友小明因為迷上了游戲,經(jīng)常不做作業(yè),早上總是拿小康的作業(yè)抄。小康從內(nèi)心講是不愿意讓他抄作業(yè)的,但是怕傷害友誼,他選擇了默認。(2)請你談談你對小康“維護友誼”做法的看法。(4分)情景三:期末臨近,好友們不斷向我請教學習上的問題,都被我婉言拒絕了。他們漸漸疏遠了我。今天,老師也找我談話,要我多幫助同學,學會與他人合作。可既浪費我時間,又培養(yǎng)競爭對手,不利于我自己的成績優(yōu)勢,我才不干!(3)“我”的想法顯然不對,請你列出說服“我”改變想法的理由兩點。(4分)23.(8分)下表是初中生小林的幾個生活片段,請運用所學的思想品德知識回答。日期生活片段問題10月19日星期二片段一:小林和小明是好朋友,小明的成績很好,而小林的成績總不令人滿意,小林一遇到難題就想要小明幫助解決。(1)你覺得小林的做法對嗎?請你給小林和小明的交往提供一些良好建議。(3分)11月12日星期五片段二:小林最近很煩,父母每天都嘮叨不停,我喜歡的,他們不喜歡,我交往的朋友父母不放心。今天問道考試的成績,我不想告訴他們,也不想和他們溝通。(2)小林的心里屬于什么心理現(xiàn)象?有什么危害?(3分)12月22日星期三片段三:唐老師平易近人。小林經(jīng)常和唐老師探討問題,有時不敲門直接沖進唐老師辦公室探討問題。(3)請你評析片段中小林“直接沖進唐老師辦公室”的行為(2分)24.(9分)【圖說歷史】(1)圖一、圖二分別是古代哪兩種文字?生活在這兩大區(qū)域的先民們還創(chuàng)造了哪兩大建筑奇觀?(4分)(2)圖三石雕內(nèi)容反映了古代哪一部法典?該法典有怎樣的歷史價值?(3分)(3)圖四反映了古代印度什么制度?世界三大宗教中哪一宗教發(fā)源于印度?(2分)25.(12分)【追尋改革】歷史上的變法與改革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進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據(jù)《史記 商君列傳》記載,商鞅合并小都、小鄉(xiāng)、小邑、小聚為縣,設置縣令、縣丞,共三十一個縣,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員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標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賦稅,保障國家的財政收入。變法五年后,國家富強起來。材料二:經(jīng)過大化改新后,日本確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縣制為藍本的中央官制和國、郡、縣三級地方行政體系,以均田制為藍本的“班田收授法”,······形成了以天皇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體制。——《大國崛起》(1)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變法的哪兩項措施?(2分)(2)指出兩側(cè)材料反映的改革措施上的相同點(2分)(3)商鞅變法和大化改新對本國當時的歷史各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4分)(4)通過對比這兩場改革,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4分)26.(12分)看圖回答問題。(1)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在哪里?帝國統(tǒng)治區(qū)域內(nèi)有哪些曾經(jīng)是“世界文明的搖籃”中的古代文明?(4分)(2)舉例說明“阿拉伯人創(chuàng)造的輝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矚目”和“阿拉伯文化在不同文明之間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4分)(3)說說古代阿拉伯人能夠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伊斯蘭文明的原因。(4分)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現(xiàn)代片八年級(上)社會與思品期中考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CDADCBBDB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ADCBDCBD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小明的想法是錯誤的(1分)家貧并不丟臉,清貧也能育英才,人與人是平等的;家長職位的高低不是我們尊卑的理由;家庭的希望不在家長,而在子女,有志者不嫌家貧(3分)。(2)進入青春期,我們開始有自己的思想,開始獨立行事,自我意識增強,我們與父母在生活態(tài)度、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方式等方面產(chǎn)生了差異;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或:我們不能理解父母對我們的愛)(2分)。積極做法:從現(xiàn)實中架起溝通的橋梁。(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分)22.(1)不恰當(1分);因為與異性交往既要開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要保持距離,不宜過度親密;要選擇恰當?shù)姆绞健㈩l率,廣泛交往。(2分)(2)這種做法不合理(1分)。真正的友誼應該是坦誠的,在原則面前一定要堅定,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來維持所謂的友誼。(2分)小明沉迷游戲,抄作業(yè)的行為違反了紀律,有違誠信的原則。作為好朋友,小康理當拒絕,并好言相勸。(1分)(3)①學習中競爭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開發(fā)潛能,激發(fā)學習熱情,提高效率,取長補短,共同進步;②合作與競爭不是水火不相容的關系,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③合作能聚集力量、啟發(fā)思維、開闊視野,并能培養(yǎng)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獻精神;④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才能使我們更快地進步;⑤個人的成功不是最終的成功,團隊的成功才是最終的成功;⑥真誠、與人為善才能贏得友誼。(4分,任答2點即可)23.(1)不對(1分)。小林不應該只要求朋友給予而不付出;要換位思考,多考慮小明的難處;要平等互惠,要擺脫過分依賴。(2分)(答出兩點即可)(2)逆反心理(1分)危害:懲罰自己,傷害父母。(2分)(從自身和父母兩個角度回答,意思相近即可)(3)小林的做法不對(1分)。因為他沒有做到對老師有禮貌,不可隨意進出老師的辦公室。(1分)24.(1)圖一是象形文字,圖二是楔形文字(2分)金字塔、空中花園(2分)(2)《漢謨拉比法典》(1分)它是世界上迄今發(fā)現(xiàn)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2分)(3)種姓制度(1分)佛教(1分)25.(1)(2分)建立縣制,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2)(2分)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寫出“都建立縣制”也可)(3)商鞅變法使秦國從此強盛起來,成為戰(zhàn)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2分)大化改新是日本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成為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2分)(4)(4分)改革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今天的中國要堅持改革的方針和政策;要善于學習他國的長處,取長補短;要順應歷史發(fā)展的潮流等。(任選兩點,言之有理即可)26.(1)巴格達(1分)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3分)(2)(4分)阿拉伯人將古印度人發(fā)明的0到9十個數(shù)字傳播到了全世界;收集了大量希臘、羅馬、印度的著作,翻譯成阿拉伯文,傳播到世界各地;阿拉伯人將清真寺建筑風格帶到了許多地方,并與當?shù)貍鹘y(tǒng)文化相結合,成為世界文化交流的結晶;阿拉伯人的文學作品一直為世人稱道,最為人熟知的《天方夜譚》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阿拉伯人的數(shù)學、天文學、化學和醫(yī)學等成就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寫出兩點即可)(3)(4分)阿拉伯民族是一個善于學習、重視文化的民族;阿拉伯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阿拉伯人來往于三大洲之間,融合了大量東西方優(yōu)秀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