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了解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新型民族關系。 3.理解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個基本原則及其相互關系。學習重點難點: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個基本原則及其相互關系學法指導與使用說明:自主閱讀課本,梳理體系,完成預習自測,思考探究問題,做好小組發言準備。1學時完成。課前預習教材助讀一、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任何國家都是由一定的組成的。除漢族外,有個少數民族,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我國重要的國情之一。2、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我國鏟除了的階級根源,逐步形成了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3、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1)民族平等①含義:各族人民都是國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依法平等地。②原因:A、我國憲法規定。B、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與發展程度之別,絕無;C、各族人民都對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2)民族團結①含義:在基礎上,我國形成了各族人民、友好往來、互相合作、,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②意義:、,是衡量一個國家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的前提,是的保證,是的基礎。(3)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因:這是由決定的,是國家實現和中華民族的必然要求。4、三項原則之間的關系(1)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三項原則是、的。(2)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二、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1、我國已經形成了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應該十分珍惜、不斷這種民族關系。2、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的義務,是每個中國公民的責任。作為當代青年學生,要把的責任付諸行動。預習自測1.在我國,各民族之間已經建立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這是因為A、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鏟除了民族歧視和壓迫的階級根源B、我國各民族人民實現了平等,消滅了民族差別C、我國各民族緊密團結,已融為一體D、我國各民族之間已消除了矛盾2.近年來,我國政府在2萬多公里的邊境線上大力組織實施“興邊富邊行動”,以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全面發展。這體現了()A、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B.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C.國家的支持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根本原因D.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區域自治3.少數民族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牢記使命,不負重托,認真履行職責,為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為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祖國統一大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我國,強調民族團結是因為()①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②民族團結是社會穩定的前提③民族團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④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的基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每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擁有1名全國人大代表。這體現出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A、民族團結原則B民族互助原則C.民族平等原則D.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5.“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這首名為《天路》的歌曲,生動地表達了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對青藏鐵路開通的喜悅之情。青藏鐵路的開通①能夠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進步和繁榮②可以鞏固民族團結和加強國防③有利于全國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④消除了各民族發展的不平衡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我的疑問課堂探究1.我們為什么要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2.有人認為,給予少數民族特殊的條件和必要的幫助,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但不符合民族平等的原則。請談談你的看法。3.當前我國應怎樣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課后練習1.中共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對民族和宗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取得了顯著成就。如:內蒙古全區出版各類蒙古文圖書近千種約200萬冊,蒙古語言文字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格薩爾王史詩”、“藏醫藥”等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工作的文化成就表明我國堅持了民族:①平等原則②友好原則③互助原則④共同繁榮原則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太陽和月亮是一個媽媽的女兒,她們的媽媽叫光明:漢族和藏族是一個媽媽的女兒,我們的媽媽叫中國。”歌詞的寓意是①我國的民族差別已不存在②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③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日益鞏固④我國各民族已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3.2008年5月,胡錦濤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民族問題始終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下列關于民族問題的認識,正確的有①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治基礎②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扶持是推動民族地區發展的主要手段③民族地區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重要保證④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區高度自治的前提條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近年來,在國家的財政支持和東部地區的幫助下西藏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使得西藏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全國各民族團結的局面空前鞏固。這說明A.沒有國家的扶持,少數民族地區就不會有任何發展B.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C.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必須依賴國家的援助D.加強民族團結,就能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5.200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回顧50年的歷史,在國家的大力扶持和東部地區的幫助支持下,寧夏經濟、社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說明①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②民族團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③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團結的根本前提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要十分珍惜、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作為青年學生,要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付諸行動,應①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②遵守憲法和法律③堅持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④漢化各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材料一自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來,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數民族人口的比例。每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數民族至少都有一名代表。在西藏,世代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足三千人,也擁有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材料二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向西部地區對口支援,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1994-2001年,15個對口支援省和中央各部委無償援建西部地區716個項目,資金投入31、6億元人民幣,除中央政府投資外,“十五”時期,全國各地支援西藏建設項目71個,無償投入資金10、62億元人民幣。材料三為加快西部地區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發展,中國政府于2000年開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全國5個自治區,27個自治州以及120個自治縣(旗)中的83個自治縣(旗)被納入西部大開發的范圍;還有3個自治州參照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6年來,西部地區陸續新開工60個重大建設工程,投資總規模約8500億元人民幣。(1)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哪些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是怎樣體現的?(2)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上述基本原則內在聯系的認識。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