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從眾消費心理、求異消費心理、攀比消費心理及求實消費心理的基本特征;知道如何正確評價從眾消費心理、求異消費心理、攀比消費心理及求實消費心理;知道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基本消費原則。2.能力目標:正確評價和對待各種消費觀及消費行為的能力;提高在消費實踐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能力;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理性消費方案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以科學求實的態度對待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原則,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點:做理智的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難點:適度消費二、預習導學(一)知識梳理問題1:消費心理面面觀消費心理表現評價心理跟風隨大流,仿效別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取心理追求與眾不同,標新立展示個性要考慮社會的,還要考慮代價;過分,不值得提倡。心理盲目攀比,炫耀是的消費心理心理講求,符合實際是一種的消費問題2:做理智的消費者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1)要求:在自己的之內進行消費。(2)評價:那些支出物價花,為了撐面子不惜舉債消費而不考慮自己的的行為,是缺乏理智的。過于緊縮消費會使人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也不利于推動的發展。(3)提倡:消費要。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要求:要避免,避免,避免只重物質消費而忽視的傾向。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1)正確做法:我們應該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學會合理消費,共同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2)綠色消費的內涵:以保護、和保護環境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3)特征:人們形象地把綠色消費概括為“”。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光大。三、問題引領,知識探究合作探究一:1.每逢新年,同學之間免不了互送小禮物。前幾年送賀卡,現在送的禮物價格越來越高。家長無奈地表示“這樣過節,對家庭有壓力。但人家的孩子都這樣,我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頭來。”問題1:這是一種什么消費心理?問題2:這種消費心理有什么特點?你認為應該怎樣看待這種心理?2.小林的服裝怪怪的:褲子上左一個大兜右一個小兜,兜上還有很多鐵環,走起路來叮當作響,別小看他這身服飾,價格可高啦!問題1:是什么消費心理驅使小林購買這套服裝?問題2: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它的消費行為?3.一些同學的手機、電腦、電子詞典等“現代化設備”不斷升級,由此帶來的“學費外支出”迅速增長。這種攀比之風還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問題:這種風氣在你們學校存在嗎?應該怎樣看待這種消費現象?4.“貨比三家”、“追求實惠”體現了什么消費心理?練習內化:1.有位準備買汽車的消費者說“新車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車,開始貶值。對我來說,汽車只是一種為我服務的工具,什么品牌無所謂,關鍵是質量要好,價格要實在。”從消費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A.攀比心理B.求實心理C.適度消費D.盲目從眾合作探究二:1.你聽說過“百萬負翁”、“月光族”、“卡奴”嗎?這些稱號給我們有什么啟示?2.一項調查表明,近40%的青少年認為自己有很多只用一時便不再用的東西。這些商品往往是一時沖動而購買的,很快就被閑置一旁,造成浪費。問題:你曾因一時沖動或隨大流買過東西嗎?當時你是怎么想的?3.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可能沒有想到,我國每年生產800億雙一次性筷子,如果按沒雙筷子長20厘米、寬1厘米計算,這些筷子可鋪滿363個北京的天安門廣場。許多人紛紛呼吁“筷子革命”:外出就餐盡量自帶餐具,餐館盡量不提供一次性餐具。問題:你愿意支持“筷子革命”嗎?請說明理由4.有人認為,請人吃飯一定要多點幾個菜,吃完后一定要有剩余。如果盤子里的菜被吃光了,主人就很沒面子。問題1:你怎么看待這個觀點?問題2:你或你的家人外出就餐時有沒有“舌尖上的浪費”?請就如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與同學交流。練習內化:1.近年來,現代都市中出現了一類富有濃厚時代氣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族中出現了各種拼消費。拼消費讓我們感受到什么是現代模式的精打細算——拼車、拼飯甚至拼房。拼車可以節約50%以上的車費,拼飯可以品嘗幾倍于自己餐費的美味等等。這種時尚()①有助于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②應成為每一個消費者追求的目標③有助于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消費的科學性④不利于我國消費品市場的發展A.①② B.③ ④C.①③ D.② ④課堂小結:四、目標檢測1.在世界杯賽場上,著名足球明星貝克·漢姆的發型引起廣大球迷的關注,許多理發店利用球迷追星趕潮流的心理來推銷“漢姆發型”,大大發了一筆財。對廣大球迷而言,這種“漢姆發型”消費屬于( )A.攀比心理消費B.從眾心理消費C.求實心理消費D.求異心理消費2.