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2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利益學習目標:1.理解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利益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國家間的合作、競爭和沖突的表現和根源,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3.理解堅定地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重要意義學習重點、難點: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學法指導與使用說明:閱讀課本,勾畫關鍵詞句。1學時。課前預習教材助讀一、國際關系及其決定性因素1.國際關系的含義:之間、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關系。2.國際關系的內容:國際關系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有關系、關系、關系、關系等。3.國際關系的形式:、、和是其基本形式。4.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1)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和。(2)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因素。由于國家具有,在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國家利益首先體現了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利益。(3)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而利益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4)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理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內政。二、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利益1.原因:2.國家利益的主要內容:預習自測1、2011年1月,美韓日進行了第多次綜合軍事演習,屬于國際關系內容和形式中的( )A 政治關系 共處 B 軍事關系 合作C 外交關系 合作 D 軍事關系 戰爭2、“沒有永久不變的敵人,也沒有永久不變的朋友,永久不變的只是我們的國家利益。”這主要表明()A.國家間關系的變化是沒有規律可循的B.維護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目的C.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D.國家利益是影響國際關系的唯一因素3、國外政治家概括了新中國的外交經歷:20世紀50年代“一邊倒”,60年代“兩只拳頭打人”,70年代“一條線、一大片”,80年代以來無敵國外交,這是不無道理的。從上述我國不同時期的外交政策可知,我國處理國際關系時主要()A.按照國際條約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B.根據我國的國家利益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C.按聯合國的決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D.根據大國一致的原則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4、美國政府在國際上多次制造“中國威脅論”,但同時又表示要與中國發展經濟關系;中國多次譴責美國干涉中國內政,同時也在努力改善中美關系。國家之間的這種微妙關系主要是由()A.各國對外政策的變化決定的B.各國的國家利益因素決定并受國家力量因素影響C.國際形勢的變化決定的D.國家領導人的態度決定的5、(2010江蘇卷)2009年9月14日,就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這一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我國政府正式啟動了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程序。這表明,中國政府堅定地維護()A.國際政治新秩序B.我國的國家利益C.和平共處原則D.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6、中美間雖有摩擦,但在反恐問題上卻能達成共識,進行合作。這說明 ( ) A.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B.國家性質決定國家關系 C.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已經一致D.國家關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課堂探究1.閱讀教材國家交往剪影:這些圖片反映了國際關系的什么內容?這些關系是通過什么形式表現出來的?2.閱讀教材95頁中國與美國交往的一些重要事件?;卮穑褐忻乐g的合作與沖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國家性質、國家利益、對外政策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呢?4.判斷分析:主權國家為維護其國家利益可以采取任何手段。課后練習1.國家間之所以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主要是由( )A 各國的對外政策決定的 B 各國的領導人決定的C 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 D 各國的國家利益決定的2.長期來,中美關系迂回曲折,雖有摩擦,但在反恐問題上卻能達成共識,進行合作。這說明A.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B.國家性質決定國家關系C.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已經一致 D.國家關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3.國際關系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基本的表現形式是A.戰爭、和平與共處B.競爭、合作和沖突C.共處、屈服與對抗D.共處、對抗與競爭4.當前人類面臨著的共同問題,表明了國家間存在著許多共同利益。這些共同利益與國家利益密切相關,它們是各國A.進行合作的基礎B.處理國家關系的基本準則C.制定外交政策的出發點D.處理國內事務的依據5.“沒有永久不變的朋友,也沒有永久不變的敵人,永久不變的是我們的國家利益。”這句話表明在國家關系中A.國家利益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B.國家性質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C.國家利益是永遠不會改變的D.國家關系是永遠不會改變的6、就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這一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我國政府正式啟動了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程序。這表明,中國政府堅定地維護A.國際政治新秩序B.我國的國家利益C.和平共處原則D.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7、2008年6月以來,聯合國安理會多次通過決議,授權有關國家加強合作,進入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打擊海盜。2008年12月,經聯合國授權和應索馬里政府的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前往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實施護航任務。這說明()①安理會在解決國際爭端方面發揮著決定作用②中國支持聯合國按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③各國的根本利益因共同打擊海盜而趨于一致④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中承擔了應盡的責任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8、1990年以來,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左右。2007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為2025.5億美元,提前三年實現了2000億美元的目標。這表明①中國與東盟的友好合作關系得到迅速發展②中國與東盟的共同利益明顯增加③東盟上升為中國最主要的貿易伙伴④東盟發展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由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減排責任,資金支持和監督機制等議題上分歧嚴重,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會期不得不延長一天,最后才達成一個妥協性的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這表明A.氣候變化問題不是一個發展問題B.國家利益存在于復雜的國際關系中C.全球化已使發達國家利益一致D.在國際法津地位上各國是不平等的10、在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中國政府呼吁參會各方凝聚共識、加強合作,共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進程。這表明①維護國家利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②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③國際關系健康發展需要協調國家間利益④當代國際競爭實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