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7思想品德中考一輪復習知識體系和中考真題練習 八下第二單元我們的人身權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7思想品德中考一輪復習知識體系和中考真題練習 八下第二單元我們的人身權利

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
考點全通關
一、考點解讀
第三課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
【考點一】生命健康權
[命題分析:2015年第7題、2013年第6題、均考查2012年第2題和第9、11題都分別涉及考查了生命健康權。隨著《發家庭暴力法》出臺,在2017年備考時,要重視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特殊保護的原因的學習。]
1.公民的人身權利
(1)人身權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
(2)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人格權包括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和人格尊嚴權。
2.人身自由權的含義、侵權表現及重要性
(1)含義:人身自由權是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2)侵權表現:非法搜身、非法禁閉、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
(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一項重要的人身權利,是公民參加各種活動、充分享有其他各種權利的基本保障。沒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就難以享受。
3.生命健康權的含義、組成和地位
(1)含義:生命健康權,是指公民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身體組織、器官的完整,生理機能以及心理狀態的健康所享有的權利。
(2)組成:公民的生命健康權由生命權和健康權兩部分組成。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權利的基礎,是每個人的最高人身權益。健康權包括身體健康權和精神健康權。
(3)地位: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首要的人身權利;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生命和健康,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寶貴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喪失,任何權利都失去了意義。
4.我國法律如何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
(1)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受害人有權請求國家保護;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未成年人作為社會弱勢群體和民族的未來,其生命和健康受法律的特殊保護。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從事礦山井下、有害有毒、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5.我國法律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給予特殊保護?
(1)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經驗不足,生命健康較容易受到侵害。
(2)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6.我國法律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
(1)保護生命健康權,對于初中生來說,重在預防,免受傷害,學會自我保護的基本方法,一旦受到傷害,要運用法律武器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
(2)我們享有生命健康的權利,相應地有義務維護別人的生命健康權。這不僅是道德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法律對我們的要求。
7.公民應如何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
(1)①應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②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應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2)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處于安全的環境,免受他人侵害,這不僅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對自身的關愛和責任;除了為正義獻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讓與或拋棄。
8.公民如何關愛他人生命健康?
(1)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是每個公民應盡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
(2)當他人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見義智為、見義巧為。
(3)當他人生命健康遇到威脅時,我們要竭盡全力去救援。
第四課 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考點二】人格尊嚴權
[命題分析:近五年來,該考點沒有單獨由題考查過。其中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的侵權表現是2017年備考復習的重點。]
1.人格尊嚴權的含義、表現、內容及重要性
(1)含義:人格尊嚴是指公民作為一個人應該享有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的尊重的權利。
(2)表現:自尊和他尊。
(3)內容: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4)重要性: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的核心權利;人格尊嚴權是精神性的人格權。
2.如何自覺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
(1)當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時,我們要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采用自行與侵權人協商或請求法律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損失,嚴重的可以要司法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同樣我們也要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不應取笑別人的外貌、衣著、說話方式和動作,不應給他人起污辱性綽號,更不能歧視身體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3.名譽權的含義、內容、侵權表現及后果。
(1)含義: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2)內容: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3)侵權表現:①侮辱行為:公然謾罵他人,大庭廣眾之下諷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潑臟物。②誹謗行為: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中傷他人。
(4)后果:①踐踏他人的人格尊嚴,混淆是非,顛倒黑白;②損害自身形象;③輕者受到輿論譴責,嚴重的要承擔法律責任。5.肖像權的含義、侵權表現
(1)含義:肖像與特定的人格不可分離。公民依法享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獲取報酬方面須由監護人代理或同意。
(2)侵權表現:①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肖像;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
6.姓名權的含義、內容及侵權表現
(1)含義: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2)具體內容: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3)侵權表現:①干涉他人決定姓名、使用、改變自己的名字;②盜用他人姓名:③冒用他人姓名。
第五課 隱私受保護
【考點三】隱私權
[命題分析:2012年第2題單獨對隱私進行了考查。由于隱私問題是近年來的社會熱點,理所當然也就成為中考的重點。在2017備考復習時要對侵犯隱私權的表現重點掌握。]
1.隱私的含義、內容及保護的必要性
(1)含義:隱私是指公民不愿意為人所知、侵擾的秘密,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純個人私事。
(2)內容:①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家庭關系、財產狀況等。②個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③私人領域:如住宅、個人行李、書包等。
(3)必要性:①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②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③是建設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2.隱私權的含義、內容及侵權表現
(1)含義: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2)內容:①私人生活安寧權:公民的住宅屬于公民個人的生活領域,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執法人員不得無視法定程序非法搜查。②私人信息保密權:依法不公開自己的身體狀況、家庭關系、儲蓄密碼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③私人通信內容保密權:對自己的信件、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開。④個人隱私利用權:公民有權自主決定利用自己的個人信息從事有益于社會的活動,如將自己特殊的生活經歷寫成自傳,公開自己的信件等。
(3)侵權表現:①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②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③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④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注: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執法機關依法調查和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則不屬于侵權行為。)
3.尊重他人的隱私權的原因和做法
(1)原因:①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②它劃定了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維護了個人的人格獨立和人格自由;③尊重他人隱私權,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現代文明的標志;④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個人隱私;⑤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能夠不僅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安定。
(2)做法:①尊重他人隱私,要樹立隱私意識,明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的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②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③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隱私。④增強法制觀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的隱私權。
4.在生活中,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權?
