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2.把握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自主預習1、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3、如何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合作探究-----合作討論小組展開材料一 自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來,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數民族人口的比例。每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數民族至少都有一名代表。在西藏,世代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足三千人,也擁有一名全國人大代表。 材料二 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向西部地區對口支援,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1994-2001年,15個對口支援省和中央各部委無償援建西部地區716個項目,資金投入31、6億元人民幣,除中央政府投資外,“十五”時期,全國各地支援西藏建設項目71個,無償投入資金10、62億元人民幣。 材料三 為加快西部地區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發展,中國政府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全國5個自治區,27個自治州以及120個自治縣(旗)中的83個自治縣(旗)被納入西部大開發的范圍;還有3個自治州參照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6年來,西部地區陸續新開工60個重大建設工程,投資總規模約8500億元人民幣。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哪些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是怎樣體現的? 注: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別。贊同我國的有關制度(1)我國的社會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等制度的總稱。(2)我國的國家制度廣義上包括國體和政體,狹義上是指國體即人民民主專政。(3)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人民民主專政(4)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5)我國的根本經濟制度是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6)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我國的政黨制度(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和民族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7)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8)我國的分配制度是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鞏固練習-----自主檢測問題反饋1.據統計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的50年間,西藏財政支出共875.86億元,其中的94.9%來自中央的補貼,中央政府重視西藏的經濟社會發展,從政治意義上看是為了:A.促進民族團結和繁榮、維護國家統一B.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C.保護我國少數民族人民正常的宗教活動D.落實依法治國方略,鞏固國家政權2.“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腳印,能帶走的只有自己的影子。”每當想起舊西藏農奴唱的這首民謠,拉薩北京中學的索朗卓嘎就很慶幸自己出生在新社會。確實,西藏民主改革以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藏族同胞能過上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是:①西藏自治區擁有高度自治權②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藏族人民能直接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④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依法全部由實行區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擔任,目前全國共有290多萬名少數民族干部。這充分證明①我國少數民族享有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內部事務的權力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安全③我國認真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④確立自治區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2011年9月,有著58年歷史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再次成功舉行。參賽人數從首屆13個民族的395人,發展到如今第九屆55個民族的6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實現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這從側面表明,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A.和睦相處 B.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C.一律平等 D.平等、團結、共同繁榮6.2013年,云南省全面推進興邊富民、人口較少民族地區和特困民族地區扶持發展、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等工程。各級政府共投入民族專項資金2.85億元,比上年增長17.63%,民族自治地方社會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2.4%。上述事實體現了①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區脫貧致富的關鍵②國家投入是民族地區發展的根本動力③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④我國各民族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墨脫縣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不通公路的縣。2010年11月15日,西藏墨脫公路的關鍵性工程——全長3310米的嘎隆拉隧道成功貫通,這意味著墨脫“高原孤島”的歷史即將結束。中國政府建設墨脫公路的社會意義在于( )①促進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建立 ②消除各民族之間的矛盾與隔閡 ③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④實現各民族共同富裕與繁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