目前,在歐美一些國家,人們崇尚綠色消費,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綠色消費是一種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B.綠色消費是一種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不利于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C.綠色消費是一種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符合實際,有利于提高個人生活的質量,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值得推廣和提倡D.人們對綠色消費的崇尚具有從眾性,不可能是基于對科學認識的統一性而引發的3.近幾年來,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這主要表明()A.生活消費必須與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提倡適度消費,反對鋪張浪費B.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要協調發展C.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方式、觀念,提高消費合理性D.要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反對大吃大喝4.近幾年來,在許多大城市居民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念夜大、電大,給自己充電蔚然成風,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長。城市居民的這種消費趨勢()A.是量入為出的適度消費B.看到了知識就是力量,是發財致富的根本途徑C.是從眾心理的體現,具有盲目性D.懂得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要協調發展五、分層配餐(一)選擇題A組1.蘋果公司推出的iPhone5S在國內市場上的售價最開始高達萬元,即使這樣,“果粉”們仍然趨之若鶩。一些“果粉”表示:能在第一時間用上iPhone5S很有面子,這是促使他們購買iPhone5S的主要原因。這些“果粉”的行為( )A.主要是受攀比心理影響的結果B.沒有堅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C.表明價格對需求具有調節作用D.促使企業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性能2.有位準備購買轎車的消費者說:“新車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車’,就開始貶值,越用越貶值。對我來說,汽車只是一種‘為我服務的工具’,什么品牌無所謂,關鍵是質量要好,價格要實在。”從消費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 )A.攀比心理B.求實心理C.適度消費的心理D.盲目從眾的心理解析:“關鍵是質量要好,價格要實在”,這說明消費者講究實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是一種理智的消費,選B項。此題易誤選C項,適度消費是一種消費行為,而此題設問是要求從消費心理角度作答。3.現在每個大學校園里都不乏追“新”族,追求時尚、追尋潮流,隨之而來的是追求奢華消費。不少大學生上學時拿著父母給的“工資”花得非常瀟灑,消費方式明顯由“生存型”向“享樂型”發展。上述材料啟示我們( )A.要堅決杜絕貸款消費B.要堅持綠色消費C.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D.要貫徹國家鼓勵消費的政策4.綠色消費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其核心是( )A.可持續性消費B.健康消費C.多元化消費D.適度消費B組5.某市對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具體規定為:以用戶為單位的居民每月生活用水在30立方米以內的,每立方米水價為1.5元,超過30立方米的,每立方米水價為2元。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 )①能夠引導人們綠色消費 ②說明水的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 ③有利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④是運用價格杠桿來調節水資源的配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你有嬌艷花朵,我有常青樹木;你愛花鳥魚蟲,我愛瓜果蔬菜……城市中的一絲綠意總是顯得彌足珍貴。最近,《海峽都市報》推出“家有陽臺”系列活動,讓大家一起“曬陽臺”。提倡營造“綠色陽臺”,其支出( )①是可持續性消費 ②是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③違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 ④有利于保護人的健康和減少環境污染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C組(二)非選擇題7.面對當前高漲的物價,如何對待消費人們有著不同的觀點。甲:“現在物價漲幅那么大,以后還不知會上漲到什么程度,有錢就趕快花。”乙:“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我們還有許多后顧之憂,所以錢能不花就盡量不花。”丙:“消費需要考慮自己的收入情況和實際需要,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運用經濟生活有關知識,請你對甲、乙、丙三位同學的觀點進行簡要評析。8.江蘇省消費者協會公布了對于消費行為的調查結果,發現人們在日常消費中仍比較普遍地存在著下列消費行為:購物跟著“打折”走,買保健品跟著廣告走;過度裝修、講排場、擺闊氣;濫食野生動物、濫用發泡塑膠餐盒、濫用塑料袋、濫用家用清潔劑;盲目使用化妝品;等等。請對材料中表現出的消費觀念進行簡要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