(1)侵權前: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認真選擇傾訴對象,上網時要掌握網上安全運行的知識。
(2)侵權后: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3)保護隱私不是自我封閉,在自己遇到麻煩、產生困惑、出現煩惱時,應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交流和溝通,以獲得成長所需要的理解和幫助。
二、易混分析
1.人格權與人格尊嚴權的區別與聯系
2.名譽權與榮譽權的區別
(1)名譽就是一個人的名聲,是社會成員對某個公民的品德、聲望、信譽等方面的評價。公民的名譽代表公民的人格尊嚴。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禁止以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
(2)榮譽是國家、社會、組織授予公民的一種美名或稱號。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的榮譽稱號、榮譽證書和獎章。
3.未成年人的隱私受保護
(1)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2)個別家長和老師為了了解學生情況弄清事實或者加強教育的針對性,采用翻學生抽屜、看學生日記、追問學生交往情況等手段,盡管出于善意,但這是違法的,也是不道德的。
4.保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與世隔絕
(1)為了使自己健康成長,我們也應該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分享快樂,訴說苦惱。
(2)困惑的時候應及時與老師、家長或朋友溝通,以獲得成長所需要的經驗和支持。
三、辨析闖關
【命題點】隱私
【解題思路】第一層回答保護個人隱私的意義;第二層從法律的角度評價商業網站的行為;第三層答出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的意義;第四層答出保護公民隱私的做法。
【參考答案】(1)保護個人隱私信息,對于個人獲得內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寧,對于促進社會和諧、樹立良好社會道德風尚等,有著重要意義。
(2)商業網站使用、泄露、買賣個人隱私信息,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屬于違法行為,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3)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有利于保護個人的隱私信息,公民不要隨意把自己的隱私信息告訴他人、不能寫在網站上,要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4)保護個人隱私信息不受侵犯,是國家、網站、個人的責任。只有多措并舉、多管齊下,才能保護個人隱私信息安全,維護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 河南五年真題
1.(2012.河南2題)隱私連著安全,安全
關乎幸福。從無休止的垃圾短信到電信詐騙甚至綁架等暴力犯罪,公民個人信息被暴露、買賣和非法使用。今年4月,公安部統一部署在全國集中嚴打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挖出并摧毀了一大批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源頭”,數據交易平臺和非洼“調查公司”等。這說明 ( )
A.信息化時代公民沒有隱私可言
B.資源共享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
C.交流個人隱私有利于社會和諧
D.保障個人信息安全須多措并舉
2. (2013.河南6題)消費安全,事關重大。然而,生活中卻時常遭遇:二惡烷廣泛存在于洗漱用品及多種日常食品中,不少化妝品中摻有汞和鉛,反季節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催熟劑,一次性筷子中含有殘存的工業硫磺、石蠟、雙氧水和無水焦磷酸鈉……這些現象的存在( )
A.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B.有悖誠實守信基本要求
C.是科技創新的必然結果
D.表明消費安全形勢嚴峻
3. (2015.河南7題)邪教宣揚歪理邪說,.蒙騙群眾,斂財害命,制造事端,其本質是反科學、反人類、反社會。2014年5月28日,某邪教骨干分子張帆等5人在山東招遠某“麥當勞”餐廳,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將被害人吳某某活活打死。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罪并罰,分別判處張帆等5人死刑、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這表明( )
A.違法具有危害性,必受刑罰處罰
B.剝奪他人生命權,必受法律嚴懲
C.邪教是社會毒瘤,必須堅決鏟除
D.法律具有強制性,必須嚴格遵守[來@源:中教^網%&#]
4. (2012.河南9題)霧霾天氣頻現,使人深深憂慮,也讓PM2.5成為一個熱詞。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可入肺顆粒物,內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影響很大。2012年2月29日,國家發布了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其中增加了PM2.5監測指標。
5. (2012.河南9題) 治病的藥反而成了致病的藥!2012年4月15日,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一些廠家用皮革下腳料制藥用膠囊,9家藥廠生產的13個批次的藥品,含有不可食用的工業明膠,其中鉻含量嚴重超標。鉻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進入人體后,容易對肝、腎等器官和DNA造成損傷,在人體內積蓄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誘發基因突變。
上述“毒膠囊”事件被曝光后,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快速行動:4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對涉嫌鉻超標的全部產品暫停銷售和使用;4月22日,公安部公布,已立案7起,逮捕9人,刑拘45人,查封非法生產“空心膠囊”、工業明膠生產線80條。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思考下列問題:
