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尋找有生命的物體學案學科科學課題《尋找有生命的物體》課型新授、觀察第1課時主備教師本學期總計第3課時導學目標1、知道大自然有種類繁多的有生命的物體,認識常見的動物和植物。知道生物體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2、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能夠運用文字、圖表等記錄有關觀察、調查的結果。能夠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動的方法與結果。3、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意識到生命是多種多樣的。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要珍愛生命。導學重點知道生物體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導學難點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意識到生命是多種多樣的課前準備(師生)1、教師選擇一個觀察地點,供學生觀察。(校園內)。2、觀察記錄紙。3、調查用的一些工具(繩子、尺、放大鏡等)。4、課前準備好有關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項。導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分鐘)學案期望的學生行為修改或補充引入5(分鐘)你喜歡什么植物?你對樹進行研究過嗎?從書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沒有到一棵大樹前觀察過?想去觀察嗎?討論、交流并回答問題一、小組討論心中有關樹的信息,并記錄在紙上。5(分鐘)(1)學生討論(四人一組)自己心目中的樹。(2)把討論的信息寫于紙上。討論、交流記錄二、怎樣觀察一棵大樹5(分鐘)(1)如果你在來到一棵大樹下,你想觀察什么?學生討論。(2)怎樣才能觀察到更多的內容?學生討論。老師講述觀察要有序、有計劃,并把觀察得來的信息記錄在紙上,以供以后研究用。觀察討論、交流記錄三、帶動學生到大樹前,開始活動15(分鐘)(1)有組織的帶領學生到事先選好的大樹下。(2)學生根據自己想好的觀察順序、觀察方法觀察大樹。(3)要學生把觀察到的內容寫在記錄紙上。觀察討論、交流記錄四、讓學生通過討論后,知道看與觀察的不同。5(分鐘)(1)學生回教室,匯報交流。(2)對照兩張記錄紙,討論以前看到的內容和現在觀察到內容有什么不同?(3)為什么我再去看會知道的更多?(4)當我們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時候,當我們帶著這樣的目的再去“看”的時候,我們的科學觀察活動就開始了。觀察討論、交流記錄五、后續研究。5(分鐘)在你家附近選擇一棵大樹,自己確定觀察內容,進行觀察。板書尋找有生命的物體觀察討論、交流記錄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