(1)治病的藥反而成了致病的藥,原因何在?(兩個方面即可。4分)
【答案解析】
1.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同學們對隱私權的認識。研讀材料可知,公民個人信息屬于隱私內容,國家加大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AC本身錯誤,B與材料無關,只有D符合題意。
2. AB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生命健康權。材料中列舉的現象,都會傷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權,A正確;對于商家來說,時弄虛作假,違背了誠信原則,同時也是違法行為,B正確,C錯誤;這些現象的存在,說明消費安全形勢嚴峻,D正確。
3.BC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生命健康權、法律特征、犯罪。張某等人活活打死吳某的行為,是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為,是犯罪行為,應當受到刑法的處罰。BC正確;張某等人受到法律的制裁說明法律具有強制性,D正確;A說法錯誤,違法行為要受到不同的處罰,只有犯罪才受到刑罰處罰。
4.(1)國家對PM2.5的監測,能使環境空氣評價結果更符合實際狀況,促進空氣質量的改善,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或:國家對PM2.5的監測,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有利于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或:監測PM2.5,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能夠有效促進空氣質量的改善。或: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發布,表明國家高度重視解決空氣質量問題,注重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積極落實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2分)
(2)造成PM2.5的主要原因是汽車尾氣、燃煤、工業排放、建筑揚塵等。所以切實提高空氣質量必須重視消除污染源,做好防治工作。(或:只有全面做好預防和治理空氣污染工作,才能真正提高空氣質量。)(3分)
(3)空氣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防治污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或:空氣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保護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全體公民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環保的生產生活方式。)(3分)
(4)只有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共同落實保護環境的各項要求,才能切實提高環境空氣質量。(2分)
【解析】第一層答出國家監測PM2.5對于提高空氣質量的意義;第二層答出防治空氣污染比監測更重要;第三層答出改善空氣質量需要全民行動的原因;第四層答出空氣質量的提高需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
5.(1)(4分)有關企業沒有誠信生產、誠信經營;有關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有關企業沒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制度;有關企業為追求高利潤、高效益鋌而走險;有關企業不能擔當尊重和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責任;有關企業缺乏良知;有關經營者沒有做到尊重消費者合法權益;國家有關部門監管不力;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國家相關部門執法不嚴;國家對相關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不夠大;等等。

中考演練
名師預測
一、請你選擇
▲單項選擇
1. 介紹各類房產信息,推薦教育培訓產品,詢問是否有貸款需要……類似的電話營銷騷擾電話,令人不勝其煩。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前兩個月,通過手機防護軟件標記為騷擾電話的號碼,就有7000多萬個。這表明 ( )
A.面對騷擾電話公民無可奈何
B.規范各類電話營銷勢在必行
C.信息化時代公民無隱私可言
D.電話營銷能夠促進經濟發展
1.B
【解析】本題考查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車中的人在享有使用車的權利的時候,沒有履行維護他人權利的義務,是錯誤的,C符合題意;
2. 2016年3月1日,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的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家庭暴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身體的侵害,包括毆打、殘害、限制人身自由等;二是對精神的侵害,包括經常性謾罵、恐嚇等。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實施( )
A.可以從根本上杜絕家庭暴力
B.有利于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
C.使未成年人不再受家長批評
D.家庭暴力必將受到刑法的制裁
2.B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任志強微博賬號被關閉是因為持續公開發布違法信息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違反了相關網絡管理規定,并不意味著公眾人物沒有言論自由,A觀點片面和絕對,符合題意;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管是公眾人物還是普通網民,都應遵守法律,謹言慎行,BCD觀點正確。
▲多項選擇
3. “國法”要管“家務事”。自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以來,北京、上海、河南等多地法院相繼發出當地的首份人身安全保護令,給那些處在家庭暴力中孤立無援的受害者以幫助,徹底改變“法不入家門”的歷史。由此可見( )
A.我國公民的人身安全權受法律保護
B.對家庭暴力的預防和制止將更有效
C.法律是化解家庭矛盾最有效的方法
D.法律的制定和實施能維護公平正義
3.ABD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行使公民權利。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公民不僅要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依法履行義務,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所以ABC是正確的選項,D不符合題意。
4. 據報道,日前,韓國影視明星宋仲基在中國某機場接受通關檢查時,被邊檢人員和圍觀的乘客瘋狂拍照;隨后他的護照信息被上傳到網上,包括其年齡等重要信息被曝光,擅自在網絡上曝光宋仲基護照信息的行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侵犯了宋仲基的隱私權
B.是正常的追星行為,不違法
C.侵犯了宋仲基的人身自由權
D.是犯罪行為,應受刑罰處罰
4.BCD
【解析】本題考查隱私權。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隱私權包括私人生活安寧權、個人信息保密權、私人通信保密權。擅自在網絡上曝光宋仲基護照信息的行為侵犯了個人信息保密權,侵犯了隱私權,BCD觀點錯誤,符合題意。A說法正確,排除。
二、請你辨析
5.
5.(1)微博是一種新的網絡交往方式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的特點,有利于青少年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獲取信息。
(2)我國法律賦予公民言論自由權。但是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因此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3)網絡交往是現實人際交往等延伸,因此,上網也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不能為所欲為、無所顧忌。
(4)我們要正確認識和使用微博,用其所長,提高辨別是非和抗誘惑能力,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為營造一個清新、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互聯網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請你進行觀察與思考
6. 材料一:江蘇南京一吸毒母親活活餓死2名女兒,浙江金華一母親將4歲兒子燒傷致死,南京養母虐童……近年來,家庭暴力事件接連發生,引起了全社會對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強烈關注。
材料二:2016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作為中國首部反家暴法,該法律明確了家庭暴力的性質和法律責任,讓清官難斷的“家務事”有了國法可依,該法還規定了針對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的保護措施。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說一說我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目的。(4分)
6.(1)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系,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定。
(2)結合課本知識,聯系材料一,探究反家庭暴力法規定了針對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的保護措施的原因。(4分)
(2)目前,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現象時有發生;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這是構建和諧幸福家庭的需要;這是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等等。(兩個方面即可)
(3)寫出保護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兩部法律”(不能寫材料中已經列出的。2分)
(3)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通則;婚姻法;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
四、請你參加活動與探索
7.聚焦3·15:某些公共場所的免費WIFI安全隱患極大!在今年的3·15晚會上,主持人通過現場模擬黑客,就能知道所有連入現場WIFI的觀眾手機信息。對黑客而言,通過免費WIFI網絡可以截獲用戶的個人信息(包括銀行或者支付寶賬號、密碼等),盜取支付信息和用戶錢財的事件更是常見。
(1)請問你對免費WIFI盜取個人信息有何看法?(2分)
7.(1)是侵犯公民隱私權的行為(1分);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行為。(1分)
(2)請你列舉現實生活中侵犯他人隱私的典型事例。(至少寫出兩例,4分)
(2)翻看他人日記;私拆信件;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
(3)請你從國家和公民的角度,談談如何更好地保護個人隱私。(4分)
(3)國家:完善保護公民隱私權的法律法規;加大對侵犯公民隱私權的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對隱私權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等。個人:思想上樹立隱私的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行動上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采用訴訟和非訴訟手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鄂托克前旗| 石屏县| 苗栗县| 南召县| 疏勒县| 冷水江市| 交城县| 遵义市| 邯郸市| 乡宁县| 滨州市| 固阳县| 茂名市| 繁昌县| 山东| 明溪县| 梓潼县| 霍山县| 科尔| 宝山区| 华坪县| 逊克县| 常熟市| 武平县| 灵丘县| 广水市| 尤溪县| 司法| 四会市| 铜山县| 定安县| 五大连池市| 天镇县| 浠水县| 湘乡市| 云梦县| 泰顺县| 平泉县| 山丹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